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lel Experiments
1.7K subscribers
62 photos
1 video
3 files
811 links
Stay informed. Stay authentic.

Welcome to the public part of my brain. Here I share curations and thoughts.

Created with ❤️ by @linghao.
Download Telegram
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等领域,将 blacklist、master-slave 之类的术语替换成 blocklist、primary-secondary 等「XX 中立」的词,不是什么新潮流了。而最近 Chromium 的一个改动和相关的 style guide 又引发了一些讨论。

这时候很适合把 Redis 开发者 antirez 在两年前由于 Ruby on Rails 创始人 DHH 在 Twitter 上反复攻击并试图强迫他修改 Redis 中的 master-slave 术语而写的这篇文章拿出来再读一遍:http://antirez.com/news/122

> ... every terminology is offensive in principle, and I don’t want to accept this idea that certain words that are problematic, especially for Americans to make peace with their past, should be banned. For example if I’m terminally ill, the “short living request” terminology may be offensive, it reminds me that I’m going to die, or that my father is going to die. Instead of banning every word out there, we should make the mental effort to do better than the political correctness movement that stops at the surface.
Parallel Experiments pinned «# Contact Telegram: @linghao Blog: https://linghao.io Email: hi@linghao.i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instante_42 Douban: https://www.douban.com/people/instante_42»
Elon Musk 昨天提到的 The Great Filter 还蛮有意思的,之前我只知道费米悖论这个概念。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Filter
2019 年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自己在三年前无聊写过一次对普鲁斯特问卷的回答,于是重新做了一遍,很直观地观察到了自己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于是决定之后每三年都重做一次。

最近回忆起这件事,想到如果要在一个公司待上好多年,或许也可以用类似的做法来把握自己的想法转变。回想了一下工作以来的感受,我决定每隔一年都试图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 / 为什么 Google 现在很难再把产品做「好」了?

哪一天要是离职了,或许可以把答案拿出来回顾和公开 :)
Parallel Experiments
我至今都很难想象 VA-11 是一款由来自于委内瑞拉的开发者在那样的环境下做出来的游戏。而如今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变得更糟... https://egmnow.com/va-11-hall-a-n1rv-ann-a-and-the-struggle-to-create-in-a-country-on-the-brink/
四年前,VA-11 HALL-A 发行,彻底改变了来自委内瑞拉的两位制作人和全球各地无数玩家的人生轨迹。
四年后,新作 N1RV ANN-A 尚未完成,委内瑞拉的社会动荡迫使尚留在当地的制作成员们背井离乡。

一切仿佛都没有改变;一切却又似乎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 VA-11 商业上的成功,制作成员也不会有机会离开家乡去寻求能够更稳定地开发游戏的环境。
我所惊讶和着迷的,可能就是游戏创作者的经历和游戏内人物的经历是如此地同构:只要能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喝到一杯 Karmotrine 满载的鸡尾酒,又或者是能在月底前赚够下个月的房租,生活就还有希望。

http://sukeban.moe/index.php/2020/06/22/va-11-hall-a-is-4-years-old-today/
Forwarded from The Fort
涂鸦 弹窗广告 带节奏 枪击 智能推荐 刻奇 抖音外放 看似妙语连珠的抬杠
本质上都是“暴力”
人人都宣称非暴力 但人人都暴力成瘾
天热了 喝点绿豆汤吧
> 作为这个项目支持者之一的英国大学组织Universities UK表示:“我们不会为审查背书。这一计划是意在保证全球疫情期间远程学习的中国学生能够接触课程材料,并且继续学习。”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绥靖主义啊。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uk-53344833
前段时间惊觉自己的推特时间线上信息过于杂乱。整理之后发现我主要关注了这么几类用户:

1. 互相认识的现实朋友和网友
2. 单方面关注的业界大牛等,本质等于订阅了此人的博客
3. 喜欢的乐队出了新专辑、关注的 IP 上了新周边商品等资讯
4. 符合个人口味的摄影图片和二次元萌图

其中以视觉冲击为主的 4 对时间线的干扰最为明显。于是我开了个小号,把对这类用户的关注全部转移了过去。

结果就是,两三个月下来,我一次都没点开过那个小号,并且对此几乎毫无自知……

就好比在家隔离的生活会让人更真切地认识到生活中的什么才是对自己而言所必需的,有时候人为地去制造一些分割,也是践行 Digital Minimalism 的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