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新社
148K subscribers
8.43K photos
833 videos
6 files
20.4K links
7×24不定时编译国内外媒体的即时新闻报道。
查阅新闻资料,前往竹新资料室:
t.me/kt_database
如有任何问题,联系竹新社小编:
t.me/ktnews_editor_bot

注:本频道原创新闻按照CC BY 4.0协议发布。
Download Telegram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21日宣布不参加将于10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不再寻求连任。
费尔南德斯表示,在他执政期间,阿根廷遭遇新冠疫情、严重干旱等冲击,经济形势恶化,在剩余执政时间里,他将尽全力解决阿根廷人民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呼吁选民支持执政联盟推出的候选人。
阿根廷通货膨胀率超100%,美元储备不断减少,物价飙升将贫困人口推高至近40%,打击了选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有分析指,经济环境给费尔南德斯带来了太大压力。而且他的支持率低于20%,获胜机会也并不高。民众也认为费尔南德斯的决定在意料之中。
路透社新华社
竹新社
秘鲁国家检察院21日称,美国国务院已同意以腐败指控引渡秘鲁前总统亚历杭德罗·托莱多。托莱多被指控在公共工程中收受贿赂,在秘鲁请求引渡后,他于2019年在美国被捕,2020年保释出狱。他本人否认指控。 (路透社)
秘鲁前总统亚历杭德罗·托莱多21日向美国当局自首。
托莱多在总统任内从巴西建筑企业奥德布雷希特获得约3500万美元,帮助对方获取公共工程的合同,并因此被秘鲁通缉。尽管他否认指控,但一名美国联邦法官20日驳回了他最近一次阻止引渡的请求。
路透社
美国最高法院21日暂时保留了女性获取和使用常见堕胎药米非司酮的权利。
在美国,服用米非司酮是相当常见的药物流产方式。药管局最初批准米非司酮时,规定此药的使用条件是在妊娠头7周内并且要求3次面诊。不过,药管局2016年放宽了上述限制。
4月7日,得克萨斯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保守派法官马修·卡克斯马里克以药管局未充分评估米非司酮安全风险为由要求重新审批,并且下令米非司酮退出市场。同一天,华盛顿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托马斯·赖斯裁定,支持17个民主党人主政州的检察长要求米非司酮留在市场的诉讼请求。
12日,设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联邦第五巡回上诉法院裁定,药管局批文保持有效,允许米非司酮继续在市场售卖,但要求恢复2016年前药管局的限制。一旦恢复限制,意味着堕胎机会将受到极大影响。随后司法部将请求最高法院介入。
最高法院21日的裁决只是在案件审理结束前阻止执行下级法院的裁决,因此,米非司酮在未来仍有可能受到限制。
美联社新华社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2日13时04分在台湾海峡南部(北纬22.57度,东经118.47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香港天文台接获超过十名市民报告,表示有感震动维持数秒。初步分析显示香港的地震烈度为III度,即室内有感。类似小型货车驶过的振动。
中国地震台网,香港天文台)
竹新社
尽管苏丹武装部队21日晚同意在开斋节期间进行为期3天的休战,但当晚首都喀土穆的战斗仍在持续,不过没有白天那么猛烈。武装部队发声明,希望快速支援部队遵守停火协议,停止军事行动。 当天苏丹武装部队还宣布夺回了位于喀土穆市中心的陆军司令部的控制权,并表示战斗已转向逐步清剿喀土穆周围“反叛组织”的阶段。目击者说,战斗当天转至喀土穆南郊,喀土穆国际机场旁边的主要街道已被武装部队控制。 由于机场陷入战斗,空域不安全,包括德国、日本、韩国、西班牙和美国在内的国家无法撤离大使馆工作人员。美国和英国均重新部署海外驻军,以备…
苏丹武装部队表示,总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在与各国领导人交谈后同意为各国撤离提供必要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军用飞机在未来数小时内从喀土穆撤离美国、英国、中国和法国的公民和外交官。此外,沙特阿拉伯的一些外交官已经通过陆路转移至苏丹港,随后乘飞机回国。约旦的外交官也将以相同的方式撤离。
战斗的声音在21日晚一直持续,但22日早上似乎没有前一天激烈。世卫组织21日称,冲突已造成至少413人死亡,3551人受伤。
美联社路透社
马里中部塞瓦雷市莫普提区塞瓦雷机场地区22日清晨遭武装人员汽车炸弹袭击,10名平民身亡、61名平民受伤,机场附近区域多座建筑被毁,这一区域内有马里军方营地。声明说,马里军方击溃袭击者,“消灭28名恐怖分子”。截至目前,没有组织宣称发动这次袭击。据法新社援引当地官员和军方人士的话报道,袭击从当地时间22日5时30分持续至8时左右,现场传出四次巨大爆炸声,还有自动武器交火声,机场附近升起浓烟。
马里政府还说,军方另外在莫普提区博尼一带消灭大约60名“恐怖分子”,并在库利科罗地区穆尔贾摧毁一处恐怖分子营地。同一天,马里空军一架直升机在巴马科失事,坠入居民区。马里政府说,3名机组人员身亡,6名平民受伤。这架直升机在巴马科上空执行侦察任务。马里政府暂未公布失事原因。
新华社
竹新社
苏丹武装部队表示,总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在与各国领导人交谈后同意为各国撤离提供必要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军用飞机在未来数小时内从喀土穆撤离美国、英国、中国和法国的公民和外交官。此外,沙特阿拉伯的一些外交官已经通过陆路转移至苏丹港,随后乘飞机回国。约旦的外交官也将以相同的方式撤离。 战斗的声音在21日晚一直持续,但22日早上似乎没有前一天激烈。世卫组织21日称,冲突已造成至少413人死亡,3551人受伤。 (美联社,路透社)
法国驻苏丹使馆的撤离车队23日在撤离过程中遭到袭击被迫返回,袭击还造成一名法国人受伤。
苏丹武装部队谴责此次袭击,暗示是快速支援部队所为。而快速支援部队则表示在法国使馆撤离期间遭到武装部队空袭,称此举危及法国公民生命。出于安全原因,法国外交部拒绝就此事置评,但表示撤离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美国特种部队在22日晚执行美国驻苏丹使馆人员的撤离行动。行动过程中没有开枪和重大人员伤亡。随着约70名工作人员撤离完成,美国无限期关闭使馆。使馆22日早些时候表示,由于喀土穆的安全局势不确定以及机场关闭,由美国政府协调撤离美国公民不安全。美国总统拜登称,他将定期收到关于“尽可能”帮助在苏丹美国人的报告。
中国驻苏丹使馆22日发布通知统计在苏丹中国公民撤离意愿,并要求于当天21时前填写表格。
英国、希腊、荷兰、意大利等其他国家也在争相撤离本国使馆工作人员和国民。
(BBC,美联社中国驻苏丹使馆
竹新社
俄罗斯军方承认,该国一架苏-34战斗轰炸机20日晚在别尔哥罗德市上空飞行期间意外释放航空炸弹,并引发爆炸。州长宣布,事故造成3人受伤,均无生命危险。受损的居民楼将进行修复,居民已全部得到安置。 (塔斯社)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22日分析称,乌克兰军队已经在第聂伯河东岸的奥列什基镇附近建立据点,并为其提供了稳定的补给线。此举引发人们对乌克兰反攻的猜测。但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发言人表示无法透露军事行动的细节,呼吁保持耐心。俄罗斯任命的赫尔松地区官员则否认了该消息,称俄罗斯完全控制了该地区。
俄罗斯仍在努力包围巴赫穆特。俄罗斯国防部官员23日声称俄军在巴赫穆特西部又占领两个街区,但并未提供更多细节。战争研究所报告称,有迹象表明,由于物力人力缺乏,俄罗斯可能正在推动巩固在乌克兰的现有战果,而非展开新的行动。英国国防部23日报告称,俄罗斯当局正利用电视台、社交媒体和广告牌发起大规模征兵活动。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的言论引发争议。LCI新闻频道主持人问到克里米亚是否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卢沙野表示,历史上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将其给予乌克兰。“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国家不是实质的主权国家,因为没有国际协议来具体定位他们的主权国家地位”。对于卢沙野的发言,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和法国表示失望,并寻求中国政府澄清。中国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美联社路透社法广,视频:LCI
肯尼亚马林迪警方已挖掘出至少39具邪教徒的尸体。
本月早些时候,警方接到线索显示,至少有31个“好消息国际教堂”牧师保罗·麦肯齐追随者的浅墓穴。随后警方突袭了麦肯齐的房屋,发现了15名瘦弱的信徒。这些信徒表示,他们在牧师的指示下绝食至死以便见到耶稣。其中4人送医前死亡。麦肯奇也在突袭中被捕,并在拘留期间绝食。警方已在麦肯齐拥有的土地上挖掘出至少39具尸体,还有更多浅墓穴尚未被挖掘。
美联社
竹新社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22日分析称,乌克兰军队已经在第聂伯河东岸的奥列什基镇附近建立据点,并为其提供了稳定的补给线。此举引发人们对乌克兰反攻的猜测。但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发言人表示无法透露军事行动的细节,呼吁保持耐心。俄罗斯任命的赫尔松地区官员则否认了该消息,称俄罗斯完全控制了该地区。 俄罗斯仍在努力包围巴赫穆特。俄罗斯国防部官员23日声称俄军在巴赫穆特西部又占领两个街区,但并未提供更多细节。战争研究所报告称,有迹象表明,由于物力人力缺乏,俄罗斯可能正在推动巩固在乌克兰的现有战果,而非展开新的行动。英国国防部…
黑海港口塞瓦斯托波尔市市长拉兹沃扎耶夫24日说,当天凌晨3时30分,两艘无人艇试图攻击塞瓦斯托波尔。一艘无人艇被摧毁,另一艘自行爆炸,没有设施受损,城市所有部门和部队都处于战备状态。乌克兰当局尚未就袭击发表评论。
在距离莫斯科州博戈罗茨基市郊的森林中发现了一架无人机。俄罗斯媒体认为是乌克兰制造的UJ-22无人机。据报道,该无人机23日被当地居民发现,可能是因燃料耗尽或撞树后坠毁。不过关于是否携带弹药,塔斯社和俄新社的说法不一。目前无人机正接受检查。
针对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前苏联是联邦制国家,对外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这不否认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中方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国家地位。该表态代表中国政府的正式立场。
美联社新华社塔斯社俄新社中国外交部
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24日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
国家航天局
竹新社
22日,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到访中国外交部,就日本驻华使馆人员被中国当局暂时扣押一事,向吴江部长助理提出严正抗议,强烈要求道歉并防止事件再次发生。 据使馆介绍,21日下午,使馆工作人员被暂时拘留。日本大使馆决定当天就提出抗议,称这违反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但出于中方的方便,会见改到22日晚上。 使馆有关人员表示,“在正常的外交活动中,违反《维也纳公约》暂时拘留使馆人员,可能对以后的外交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关于工作人员的具体活动,就“不作说明了”。 (朝日新闻)
《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去年以间谍罪被捕,其家属近日获知当局控罪涉及早年访学及与日本驻华使馆的交往,但并未给出任何其收受境外经济利益的证据。
董郁玉2022年2月21日同日本驻华使馆一名外交官在北京市中心进午餐时被中国当局抓捕。当事外交官在被盘问数小时后获释,董郁玉则被指定住所监视居住6个月,随后转至京南一处看守所,可以会见律师但不许家属探视。北京检方今年3月告知家属已以间谍罪起诉,但未知何时能开庭审理。
董郁玉1962年4月生于抚顺,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长期在光明日报工作。六四后在钢厂劳改一年,后获准返京回报社工作。1998年参与主编《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中共中央纪委2016年底巡视光明日报社,批“政治家办报意识不够强,党的领导弱化”“个别宣传报道存在导向偏差”;其时认定董早年为《炎黄春秋》所撰《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文革》《共和为何成为历史大势》等文章“反社会主义”;惟社里领导保护,使董未被降职。
董2006至07年间做哈佛大学尼曼学者,研究后共产国家政改与法治;2010年在庆应大学、2014年在北海道大学访学;在美日两国的报界、学界、外交界都交游广泛。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与董相识数十年,来华就任后2021年还邀请董来官邸共度春节。董的家属介绍,他去哈佛访学前即被国安盯梢,之后访日时更是国安更要求他每日汇报详细行程;长期以来会面外国友人都选在餐厅等公共场所,以避嫌疑。家属表示将配合案件审理,强调董的境外联系纯属分内职务,是光明磊落为中外交流做贡献,绝无“间谍”阴谋。
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