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神取念
265 subscribers
49 photos
3 videos
2 files
412 links
There's something you've been missing:
Download Telegram
作为一个对体育毫不感兴趣的观众,这则优频道(YouTube)视频就像我想象中的体育运动一样,是一项兼具力量与技巧之美感的活动,颇具观赏价值。

自然会想到「庖丁解牛」的故事。与原文对比,这部视频显然没有那么精细,很多细节部分的肉都被大量地浪费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业化生产的效率要求导致的。

不管怎样,至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生字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OzwoMKzH4
做饭是复杂的劳动——甚至可能是让人沮丧的。中间要用到的众多工具及它们的配合,是一件破难掌握的工作。

最令人不快的是,将一堆食材处理、浓缩成不足原本一半体积的成品后,你往往会面对一片狼藉的厨房心生倦意:这到底是图啥呢。这种倦意甚至会影响你的胃口,让你更加觉得自己过去的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着实不值。

https://www.nytimes.com/2018/09/11/smarter-living/the-edit-how-to-cook-dorm-first-apartment.html
摄神取念
做饭是复杂的劳动——甚至可能是让人沮丧的。中间要用到的众多工具及它们的配合,是一件破难掌握的工作。 最令人不快的是,将一堆食材处理、浓缩成不足原本一半体积的成品后,你往往会面对一片狼藉的厨房心生倦意:这到底是图啥呢。这种倦意甚至会影响你的胃口,让你更加觉得自己过去的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着实不值。 https://www.nytimes.com/2018/09/11/smarter-living/the-edit-how-to-cook-dorm-first-apartment.html
之前在 YouTube 看到这则视频颇为震撼,日式厨房的整洁和调理是靠反复和随时的随手清洁实现的。别的不说,以这个频率用水和清洗,指肚应该会很快脱水瘪下去吧。

(另外这个视频至少是拍了两遍,因为有正反两个机位呢。考虑到失败的情况,这个耗时会更可怕吧....

(作为广告来说不太是好的作品呢。

(倒是得以管窥「别处的生活」。)

https://youtu.be/Je0K6rY1IK4
作为一个英文无法支撑长篇阅读的读者,我是相当依赖Google翻译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也能直观地感受到Google翻译的飞速进步……在英语译为简体中文的过程中,Google翻译越来越聪明,甚至开始注意某些词语的两义性:比如一篇科技文章中,某句话罗列了「Amazon、Apple、Google、Microsoft」等企业,Google翻译会使用「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这样「中文译文+英文原文括号补注」的形式;刚刚又发现,对于某个作品的名称,在单独做标题的时候Google会把它翻译为中文,而在句子中出现时又可以保留其英文原文放在中文句子中。

我不太清楚从事翻译相关行业的人怎么看待由机器学习驱动的机器翻译,但是以我个人的视角来看,一个个体了解「完整的外部世界」的阻碍又少了一些。
一个实时渲染的3D模型,会随着你倾斜手机而旋转。
另外请注意这个页面的域名。
http://experience.apple/iphone/
(如果跳转到了官网首页,请关掉页面重新点开链接一次。)
两个感想:
1. 以数据分析的方式处理文本(及其他媒介)越来越发挥出巨大价值
2. 老老实实承认「我不记得」、「我不知道」,比顾左右而言他要难多了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18/9/28/17914308
「这还不够,普通民用地图还专门做了偏移处理,使用的是包含随机扰动的特殊投影算法。Postnikov说,“主要的目的是搞乱地图的内容,就没法根据地图重建真实地理信息”。河流和城镇之类众所周知的地标都收录在地图上,但是坐标、朝向、距离都做了修改,所以万一地图落入敌手,既不能用来导航,也不能用来制定计划。设计这套偏移算法的制图人员获得了斯大林授予的苏联国家奖。」

原来中国(PRC)强制给地图加上的偏移算法(又称「火星坐标」)也不是原创的,是从老大哥那里进口的。

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