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或影响人造卫星
2025-03-11 15:01 by 太阳王与海妖
人为温室气体在大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在高排放场景下可能使绕地运行的卫星总数比当前减少 66%。此前研究表明,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会使地球的上层大气,包括中间层(高度50-85公里)和热层(高度85-600公里)收缩,这是因为入射的红外辐射被反射到太空,从而产生冷却和收缩效应。这种收缩会降低地球轨道空间的密度,而随着大气阻力减少,太空垃圾碎片在轨道上的停留时间会变长。随着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增加,持续存在的太空垃圾对地球轨道空间的长期使用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MIT 的研究人员利用大气建模,估算了到 2100年,不同排放场景下能够维持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数量。以 2000 年温室气体浓度为基准,他们发现,在最高排放场景下,到 2100 年,低地轨道上可持续管理的卫星数量将减少 50%-66%。这相当于大约 2500万-4000 万颗卫星。
中国科学报: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威胁卫星
Nature Sustainability:Greenhouse gases reduce the satellite carrying capacity of low Earth orbit
#太空
2025-03-11 15:01 by 太阳王与海妖
人为温室气体在大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在高排放场景下可能使绕地运行的卫星总数比当前减少 66%。此前研究表明,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会使地球的上层大气,包括中间层(高度50-85公里)和热层(高度85-600公里)收缩,这是因为入射的红外辐射被反射到太空,从而产生冷却和收缩效应。这种收缩会降低地球轨道空间的密度,而随着大气阻力减少,太空垃圾碎片在轨道上的停留时间会变长。随着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增加,持续存在的太空垃圾对地球轨道空间的长期使用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MIT 的研究人员利用大气建模,估算了到 2100年,不同排放场景下能够维持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数量。以 2000 年温室气体浓度为基准,他们发现,在最高排放场景下,到 2100 年,低地轨道上可持续管理的卫星数量将减少 50%-66%。这相当于大约 2500万-4000 万颗卫星。
中国科学报: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威胁卫星
Nature Sustainability:Greenhouse gases reduce the satellite carrying capacity of low Earth orbit
#太空
棕矮星的质量极限
2025-03-13 15:17 by 时间的地图
韦伯太空望远镜近期在在距离地球约 1,400 光年的火焰星云(Flame Nebula)中成功观测到自由漂浮的低质量天体,即棕矮星(brown dwarf),也被称为「形成失败的恒星」。研究显示,其形成的最低质量极限约为 2 倍木星质量。若此结果成立,意味着银河系内不应该存在单独形成且质量低于 2 倍木星质量的天体,除非它们原为行星,后来被抛射出母恒星系统。这项研究对理解恒星与行星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恒星与棕矮星皆起源于分子云。当分子云塌缩并碎裂为较小的碎块时,这些碎块可能进一步演化为个别星体。然而,最后只有核心收缩到足够致密且温度足够高的碎块,才能点燃氢融合反应,成为真正的恒星。无法达到这一门槛的碎块则持续塌缩,形成棕矮星,因此棕矮星被称为「形成失败的恒星」。由于棕矮星缺乏稳定的能量来源,会随时间逐渐冷却并变得极为昏暗,使得观测变得困难。然而,在形成初期,它们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与亮度,能透过红外线观测。韦伯望远镜凭借其在红外线卓越的灵敏度,突破过去探测极限,使天文学家得以首次深入统计火焰星云内的棕矮星分布,并侦测到极暗弱、质量最低的天体。
天文館:失敗恆星的質量極限
NASA's Webb Peers Deeper into Mysterious Flame Nebula
#太空
2025-03-13 15:17 by 时间的地图
韦伯太空望远镜近期在在距离地球约 1,400 光年的火焰星云(Flame Nebula)中成功观测到自由漂浮的低质量天体,即棕矮星(brown dwarf),也被称为「形成失败的恒星」。研究显示,其形成的最低质量极限约为 2 倍木星质量。若此结果成立,意味着银河系内不应该存在单独形成且质量低于 2 倍木星质量的天体,除非它们原为行星,后来被抛射出母恒星系统。这项研究对理解恒星与行星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恒星与棕矮星皆起源于分子云。当分子云塌缩并碎裂为较小的碎块时,这些碎块可能进一步演化为个别星体。然而,最后只有核心收缩到足够致密且温度足够高的碎块,才能点燃氢融合反应,成为真正的恒星。无法达到这一门槛的碎块则持续塌缩,形成棕矮星,因此棕矮星被称为「形成失败的恒星」。由于棕矮星缺乏稳定的能量来源,会随时间逐渐冷却并变得极为昏暗,使得观测变得困难。然而,在形成初期,它们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与亮度,能透过红外线观测。韦伯望远镜凭借其在红外线卓越的灵敏度,突破过去探测极限,使天文学家得以首次深入统计火焰星云内的棕矮星分布,并侦测到极暗弱、质量最低的天体。
天文館:失敗恆星的質量極限
NASA's Webb Peers Deeper into Mysterious Flame Nebula
#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