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lel Experiments
1.69K subscribers
60 photos
1 video
2 files
776 links
Stay informed. Stay authentic.

Welcome to the public part of my brain. Here I share curations and thoughts.

Created with ❤️ by @linghao.
Download Telegram
这两天在读 The Effective Engineer,期间有了如下的感悟:

我读过好几本类似的书,其共同点是用丰富的例子和刻意过度的交流(over communication)来呈现充满价值的信息。每次读这类书,我都会产生一种担心自己没过多久就会将书中的内容忘个大半的伪罪恶感。实践下来发现,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是做详细的笔记 + 每隔一段时间重读。

这是一种类似但不同于 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 Fear。在有努力去整理已经获取的信息的前提下,我还是会不理性地认为读过的东西 somehow 必须留在脑子里。

而具体到这本书,其介绍的一部分软件工程方面的最佳实践,我读起来就感觉十分的平常。这是因为我的第一份实习(Strikingly)已经通过 learn by doing 的方式让我提前接触了相关的内容,有一些我甚至已经内化了。于是对于这部分内容,读书的价值就在于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把握,便于将其收入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去。这时就很少会有类似的顾虑出现。

所以,跟对抗 FOMO 一样,我其实也只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内心:书中所得首先都是空中楼阁,实践才能出真知。

而在有机会实践之前,借助笔记定期重读,算是一种比较笨却也有效的折中方法吧。

#reading
我接触过的喜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将浮于表面的现象无限放大来演绎,另一种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并适当地表达出来。硅谷属于前者,Yes Minister 属于后者。两种都可以成就优秀的喜剧作品,不应有高下之分。#pop_culture
Seriously, Facebook?
24歳、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算了,Frontier Setter。人类也是有很多种的,人类的定义还是有些暧昧的。唱着歌,贯彻仁义,若是能够梦见星空的你的话,不已经是人类了么?将我们失去的,以及忘记的东西,比谁都强继承下来的,是你。所以,挺起胸膛踏上旅程吧,与不知何时在旅行时遇到的家伙,光明正大的自报姓名吧,就说自己是人类的后裔。

—— 『楽園追放 -Expelled from Paradise-』

几年前第一次看完这片子,这段话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由于最近才开始构思的游戏跟它有很大联系,今晚又找出来看了一遍,差点落泪了。

力荐。#anime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558440/
Channel photo updated
「不受限开发环境」,🐂🍺

https://mp.weixin.qq.com/s/7JdoQv5foumG9cYmDfXEDA
Forwarded from 一分世界
我每天花很多时间在计算设备面前。大部分时候这设备是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也一样)。今晚疲惫,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玩了很久,感受完全不同。多渠道异质信息同时摄入/多窗口,和单(shí)渠(jiān)道(xiàn)同质信息/全屏单窗口的区别是极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不喜欢不好好做桌面版的产品。
这篇科幻写得也太有现实感了。

[小说] 《一次别离》,原载于科幻世界2018增刊
https://www.douban.com/note/694252360/

#sci_fi
「这样的现实也反映在科幻小说中,克拉克对太空的瑰丽想象已经渐渐远去,人们的目光从星空收回,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地想象人类在网络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中的生活,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 刘慈欣获克拉克奖致辞
https://mp.weixin.qq.com/s/2y3Ah6cZJAOMPaDlfpHAxQ

跟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不谋而同的价值取向:「任何一种有永恒时空存在的系统,都会让人类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

#sci_fi
There are only two hard things in Computer Science: cache invalidation and naming things. — Phil Karlton

能对各类事物进行快速的检索,是保持井井有条、提高生产力的秘诀之一。在多年的尝试中我逐渐体会到,高效率的检索所依赖的,就是给事物起合适的名称。市面上许多相关的生产力工具其实都设计过度了。就文件、书签等资源的检索而言,只要在最初花费一些额外的时间成本来思考合适的文件名、目录结构和对应标签,就能在绝大多数时候无痛地进行快速检索。

在做了许多次减法以后(弃用了各类笔记应用、Pocket 等工具),我目前的日常需求只依赖于本地文件系统、Google Drive 和 Pinboard。前两者使用简单的文件名搜索,而 Pinboard 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书签整理工具。它有完善的标签管理机制,也提供了 API 方便诸如 telegram bot 等的开发(比如实现将群聊中发布的链接自动收藏到列表)。

欢迎关注我的 Pinboard 账号,最近一两年收藏的有价值资源已经被我整理上去了:https://pinboard.in/u:instante_42

#productivity
许多年以前,我还热衷于在百度贴吧跟人吵架时,遇到过一位与我产生多处观点冲突的网友。在一次互相人身攻击之后,他发表了大意如下的观点:

在网络上来回争论是很难说服别人的。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更有效的做法是专注于如何清晰和有冲击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的观点能留在对方的记忆中,假以时日它们就可能真正影响到对方。

回想起来,那些吵得热火朝天的所谓交流最终都没有产生任何益处。所有让我改变了自己错误看法的,还的确就是那些我曾经不认同甚至鄙夷,却始终保留在脑海中的观点。那位网友曾经的言论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却只有这段话一直印象深刻并令我深以为然,这就是最好的佐证了。

这也是我目前选择 Telegram Channel 来记录个人观点的原因之一。在发表深思熟虑后写下的文字时,并不需要评论功能。而我对在表面上说服别人、逞一时口舌之快也没有兴趣,而是想要通过影响周围的人将世界往自己设想中的样子改变。
Forwarded from 一分世界
电影爱好者的「拉片」,是指慢速一幀一幀仔细看,反复看,彻底研究。这很像手淫。手淫,我们都知道,是健康的,但这是对手淫者而言。对于手淫时的性幻想对象的母亲而言就未必如此了。导演对于拉片者的感觉可能也是这样。
Parallel Experiments
电影爱好者的「拉片」,是指慢速一幀一幀仔细看,反复看,彻底研究。这很像手淫。手淫,我们都知道,是健康的,但这是对手淫者而言。对于手淫时的性幻想对象的母亲而言就未必如此了。导演对于拉片者的感觉可能也是这样。
很有意思的提法,让我想起庵野秀明在采访中说过的一段话,窃以为他的比喻更为贴切:

庵野:下面我要讲的东西比较低俗,就是”要把一个人在四叠半的房间里偷偷做的事画出来吗“这个问题。我的想法就是要站在舞台上把它光明正大地做出来,这样就变成一场秀了。如果观众说请射到我脸上的话,我就射你一脸,但是最终回射到观众脸上的并不是精液而只是一桶水而已。等待精液的人会生气地说:”不对,我要的不是这个!!“

引自百度 EVA 吧 2014 年年册。原文译自 1997 年出版的《庵野秀明·精神分裂者·EVANGELION》。

#anno_hide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