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神取念
265 subscribers
49 photos
3 videos
2 files
412 links
There's something you've been missing:
Download Telegram
作为一个英文无法支撑长篇阅读的读者,我是相当依赖Google翻译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也能直观地感受到Google翻译的飞速进步……在英语译为简体中文的过程中,Google翻译越来越聪明,甚至开始注意某些词语的两义性:比如一篇科技文章中,某句话罗列了「Amazon、Apple、Google、Microsoft」等企业,Google翻译会使用「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这样「中文译文+英文原文括号补注」的形式;刚刚又发现,对于某个作品的名称,在单独做标题的时候Google会把它翻译为中文,而在句子中出现时又可以保留其英文原文放在中文句子中。

我不太清楚从事翻译相关行业的人怎么看待由机器学习驱动的机器翻译,但是以我个人的视角来看,一个个体了解「完整的外部世界」的阻碍又少了一些。
一个实时渲染的3D模型,会随着你倾斜手机而旋转。
另外请注意这个页面的域名。
http://experience.apple/iphone/
(如果跳转到了官网首页,请关掉页面重新点开链接一次。)
两个感想:
1. 以数据分析的方式处理文本(及其他媒介)越来越发挥出巨大价值
2. 老老实实承认「我不记得」、「我不知道」,比顾左右而言他要难多了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18/9/28/17914308
「这还不够,普通民用地图还专门做了偏移处理,使用的是包含随机扰动的特殊投影算法。Postnikov说,“主要的目的是搞乱地图的内容,就没法根据地图重建真实地理信息”。河流和城镇之类众所周知的地标都收录在地图上,但是坐标、朝向、距离都做了修改,所以万一地图落入敌手,既不能用来导航,也不能用来制定计划。设计这套偏移算法的制图人员获得了斯大林授予的苏联国家奖。」

原来中国(PRC)强制给地图加上的偏移算法(又称「火星坐标」)也不是原创的,是从老大哥那里进口的。

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2360.html
这个页面本身的呈现形式太赞了吧!
真的,传统纸质媒介怎么赶上这种差异化的阅读体验啊。
https://pudding.cool/2017/05/song-re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