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镭ἄνθρωπος(anthropos)
37 subscribers
64 photos
30 files
108 links
本頻道以人類學科普為主。在主觀的世界中尋找客觀。個人賬號 @huanglei ,個人頻道 @huanglei_artificium
頭像背景:Ayasofya(聖索菲亞博物館/清真寺,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Download Telegram
這是我來到德國的第一個星期,今天(4月1日)是我合同正式開始的日子。我也將會以嚴謹的態度面對之後大大小小的課題,也期待能在領域內有所收穫。希望以後無論身在何處,依然能夠回想起這段為科學拼搏的歲月。
黄镭ἄνθρωπος(anthropos)
Photo
本頻道(@huanglei_anthropos)是以人類學為主的科普頻道。讀者往往更關心研究的結論,本人在從事課題研究之前也是一樣。如今,我需要面臨角色上的轉變,但是科普的工作不會中斷,我也會持續發佈相關的內容。
黄镭ἄνθρωπος(anthropos) pinned «本頻道(@huanglei_anthropos)是以人類學為主的科普頻道。讀者往往更關心研究的結論,本人在從事課題研究之前也是一樣。如今,我需要面臨角色上的轉變,但是科普的工作不會中斷,我也會持續發佈相關的內容。»
根據傳統的理論,人類文明的起源與農業的發展有關。農業提高了土地的生產力,食物的富餘產生了稅收、階級以及國家。但最近經濟學家提出了另外一種假設,即富餘的食物本身並不足以驅使從狩獵採集社會到階級社會(文明產生的前提)的轉變。研究發現,只有當人們開始種植可以儲存、分割、貿易、賦稅的作物時,社會結構才開始產生。證據表明,相對於芋頭、山藥或土豆,以諸如小麥、大麥或大米等穀物為核心的農業社會,更有可能形成複雜的社會結構。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ere-s-a-new-hypothesis-for-how-human-civilizations-first-got-started
1972年,遺傳學家Richard Lewontin提出人類85%的遺傳多樣性存在於一個群體的個體之間,自此科學家就人類遺傳的多樣性展開了長期的研究與爭論。本期期刊為紀念50週年,出版了一些關於基因於種族(race)的文章。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toc/rstb/2022/377/1852
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我決定提前恢復更新。
來得太突然了,就在剛剛,Svante Pääbo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我相信他自己應該也沒想到。但是他確實開創了一個時代——那個可以重新定義人類演化歷史的時代。
獲獎報道: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2/advanced-information/
以Svante Pääbo獲獎為契機,Nature Portfolio收集了古DNA領域一系列著名的出版物,包括關於人類演化突破性的發現、評論和綜述、關於道德和倫理的討論以及該領域未來的方向等。
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fdfejhjghb/
這篇文章的結構引人入勝,但某些科學結論的表達並不準確,如“还有亚洲的直立人,乃至北京猿人的后代,均被这一支智人替代或灭绝”。
https://mp.weixin.qq.com/s/tw-9cfWzRjV8u3hxdOe0tQ
Sintashta文化的原始印度-伊朗人建造的城市
2008年時對Svante Pääbo的訪談。當時尼安德特人全基因組項目還在進行中。他不會知道,最後的結果,以及隨後的一系列發現,將改變我們對人類演化的認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0035
最新的考古測年表明,法國和西班牙北部的尼安德特人在消失前曾與現代智人共存過1400 - 2900年。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1916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