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5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ACE2 #中间宿主 #瘟疫公司

【清华大学的预印本论文指出新冠病毒的宿主范围可能意想不到的广泛】

ACE2受体在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进化保守性,这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的宿主范围出乎意外的广泛。该研究的亮点是用数十种ACE2同源基因转染细胞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测试,比纯粹的理论推测要靠谱一些。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4种哺乳动物包括家畜、宠物以及动物园和水族馆中的常见动物所拥有的的ACE2同源基因,可能与SARS-CoV-2的棘突蛋白结合,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研究意外发现新大陆猴(美洲猴)的ACE2同源基因很可能无法与SARS-CoV-2棘突蛋白结合,因为它们发生了独特的遗传变异。

作者们克隆了49个ACE2标准品的cDNA,把它们放到细胞中去表达,并检测这些ACE2蛋白是否能介导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结果他们发现其中44种ACE2蛋白可以,虽然效率低于人类的ACE2。

总之,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还没有找到,新冠病毒能在哪些动物之间传播,然后回传给人目前还不明确,目前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尤其是踏踏实实的实验室工作,除了细胞实验,还需要动物实验,毕竟能感染细胞不代表真能感染动物,也不代表感染的动物彼此间可以相互传染,病毒要完成完整生命周期也受到机体的制约。(三思逍遥)
#新冠 #中间宿主 #啮齿类 #免疫

【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中间宿主可能是啮齿类动物】

近日,由钟南山院士牵头、专职于过敏反应与免疫研究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陶爱林教授组织的研究团队在Healthcare杂志发表了题为《SARS-CoV-2: Origin, Intermediate Host and Allergenicity Features and Hypotheses》的论文。

该研究试图破解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来源和过敏原性,以及这种病毒是如何出现的,它将如何及何时消失。结果显示,啮齿动物可能是SARS-CoV和SARS-CoV-2向人传播的中间宿主。

陶爱林团队认为,当一个新的冠状病毒突变后,某一类或几类特定MHC基因型的个体成为易感个体,当易感个体消亡或者获得免疫自愈后,那些占绝大多数无症状个体和感染后的痊愈个体依然带着该突变病毒,这种新病毒就在种群内部流传而不引起疾病流行;当条件合适时,病毒累积的突变达到一定程度,会使得另一类MHC基因型的个体染病,从而进入下一个流行季,如此开始群体内新的循环。当病毒获得了跨种间传播的突变,则在新种内一样开始演变为染病-流行-无症状携带的逐步平衡。此规律在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中莫不如此。当病毒获得了跨种间传播的突变且累积到与全部MHC位点发生强结合时,即成为超级病毒,这种超级病毒对该种群存在灭绝的威力,但该超级病毒也会随着该种群的灭绝而消失。

在经过20个月研究后,陶爱林团队最终证实了这个假说。研究者结合该实验室在2011~2012年对SARS病毒抗体的群体调查数据,认为: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存在,在全体人群成功免疫之前,不会在人群中消失。如果该研究的结论正确,老鼠作为中间宿主成为事实,猫、老鼠等与人类密切接触动物携带冠状病毒与并进行传播,那么,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将难以灭绝。

研究者建议,采用过敏原性弱化了的弱病毒进行提前免疫方能抵御强病毒,天花与牛痘的实例就是这一措施的重要实证。全基因组抗原均进行了过敏原性弱化后的疫苗将是安全的、有效的疫苗,这将是未来新冠疫苗的新目标。其次,建议联合监测特殊气象因素的变化和病毒变异,并早期接种低过敏原性病毒,将是对抗该病毒的理想预防方式。(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