摄神取念
264 subscribers
49 photos
3 videos
2 files
412 links
There's something you've been missing:
Download Telegram
220405_2153
My Recording
里面有人、有人生,有生活吗?
不,只有一个个无机的数字。
对于疫苗接种,国内将所有接种人员根据防疫工作的相关性、组织度高低、身体健康状况等几个标准划分成了30个大类。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疫苗接种是重点九类,二季度开始接种18-60岁的居民(组织度较低但身体健康程度较高),三季度开始接种60岁以上居民(组织度更低身体健康程度更低),四季度开始组织3-17岁的学生接种(组织程度较高但健康程度较低)。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410151835/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2527946/answer/2251844582

国外的接种策略都是从高龄居民向低龄居民开放。
国内这种优先保障劳动力人口(18-55)的接种次序,就不要扯什么「人命优先」的屁话了。
在等待中幻灭还是用空间换时间?“就业难”的社会时间心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v4y1P76t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社会学老师Max Holleran在《社会学学报》(Journal of Sociology)上发表的论文,真的研究了西班牙的“迷惘一代”:与中国类似,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承担着父母的教育期望、希望自己能够向上流动,但是遭受了“就业难”的打击,因为上大学的时候赶上了2008年金融危机。结果呢?Holleran发现的“迷惘一代”大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时间体验。
第一种时间感是关于未来想象:等待、推迟与幻灭感并存,既感觉困难时期熬过来就能找到好工作了,也感觉教育回服的期望被打破了,但不管怎么样,自己的人生决定(找到好工作、结婚、立足大城市等)都要推迟。
第二种时间感是关于代际关系:和父母沟通日益困难,既受到父母的教育期望的压力,又埋怨父母没有在他们那一代改革体制才导致危机出现。
第三种时间感是和居住选择有关:通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回归祖辈父辈的农村生活,重做“新农村人”,用远程兼职工作降低生活成本,熬过艰难的且持久的经济危机。
文献来源:
Holleran, Max. 2019. ‘The “Lost Generation” of the 2008 Crisis: Generational Memory and Conflict in Spain’. Journal of Sociology 55(3):463–77.
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
https://zxxy.nwnu.edu.cn/yywzgzw/newsshow-816-12685-1.html
「如果没有人发声,即使有多于50%的人反对,反对者也仍然是零,中国政府的支持者仍然是“全体人民”;但如果不断有人发声,即使还有多于50%的人支持现政权,政府也不能理所当然地声称自己代表了全部十四亿人。」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1019-opinion-china-stone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