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神取念
264 subscribers
49 photos
3 videos
2 files
412 links
There's something you've been missing:
Download Telegram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生产的物质早已足够全社会共享并排除贫穷,但我们却不得不仍然通过「工作」证明自己有资格获取活着的权利。我们的敌人从来不是异见者,而是所有物种的必然结局——灭亡。
https://cn.nytimes.com/usa/20190911/andrew-yang-2020/
iPhone 11 Pro系列的土台+三炮设计是机能美。你理解不了这一点的话,那你应该也理解不了长城(物理的而非数字的),理解不了哈雷(摩托而非彗星),理解不了街上参差不齐的广告牌之美。
去新疆旅行的国人似乎多起来了,很多播客和视志客都有相关节目。但在我看到、听到的节目里,只有《迟早更新》#116 直视了新疆的高度监控问题,像直视太阳那样。
Netflix电视剧the Politicians S1e05的自带中文字幕把资讯站点buzzfeed翻译为「嗡嗡喂」。让人有点怀疑字幕是通过机器翻译将英文转换为中文后外包给廉价劳动力简单校对的结果。
在ROC(台湾)近年越发狂热的反KMT热潮中,明天的双十节应该也会像刚过去的PRC(中国)国庆一样引起冲突和撕裂。
在黄金周假期即将结束之时,一直是自由主义阵地的「精神病角落」豆瓣受命关掉了广播部分,用户无法刷新自己的时间线。很快,用户之间通过相互邀请入组的形式重新聚集在大大小小的临时小组中,以web2.0式的形态重建社区、恢复互动。
虽然知道豆瓣广播的关停代表着PRC言论管控的进一步收紧,但对我的冲击似乎已经很淡了——早知道总有一天要来的事情。而豆瓣用户所体现的社区凝聚力和自修复力,反倒让我意外地乐观起来。作为一个免费、开放的大众社交网络,豆瓣体现了大国子民应有的公民素质。
70岁生日刚过,不代表70大限的规律失效,只是在一天天将其延长罢了。
我对这个仪式完全一无所知,不过读起来非常有趣。就像《你的名字》中经过千年沿袭虽保留了动作却已无人知晓其含义(警示千年一遇的彗星降临并分裂)的巫女祈福之舞和守护结(编织手绳),英国这场仪式中的种种环节被完整保留,其中所意蕴的暴力和冲突早已烟云远去。
这种奇妙的观感显然作者也感受到了,反复使用「ceremonially(仪式性地)」和「ceremonious(礼节性地)」。
https://www.nytimes.com/2019/10/14/world/europe/britain-parliament-queen-speech.html
「无产阶级战士也要用理论知识武装起来!」
https://www.proletarian.me/
Forwarded from Fate/Typo
了解一些字符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