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lel Experiments
1.58K subscribers
57 photos
2 files
722 links
Stay informed. Stay authentic.

Welcome to the public part of my brain. Here I share curations and thoughts.

Created with ❤️ by @linghao.
Download Telegram
知乎是真的喜欢抄别人玩剩下的糟粕玩法。上回在频道里已经吐槽过徽章了。
这篇把做搜索引擎的门槛讲得比较清楚,也阐述了他们是如何试图从零开始做一个搜索引擎的。
https://0x65.dev/blog/2019-12-06/building-a-search-engine-from-scratch.html
在 2010 年代的最后一天,不能免俗地想要写一些近似于新年寄语的东西。

一是对自身创作的反思。这个频道建立的初衷是分享优质资源和发表个人观点。早期我也写过不少成熟不成熟的想法,但刚过去的这半年里因为工作忙等种种借口,这里往往只能看到我推荐的好文章。2019 上半年做了几期的播客也停更到现在了。但愿新的十年能带来一个新的开始。

二是关于大环境的变化。之前看到一句出处不详的话:「We live in an age that takes nothing serious but everything personal」。仿佛一切都变得虚无,我们不再会真正失去什么东西,因为我们从没有真正拥有过。讽刺的是与此同时,这一代和下一代人中有不小的比例似乎正在成长为心理巨婴。言论被允许的尺度变大了,舆论环境却更为恶化了。我对这样的改变感到害怕,因为最年轻的 00 后马上就要 20 周岁了,已经没法再用年轻就是正义来正当化对自己的正确性的笃定了。我能做的,或许就是一如既往地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吧。

感谢各位的关注让这个频道完全 organically 增长到了 500+ 订阅。虽然只是个意义不大的 vanity metric,但也让我在点下发送之前感受到一丝责任感。

新年快乐。明年会为各位带来更多好的资源和自己的创作:)
Forwarded from 梅林屁话频道
其实在蒋方舟多年前的言论被翻出来做那样的“攻击”之前,我还没意识到她那么优秀(当然我一直很喜欢她)。当然在那个时候,那样的言论还是可以随意发布并且存活下去的,而现在竟然能够惊掉这么多人的下巴,这或许才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事情。

那时候也并不觉得大环境有什么宽松的,韩寒那些人的文章也可能是过去那个环境里能说的最锋利的言论了。不过只要把当下和过去相比较就会发现,不论是新生代还是我们都被驯化了,新生代看到那些言论就要开始旗帜鲜明地肆意攻击,而我们也不知不觉间,在发表言论之前开始都要思考这样一个现实:这真的可以说吗?
Parallel Experiments pinned «在 2010 年代的最后一天,不能免俗地想要写一些近似于新年寄语的东西。 一是对自身创作的反思。这个频道建立的初衷是分享优质资源和发表个人观点。早期我也写过不少成熟不成熟的想法,但刚过去的这半年里因为工作忙等种种借口,这里往往只能看到我推荐的好文章。2019 上半年做了几期的播客也停更到现在了。但愿新的十年能带来一个新的开始。 二是关于大环境的变化。之前看到一句出处不详的话:「We live in an age that takes nothing serious but everything per…»
ZEIT Now 是我迄今为止接触过最 game-changing 的开发者工具 / 平台,我的博客 linghao.io 就有用到它。ZEIT 创始人 Guillermo Rauch 在这篇总结里把相关的一些东西解释的很清楚,除此之外也谈及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值得一读。

https://rauchg.com/2020/2019-in-review
我的本科室友 Shu 就在 ZEIT 工作,他之前也写过一个关于 ZEIT 工作体验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78159/answer/813629215

我博客的初始代码也来自于 Shu,他最近也将其模板提取出来开源了:https://github.com/quietshu/blog-template
想到前段时间回国的时候,那些一向以来都近似技术文盲、如果没人告诉他就分不清自己用的是 3G 4G 还是 5G 的长辈,一个个仿佛串通好了一样都开始在意起了买新手机会不会有 5G 支持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