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7.5K subscribers
12.8K photos
36 videos
63 files
9.68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telegram #碎碎念

🔮 Telegram 迎来十周年,聊聊 Telegram Stories

🔗News | Wiki

Stories 这类社交媒体展现形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迎合人们快速、短视频化的社交表达,大家耳熟能详的有 Instagram Storis 等

Telegram Stories 已经内测了一阵子,只有 Telegram Premium 用户才能参加,我刚好第一批参与其中。趁 Telegram 十周年将 Stories 推广至所有用户之际,我想聊聊自己对它的看法

👉 Features

- 可上传照片、视频等媒体,并展示在自己的 Stories 中
- 上传 Stories 时支持添加贴图、地点,可对媒体内容进行简单编辑、后期处理
- 支持二次编辑 Stories,支持将 Stories 添加到个人 Profile
- 提供隐私设置,支持所有人 / 仅联系人 / 亲密好友 / 自选列表可查看
- 可对他人 Stories 进行 reaction 表情评论、私密对话文字评论
- 可见自己 Stories 的查看者名单

💎 Telegram Premium 权益

- 优先展示
- 支持隐身模式,查看他人 Stories 时不会留下访问记录
- 可自定义展示时长
- 永久查看每条 Stories 访问记录
- 每天最多发布 100 条 Stories

💡 亮点

- 教科书级的 UI 和交互
- 需要点击顶栏才能进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侵入感
- 对隐私保护有自己的思考
- 随时随地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 可通过归档保存记录每一条 Stories

不足

- 低估了 Telegram 陌生人社交的社交环境,即使允许所有人查看,非 Contact 的 Stories 也不会显示在置顶。平时常私信联系的人彼此都看不到 Stories,需要进入群聊或私信窗口点击头像
- 所有评论都需要经过私信对话窗口展示,其中大多为不好回复的点赞内容,徒增尴尬。建议直接公开展示在 Stories 下方
- 对电脑端(如 macOS)支持不足,顶部 UI 还需优化,目前也不支持发出 Stories
- 对 Telegram Premium 权益的承诺尚未完全兑现,我查看存档中的 Stories,发现几天前发出的内容已经无法查看访问名单

👀 总的来讲,我个人不太反对 Stories 这种新形式,但它目前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如果非 Contact 就不会展示在顶栏,那么会错过很多网络好友的 Stories。希望 Telegram 在后续的更新中,能够不断完善功能和产品逻辑

频道:@Newlearne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