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新社
英国内政大臣苏拉·布雷弗曼13日被首相里希·苏纳克解除职务。布雷弗曼上周曾发表文章,指责警方在对待亲巴勒斯坦抗议游行活动时过于宽容,无视“亲巴勒斯坦暴徒”的违法行为。 11日,极右翼抗议者试图对抗数十万亲巴勒斯坦游行者,并与警方发生冲突。批评者指责布雷弗曼的言论助长了紧张局势。消息人士称,在反对派议员和保守党成员的呼吁下,苏纳克要求布雷弗曼离开政府。 (美联社,路透社)
英国前首相戴维·卡梅伦11月13日获任为外交大臣,以接替当日转任内政大臣的詹姆斯·克莱弗利。原内政大臣苏拉·布雷弗曼13日被苏纳克首相解职。
这是自1970年代以来首次有英国前首相重返内阁。分析认为,卡梅伦重返政府表明苏纳克希望引入更多中间派、经验丰富的人,而非安抚党内右翼。
(美联社,路透社)
这是自1970年代以来首次有英国前首相重返内阁。分析认为,卡梅伦重返政府表明苏纳克希望引入更多中间派、经验丰富的人,而非安抚党内右翼。
(美联社,路透社)
竹新社
民政部长唐登杰任山西省委书记,中组部10月28日在山西省宣布中共中央上述决定。 唐登杰1964年生,2003年任上海副市长,2011年起历任兵装集团总经理、董事长、国防科工局长,2018年任福建省长,2020年任发改委党组副书记,2022年任民政部长。 (新华社)
竹新社
《华盛顿邮报》6日援引在Discord分享的泄密情报报道称,美国早在2022年6月就已通过欧洲情报机构获悉乌克兰军方计划袭击“北溪”天然气管道。 欧洲情报机构称,乌克兰特种部队的6名成员计划使用假身份租用船只,使用潜水器潜入波罗的海海底,破坏管道后逃离。小队还计划携带氦气以适应深海潜水。小队直接向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汇报,并由他负责。总统泽连斯基对该行动并不知情。 据熟悉调查的官员称,德国调查人员现在认为,6人使用假护照在9月租了一艘帆船从德国登船,在海底放置了炸药炸断了管道。这些均与情报…
华盛顿邮报与明镜周刊11月11日联合刊稿指:2022年9月袭击“北溪”的行动是由乌克兰特种部队罗曼·切尔温斯基上校担任协调;他目前正被羁押,罪名是2022年7月诱降俄战机不利造成伤亡、涉嫌未经授权行动。
报道说,他是袭击管道的6人深潜队的组织保障者,由维克托·哈努什恰克少将指令,而后者直接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沟通。
切尔温斯基曾公开批评泽连斯基政府备战不利,并怀疑总统办主任叶尔马克是俄谍。他辩称诱降战机是完全遵上级命令而行,控罪是政治报复。回应本次报道查询时,他列举了多项自己曾组织实施的特种行动,但声明“将自己与袭击北溪关联纯属臆测子虚乌有,是俄国的认知宣传”。
(华盛顿邮报,明镜周刊)
报道说,他是袭击管道的6人深潜队的组织保障者,由维克托·哈努什恰克少将指令,而后者直接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沟通。
切尔温斯基曾公开批评泽连斯基政府备战不利,并怀疑总统办主任叶尔马克是俄谍。他辩称诱降战机是完全遵上级命令而行,控罪是政治报复。回应本次报道查询时,他列举了多项自己曾组织实施的特种行动,但声明“将自己与袭击北溪关联纯属臆测子虚乌有,是俄国的认知宣传”。
(华盛顿邮报,明镜周刊)
竹新社
中国税务和国土部门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苏、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开展税务稽查和用地情况调查,陆媒《环球时报》10月22日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在英文版稿件指明创始人郭台铭独立参选将分化在野力量、使赖清德胜选总统。 接近富士康的人士亦受访向路透社证实了有关被查的情况,其中一名信源认为这是对富士康拟向外国转移产能的警告。 台湾2024大选将于11月20至24日进行参选人登记。国民、民众党已自10月14日就“蓝白合”举行幕僚会,双方就候选人协调是采用民调还是初选方式存在分歧,但仍在沟通。民众党主席亦与郭台铭保持沟通。…
台湾,国民、民众党拟在11月15日上午就2024总统大选在野整合事宜进行领袖对谈,朱立伦、柯文哲、侯友宜出席,马英九作见证。闭门会结束后,会向媒体作宣布。
就合作参选总统的组合方式,国民党日前已放弃初选主张,同意改以全电话民调确定正副,但两党就民调具体规则仍需协商。
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须于11月20至24日作登记。知情人士说,民进党确定征召萧美琴(现任驻美代表)与赖清德搭档参选,她将于17日APEC闭幕后返台,20日开登场会。
(中央社)
就合作参选总统的组合方式,国民党日前已放弃初选主张,同意改以全电话民调确定正副,但两党就民调具体规则仍需协商。
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须于11月20至24日作登记。知情人士说,民进党确定征召萧美琴(现任驻美代表)与赖清德搭档参选,她将于17日APEC闭幕后返台,20日开登场会。
(中央社)
竹新社
发改委、能源局5月14日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加快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免收容量电费的政策延续至2030年;放宽相关配电网建设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鼓励新建充电桩配备有序充电功能,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鼓励在农村建设光储充一体的充电基础设施。 鼓励企业开展农村地区购车三年内免费“电池体检”活动,鼓励地方政府提供购车消费券、购车赠充电券等活动。 (国家发改委)
竹新社
国办7月28日转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改善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停车条件。 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预制菜基地建设。 加快审批,持续投放优秀电影作品和文艺演出。 允许企业按规定在建设用地上搭建临时简易建筑,拓展消费新场景。 本文由发改委制定。除家电下乡等既有政策外,文件未提出其他财政补贴消费者类型的措施。 (中国政府网,路透社)
文旅部11月1日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
将星级饭店统一纳入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管理信息系统,破除国有企业、金融系统在高星级饭店采购服务项目的政策阻碍。各级文旅部门办会议培训活动,优先安排在星级饭店。依法支持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
(文旅部)
将星级饭店统一纳入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管理信息系统,破除国有企业、金融系统在高星级饭店采购服务项目的政策阻碍。各级文旅部门办会议培训活动,优先安排在星级饭店。依法支持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
(文旅部)
竹新社
中共二十届中央国安委5月30日下午开第1次会。新闻稿说,当前国安问题复杂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但要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地方党委国安系统已在全国基本覆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已实现有效运转;要使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变革维护塑造国安的手段方式,鲜明实战实用导向,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完善“应对国安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 会议部署维护政治安全、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等工作;通过《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意见》《…
舟山市气象局发现,张某为配合智能家居使用,从平台网购某款无线气象仪,以便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院内天气信息。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咨询相关部门、“查看手机APP用户协议”,确定该产品联网时会将数据传输至境外,遂作出警告、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竞舟新闻)
(竞舟新闻)
竹新社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4.9%、环比增1.3%。第一产业同比增4.2%、第二产业同比增4.6%、第三产业同比增5.2%。 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0%,比上月降0.1百分点。 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5%,环比增0.36%。 9月社会商品零售35539亿元、同比增4.6%,餐饮收入4287亿元、同比增13.8%。 9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0.15%。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37万平、同比增18.3%,其中住宅31186万平、同比增19.7%。 按人民币计,9月出口21506亿元、同比降0…
竹新社
习近平与拜登定于11月15日会晤。他将于11月14至17日访美,在旧金山出席APEC领导人峰会。 (中国外交部,白宫)
习近平于当地时间14日下午飞抵旧金山。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加州州长纽森、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等官员在机场接机。
(彭博社)
(彭博社)
竹新社
台湾,国民、民众党拟在11月15日上午就2024总统大选在野整合事宜进行领袖对谈,朱立伦、柯文哲、侯友宜出席,马英九作见证。闭门会结束后,会向媒体作宣布。 就合作参选总统的组合方式,国民党日前已放弃初选主张,同意改以全电话民调确定正副,但两党就民调具体规则仍需协商。 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须于11月20至24日作登记。知情人士说,民进党确定征召萧美琴(现任驻美代表)与赖清德搭档参选,她将于17日APEC闭幕后返台,20日开登场会。 (中央社)
台湾,国民、民众党同意联合参选2024总统:取近期各界民调与两党各自内参民调,决定侯友宜与柯文哲的正副组合方式,在11月18日公布结论。
两党拟共同组成竞选委员会,辅选总统副总统与地区立委。不分区立委仍各自努力。
两党声明:当选后任命的行政院将是联合政府,除国防外交两岸由总统决定外,其余部会“依各党立委席次比例分配”,国民党主责建设发展、民众党主责监督制衡。
民进党发言人15日就此表示,马英九劝说国民党让步接受全民调、促成蓝白统合,是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月初出席“北京论坛”时“领旨”而行。
(中央社,联合报)
两党拟共同组成竞选委员会,辅选总统副总统与地区立委。不分区立委仍各自努力。
两党声明:当选后任命的行政院将是联合政府,除国防外交两岸由总统决定外,其余部会“依各党立委席次比例分配”,国民党主责建设发展、民众党主责监督制衡。
民进党发言人15日就此表示,马英九劝说国民党让步接受全民调、促成蓝白统合,是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月初出席“北京论坛”时“领旨”而行。
(中央社,联合报)
竹新社
来自多个国家的十多名现任或前任情报和安全官员描述的证据表明,哈马斯10月7日发动袭击,武装分子携带了足够维持数天的食物、弹药和装备,并携带了侦察信息和地图。若第一波袭击成功,他们将继续深入以色列并可能袭击较大的城市。 为了获得详细情报,哈马斯利用廉价无人机来生成以色列城镇和军事设施的地图。他们还从在以色列工作的加沙工人以及社交媒体上获得信息。不过,此次袭击计划仅限于少数精英军事策划者知晓。 约旦官员在过去一年截获了多批走私进入该国的小型武器和爆炸物,收件人位于约旦河西岸。这些违禁品通过无人机或卡车运输。但…
以色列军队15日突袭加沙地带最大医院希法医院。
以色列国防军当天发表声明说,基于情报和行动需要,以军正在希法医院“特定区域”对哈马斯武装人员进行精确、有针对性的行动,该区域与患者和医务人员所在区域分开。声明强调,以色列正与哈马斯而非加沙平民交战。以军在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的目的是击败哈马斯并解救被挟持人员。
以军表示,医疗队随士兵进入并带来了恒温箱、医疗用品和婴儿食品,士兵则在搜索人质。加沙卫生官员称,以军在希法医院的地下室、急救室以及外科等建筑内粗暴地搜翻,病人和妇女儿童都很害怕。哈马斯称,此次军事行动已导致至少30人死亡。目击者称,以军搜查时氛围有些紧张,有零星枪声,但没有立即的人员受伤报告。
以色列指责哈马斯将希法医院用于军事用途,并表示14日已再次向哈马斯发出须在12小时内停止医院内一切军事活动的通报,但对方并未照做。该说法被哈马斯和加沙卫生官员否认。但美国表示其情报显示,武装分子利用希法等医院及其下方的地道来进行军事行动并扣押人质。
以色列军方宣称,已将控制范围扩大到加沙北部,并占领了当地的立法委员会大楼和警察总部。以色列还完成了对沙提难民营的接管,可在整个加沙城内自由活动。以军部队在政府大楼、学校和住宅楼内发现武器并消灭了武装分子。
应美国要求,以色列国防官员15日允许约2.4万升燃料进入加沙,系本次冲突以来首次。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以色列要求燃料仅能用于从埃及运送援助物资,燃料数量相当于每天维持救援活动所需的9%。
巴勒斯坦电信公司称,该公司正依赖电池来维持加沙的移动和互联网的通信,预计将于15日晚些时候停止。
一名了解谈判的官员表示,卡塔尔正寻求达成一项为期三天的休战协议,哈马斯释放50名俘虏,以色列释放部分被关押的妇女和未成年人。哈马斯已同意协议概要,以色列则仍在谈判条款。
(美联社,路透社,新华社,半岛电视台)
以色列国防军当天发表声明说,基于情报和行动需要,以军正在希法医院“特定区域”对哈马斯武装人员进行精确、有针对性的行动,该区域与患者和医务人员所在区域分开。声明强调,以色列正与哈马斯而非加沙平民交战。以军在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的目的是击败哈马斯并解救被挟持人员。
以军表示,医疗队随士兵进入并带来了恒温箱、医疗用品和婴儿食品,士兵则在搜索人质。加沙卫生官员称,以军在希法医院的地下室、急救室以及外科等建筑内粗暴地搜翻,病人和妇女儿童都很害怕。哈马斯称,此次军事行动已导致至少30人死亡。目击者称,以军搜查时氛围有些紧张,有零星枪声,但没有立即的人员受伤报告。
以色列指责哈马斯将希法医院用于军事用途,并表示14日已再次向哈马斯发出须在12小时内停止医院内一切军事活动的通报,但对方并未照做。该说法被哈马斯和加沙卫生官员否认。但美国表示其情报显示,武装分子利用希法等医院及其下方的地道来进行军事行动并扣押人质。
以色列军方宣称,已将控制范围扩大到加沙北部,并占领了当地的立法委员会大楼和警察总部。以色列还完成了对沙提难民营的接管,可在整个加沙城内自由活动。以军部队在政府大楼、学校和住宅楼内发现武器并消灭了武装分子。
应美国要求,以色列国防官员15日允许约2.4万升燃料进入加沙,系本次冲突以来首次。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以色列要求燃料仅能用于从埃及运送援助物资,燃料数量相当于每天维持救援活动所需的9%。
巴勒斯坦电信公司称,该公司正依赖电池来维持加沙的移动和互联网的通信,预计将于15日晚些时候停止。
一名了解谈判的官员表示,卡塔尔正寻求达成一项为期三天的休战协议,哈马斯释放50名俘虏,以色列释放部分被关押的妇女和未成年人。哈马斯已同意协议概要,以色列则仍在谈判条款。
(美联社,路透社,新华社,半岛电视台)
竹新社
英国上诉法院29日裁定,政府将寻求庇护者转移至卢旺达的计划非法,卢旺达不能被视为安全的第三国。 2022年4月,英国政府公布了一项旨在将非法入境者转移至卢旺达的计划。政府表示此举旨在阻止非法移民经英吉利海峡偷渡至英国。由于欧洲人权法院介入,2022年6月的首趟转移航班在起飞前几分钟被叫停。2022年12月,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的计划没有违反联合国难民公约。随后部分当事人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