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新社
11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下令击落一架侵犯加拿大领空的不明物体。北美防空司令部联合出动了加拿大与美国的战机,一架美军F-22战机在加拿大育空地区成功击落该物体。特鲁多随后在下午与拜登通话。加拿大军队将收集并分析该物体的残骸。 美国官员表示,北美防空司令部在10日晚检测到该物体在阿拉斯加上空,随后在11日进入加拿大领空。加拿大防长阿南德表示,它似乎是一个小的圆柱形物体,在约12千米高的空中飞行,于15时41分被击落。阿南德说,据她所知,这是北美防空司令部首次在加拿大领空击落物体。她拒绝猜测该物体是否来自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12日下令击落位于密歇根州休伦湖上空的不明物体。
11日晚间,在加拿大蒙大拿州上空首次发现该物体,按最初被认为是一个异常现象。雷达12日再次捕捉到它在美国休伦湖上空盘旋。12日早些时候,美加当局限制了该湖上空空域,飞机对该物体进行拦截和识别。
美国防部发言人称,F-16战机在当天14时42分击落了该物体。虽然该物体没有构成军事威胁,但其飞行高度约为6.1千米,可能会干扰国内航班及从事监视活动。一名美国官员称,最新物体似乎呈八边形并挂着绳子,但没有明显的载荷。
此外,美国官员将在阿拉斯加被击落的物体描述为一种飞艇,而将在育空被击落的物体描述为一个气球。一名官员透露,这两个物体据信都有外贴式或悬挂式的载荷,但无法说出是谁发射了这些物体,并正试图弄清楚来源。
(美联社,路透社)
11日晚间,在加拿大蒙大拿州上空首次发现该物体,按最初被认为是一个异常现象。雷达12日再次捕捉到它在美国休伦湖上空盘旋。12日早些时候,美加当局限制了该湖上空空域,飞机对该物体进行拦截和识别。
美国防部发言人称,F-16战机在当天14时42分击落了该物体。虽然该物体没有构成军事威胁,但其飞行高度约为6.1千米,可能会干扰国内航班及从事监视活动。一名美国官员称,最新物体似乎呈八边形并挂着绳子,但没有明显的载荷。
此外,美国官员将在阿拉斯加被击落的物体描述为一种飞艇,而将在育空被击落的物体描述为一个气球。一名官员透露,这两个物体据信都有外贴式或悬挂式的载荷,但无法说出是谁发射了这些物体,并正试图弄清楚来源。
(美联社,路透社)
竹新社
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强震造成两国超过11200人死亡。土耳其方面公布该国有8574人死亡,BBC已确认的叙利亚的死亡人数为2662人。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地时间8日抵达灾区视察。埃尔多安就对政府行动迟缓的批评表示,初期应对存在一些问题,但情况正在好转。 世界宣明会叙利亚应变主管Johan Mooij告诉CNN,寒冷的天气和被毁坏的基础设施阻碍了叙利亚西北部的救援工作,使被困在瓦砾下的人们数日得不到食物和水,并面临着体温过低的危险。他还说,结合连年的战争、霍乱和新冠的影响,人们变得非常绝望,看不到出路。…
土耳其司法部长博兹达称,131人因建造无法抵御地震的建筑物被调查。司法部还宣布设立“地震犯罪调查局”,以调查承包商以及其他负责建筑工程的人。
虽然土耳其制定了地震建筑设计规范,但却很少得到执行,这也解释了为何此次地震中如此多的房屋倒塌。
目前,这场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地震已造成两国超过3.3万人死亡。
(美联社)
虽然土耳其制定了地震建筑设计规范,但却很少得到执行,这也解释了为何此次地震中如此多的房屋倒塌。
目前,这场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地震已造成两国超过3.3万人死亡。
(美联社)
摩尔多瓦总统桑杜13日指责俄罗斯阴谋推翻该国政府。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周前表示,乌克兰截获了俄罗斯特工部门试图摧毁摩尔多瓦的计划。该说法随后得到摩尔多瓦情报官员证实。
桑杜表示,在下一阶段的计划中,接受过军事训练并伪装成平民的特工潜入摩尔多瓦,并采取暴力行动,袭击部分国家建筑甚至劫持人质。行动的目的是引发抗议活动,颠覆宪政秩序,推翻现有政权,将摩尔多瓦置于俄罗斯控制之下,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桑杜还说,去年10月至12月,该国警方和情报与安全局介入了多起有组织的犯罪案件,制止了暴力企图。她保证,国家机构正在努力防止这些挑战并控制局势。桑杜还呼吁议会通过法案,为情报与安全局以及检方提供必要工具以有效打击国家安全风险。
(美联社,路透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周前表示,乌克兰截获了俄罗斯特工部门试图摧毁摩尔多瓦的计划。该说法随后得到摩尔多瓦情报官员证实。
桑杜表示,在下一阶段的计划中,接受过军事训练并伪装成平民的特工潜入摩尔多瓦,并采取暴力行动,袭击部分国家建筑甚至劫持人质。行动的目的是引发抗议活动,颠覆宪政秩序,推翻现有政权,将摩尔多瓦置于俄罗斯控制之下,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桑杜还说,去年10月至12月,该国警方和情报与安全局介入了多起有组织的犯罪案件,制止了暴力企图。她保证,国家机构正在努力防止这些挑战并控制局势。桑杜还呼吁议会通过法案,为情报与安全局以及检方提供必要工具以有效打击国家安全风险。
(美联社,路透社)
竹新社
美国商务部于2月10日将涉及解放军浮空器项目的6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分别是:南江空天(生产临近空间浮空器)、中国电科48所(主要研发光伏等材料装备)、广州天海翔(生产无人机)、东莞凌空遥感(飞艇及遥感技术开发)、北京铱格斯曼航空科技、山西铱格斯曼航空科技。 公报说,上述实体为解放军气球飞艇等空天项目及其配件原材料提供支持,解放军的气球活动违反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利益。 铱格斯曼网站显示,其正建设“临近空间信息网络”项目,搭建25km高处的“动态平流层星链”(无动力气球,自动调节高度,借不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13日就“中国气球属哪家单位”答问说,2022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未经中国相关部门批准,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美国滥用自身技术优势,长期对全世界包括其盟友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的监听窃密,侵犯他国主权和利益,因此首先应反躬自省、改弦更张。
发言人说,美方明知对地面无军事或人身威胁,仍用导弹击落气球,是升级事态的过度反应;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遇制裁企业机构的合法权益;中美双方保持着必要沟通,关键是要通过冷静专业克制的方式妥善处理这次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
(中国外交部)
发言人说,美方明知对地面无军事或人身威胁,仍用导弹击落气球,是升级事态的过度反应;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遇制裁企业机构的合法权益;中美双方保持着必要沟通,关键是要通过冷静专业克制的方式妥善处理这次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
(中国外交部)
美国诺福克南方铁路一货列2月3日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发生事故,编号25–74节车出轨,其中装载多种危化品。路方2月12日公布各节车所载货品及其目前状况。其中涉及危化品包括:
28–31车和55车是氯乙烯(易燃气体)罐车,其中31车因邻近火情一度有爆炸危险,泄压装置停止工作,其余节均报称未发生泄露。路方已于2月6日下午将全部五车氯乙烯排入一处坑道内引燃,过程持续约数小时,可见巨大黑色烟柱。氯乙烯燃烧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当局已于排气引燃前疏散周围方圆1至2英里的居民。
38车是丙烯酸乙基己酯(可燃液体)罐车、50车是丙烯酸丁酯(易燃液体)罐车,事故中损毁。50车已全部倾洒或燃尽,38车余量未明。36车是丙烯酸乙基己酯(可燃液体)罐车,情况不明。
49车是异丁烯(易燃气体)罐车,外表有灼烧痕迹,没有受损迹象。59–60车是空载的苯(易燃液体)罐车,在事故中过火受损,没有测得泄露。
其余不属危化品的出轨车厢中,部分装有聚乙烯、小麦粉、聚氯乙烯、冻蔬菜、聚丙二醇等的车厢起火或泄露。其中40车聚氯乙烯敞车、56–58车冻蔬菜卫生棉棚车仍在燃烧。
脱轨是在发现一节车车轴故障后紧急制动时发生。事发地以西20英里外一处监控拍摄到,该列车经过时有车轴闪出火光。
当局2月8日起允许在出轨后及引燃氯乙烯前疏散的周边居民返家,惟多人反映其遇到异味、头痛、恶心等不适。环保署正持续监测大气各项指标和有关物质水平,并入户检测氯乙烯和氯化氢,截至12日晚已完成210户、还剩218户,目前均无检出异常超标。
环保署亦公布,事发后路方在河道下游临时加装了拦水—净水装置,但未说明具体日期。
(Axios,美国环保署)
28–31车和55车是氯乙烯(易燃气体)罐车,其中31车因邻近火情一度有爆炸危险,泄压装置停止工作,其余节均报称未发生泄露。路方已于2月6日下午将全部五车氯乙烯排入一处坑道内引燃,过程持续约数小时,可见巨大黑色烟柱。氯乙烯燃烧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当局已于排气引燃前疏散周围方圆1至2英里的居民。
38车是丙烯酸乙基己酯(可燃液体)罐车、50车是丙烯酸丁酯(易燃液体)罐车,事故中损毁。50车已全部倾洒或燃尽,38车余量未明。36车是丙烯酸乙基己酯(可燃液体)罐车,情况不明。
49车是异丁烯(易燃气体)罐车,外表有灼烧痕迹,没有受损迹象。59–60车是空载的苯(易燃液体)罐车,在事故中过火受损,没有测得泄露。
其余不属危化品的出轨车厢中,部分装有聚乙烯、小麦粉、聚氯乙烯、冻蔬菜、聚丙二醇等的车厢起火或泄露。其中40车聚氯乙烯敞车、56–58车冻蔬菜卫生棉棚车仍在燃烧。
脱轨是在发现一节车车轴故障后紧急制动时发生。事发地以西20英里外一处监控拍摄到,该列车经过时有车轴闪出火光。
当局2月8日起允许在出轨后及引燃氯乙烯前疏散的周边居民返家,惟多人反映其遇到异味、头痛、恶心等不适。环保署正持续监测大气各项指标和有关物质水平,并入户检测氯乙烯和氯化氢,截至12日晚已完成210户、还剩218户,目前均无检出异常超标。
环保署亦公布,事发后路方在河道下游临时加装了拦水—净水装置,但未说明具体日期。
(Axios,美国环保署)
竹新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13日就“中国气球属哪家单位”答问说,2022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未经中国相关部门批准,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美国滥用自身技术优势,长期对全世界包括其盟友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的监听窃密,侵犯他国主权和利益,因此首先应反躬自省、改弦更张。 发言人说,美方明知对地面无军事或人身威胁,仍用导弹击落气球,是升级事态的过度反应;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遇制裁企业机构的合法权益;中美双方保持着必要沟通,关键是要通过冷静专业克制的方式妥善处理这次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 (中国外交部)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13日表示,中国领空没有美国侦察飞行器。但他并未具体说明他所说的中国领空是否包括台湾、南海等范围,也并未说明是否包括民间的飞行物。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另一个发布会上也表示,中国上空没有美国政府的气球,“没有,零,句号”。
(路透社)
(路透社)
竹新社
台湾拟自2月20日起松绑室内口罩令,仅医疗机构、老幼院舍、公共交通工具继续强制全程戴口罩。 此前,行政院2月4日同意常态化复开“小三通”,但仍仅限金马民众及陆配搭乘,其他人往来两岸仍须使用京沪蓉厦四个民航航点。陆委会解释说,“中国大陆疫情仍不透明”因此暂不恢复经“小三通”中转入台,“政府政策是在疫情可控前提下,逐步恢复两岸人民间健康有序的交流,进而舒缓台海的紧张情势”,后续将持续滚动评估检讨,稳步使交流恢复常态。 北京,国台办发言人8日说,已通过《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渠道致函台方,促请复航“台胞反映较为集中…
竹新社
俄罗斯10日袭击了乌克兰各地的电力设施。 乌克兰武装部队10日晚称,俄军在乌克兰各地发射了100余枚导弹,并进行了12次空袭和20次炮击,61枚导弹被摧毁。乌克兰能源部长格尔曼·加卢先科表示,俄罗斯袭击了六个地区的电力设施,导致大部分地区停电。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说,美国总统拜登将于2月20日至22日前往波兰,以在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一周年之际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并明确表示美国将提供额外的安全援助。 一名消息人士10日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将于下周在华沙与乌克兰官员会面。由于战争,…
竹新社
美国密歇根州东兰辛的密歇根州立大学13日发生枪击案,至少3人死亡,5人受伤。枪手目前仍然在逃,数百名警察正在校园内搜捕。当局晚间宣布,所有校园活动取消48小时,人们被建议不要在14日前往校园。 (美联社)
警方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枪击案的枪手在校外遇到警察后开枪自杀身亡。
(美联社)
(美联社)
竹新社
新疆自治区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将于2月12日起访问英、法,并于2月19至21日造访布鲁塞尔欧盟总部。 英国外交部向拟对此访作抗议的活动团体致信说:吐尼亚孜表示希望同“一系列相关人士”讨论新疆的情况,英方也将用同吐尼亚孜举行高级会谈的机会向其就有关问题和具体个案提出声请,努力让会面能对情况产生切实改变;英国外交部愿在会前听取各团体希望在会面时代为提出的题目和请求,并在会后提供反馈。 现居英国的Erbakit Otarbay(哈萨克族,2014年取得哈萨克斯坦绿卡,2017年5月返疆探亲时护照被扣,7月起…
新疆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取消原定本周起的访欧行程。法国和欧盟方面已接获告知,吐尼亚孜因“重要国内行程”而须暂缓访问。吐尼亚孜本应于2月13日抵英国、17日访法国、19至21日访问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但香港电台取得的消息说他暂缓了整个行程。
同期,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已定于2月14起访问法、意、匈、俄,并出席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
(Politico,世界报,香港电台)
同期,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已定于2月14起访问法、意、匈、俄,并出席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
(Politico,世界报,香港电台)
竹新社
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国家队管理部长陈永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现正接受中纪委驻体育总局纪检组和湖北省监委审查调查。 (联合早报)
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党委副书记陈戌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监委审查调查。
(湖北纪委监委)
(湖北纪委监委)
竹新社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13日表示,中国领空没有美国侦察飞行器。但他并未具体说明他所说的中国领空是否包括台湾、南海等范围,也并未说明是否包括民间的飞行物。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另一个发布会上也表示,中国上空没有美国政府的气球,“没有,零,句号”。 (路透社)
日本防卫省14日表示,经反复分析,推测2019年11月、2021年6月和2022年9月出现在日本领空的气球型飞行物极可能是中国放飞的无人侦察气球。
日本方面已通过外交渠道要求中国方面确认相关情况、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并表示绝不接受外国无人侦察气球等对日本领空的侵犯。
防卫省还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对包括外国无人侦察气球在内的气球的情报收集和警戒监视。
(NHK)
日本方面已通过外交渠道要求中国方面确认相关情况、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并表示绝不接受外国无人侦察气球等对日本领空的侵犯。
防卫省还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对包括外国无人侦察气球在内的气球的情报收集和警戒监视。
(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