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連儂牆
1.62K subscribers
9.03K photos
210 videos
26 files
3.08K links
PM @thelionbird 將你嘅睇法post上呢個Channel(恕不接受內容農場投稿)

放心!呢度冇撕紙狗,亦都會唔定期出常識題娛樂大家🥳
Download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香港新聞 #氣象巴打隨筆
POPO半年claim咗9億5千萬OT錢。
(圖片來源:鄭松泰Facebook)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公眾安全情報 #公共衛生情報

中国湖北省武漢市出現病毒性肺炎爆發。根據官方消息,至今已確診最少27宗個案,當中7人情況嚴重。現時有關當局仍未確定病原體的種類及感染來源。

現時情況不禁令人回想起2002年12月,當時廣東出現非典型肺炎(SARS)爆發,其後傳至香港引致逾千人染病,當中299人病逝。

雖然未能確定有關病毒會否傳播至香港,但注意個人衛生百利而無一害。氣象巴打有以下小貼士:

1⃣ 勤洗手

2⃣ 「打乞嗤」時用紙巾掩蓋口鼻

3⃣ 前往外地時,切勿亂吃「野味」

4⃣ 如有不適,請戴上醫學用口罩,避免上班上學,並應盡早求醫

5⃣ 不要輕信坊間的防疫或治病「秘方」

‼️如要前往中国(尤其是湖北省),請避免前往當地街市。如曾到訪當地後出現任何呼吸道病徵,請盡快前往醫院求醫,並將旅遊史及接觸史告知醫生。

#氣象巴打隨筆

或者你地會話: 車~乜咁行架!
但氣象巴打想提醒大家:就算中国唔送「大禮」俾我地,最近本身都係流感高峰期,所以大家本身都應該注重個人衛生~

氣象巴打祝各位2020年個個都身體健康,要身體好先可以繼續行落去架!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氣象巴打隨筆

Admin唔完全同意全文,不過以下呢兩段非常值得分享:

// 肥仔本身需要係內地實習,依個係讀中醫必須的,根本無得揀。有人話搞得運動就唔應該再上去,「最多唔讀」、「defer」,咁係唔係要人放棄晒成個人生,先代表有資格參與運動?忠醫為忠醫,正正係因為讀過醫,所以先識醫人。叫人放棄讀醫,即係放棄自己專業,咁仲點更好地救人?如果唔想再有手足被迫要返上去讀書實習,不如諗下點改革制度仲好,例如中醫學生點解無機會係香港做實習,大家又有無諗過?

國難忠醫都已經表示被幫者既個人資料都有另外 file 處理,咁已經說明忠醫並唔係無考慮到被捕風險。瞭解到被捕風險,仲願意咁投入參與,甚至一個星期特突返黎香港幾日,為既就係手足既健康,仲想要求忠醫啲咩?//

https://www.facebook.com/2054342341501416/posts/2554652124803766/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外科口罩最理想係4小時換一次。根據香港人正常日程計算,一家四口1個月應該消耗300個口罩,姐係6盒。

社會上有好多有需要既老人家同低收入人士,未必有咁多途徑(例如網購)買口罩,只可以依靠大型零售商同藥房。

防疫工作係需要全民戴口罩,而唔係自己戴咗就百毒不侵。雖然有恐懼情緒好正常,但暫時唔需要一下子儲備咁多個月既份量,希望大家可以留返啲俾有需要既人士🙏🏻

目前各大零售商都承諾二月初會加強防疫物品供應,大家可以建立定期採購既習慣~

懇求大家,口罩量不要儲多個三個月量
https://lih.kg/1849338
-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公共衛生情報 #武漢肺炎
#氣象巴打隨筆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不要忘記每位為香港付出,仍然身處牢獄的手足。

不要忘記我們從走得更前的他們學習到的事,更不要走回頭路。

#氣象巴打隨筆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何謂「訓斥」?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昨日於火炭駿洋邨見記者,指有21名警員因行為不當遭訓斥,當中4人正接受紀律覆檢。

《有線新聞》引述消息指,訓斥屬內部調查第一步,不影響隨後的調查。訓斥是否寫入行為簿由上級視乎情況而定。

如證實警員違反紀律,處分可包括警誡、降級,甚至革職。

(氣象巴打補充:都係自己查自己,冇咩大分別)

相關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186040714921338/posts/1381983641993700/

#香港新聞 #氣象巴打隨筆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為何警方特意安排全數約3000名防暴第一至三梯隊自9月29日起至10月4日開始在各總區候命隨時出動,又加派警員在各區大街小巷裡巡邏呢?

‼️因為:
👉🏻警方判斷有頗高風險出現違法活動 ;
👉🏻中秋節4天長假期或會將戰線延長 ;
👉🏻近期發生的一連串事件:港區国安法、反對健康碼、關注12名港人被中国深圳鹽田看守所拘留至超逾《刑事訴訟法》訂明的期限、23歲理大男生藏械案、警方對記者「發牌」及民陣港島遊行被發出反對通知書等或會刺激市民上街抗議或抗爭的意慾 ; 及,
👉🏻追究2019年警方於荃灣開槍撃傷中五男生「健仔」。

相關報導
註:此報導來源自XG01,進入閱讀與否請自行斟酌。

#香港新聞


其實,10月1日根本不值得慶祝,反而是一個哀悼日子:還記得2012年的南丫海難嗎?

當晚一艘載有127名港燈員工及家屬的船隻「南丫四號」在晚上8時許出發前往維港欣賞煙花匯演時,於西博寮海峽上被港九小輪雙體船「海泰號」撞擊後迅速沉沒,最終導致兩船共39死92傷。

氣象巴打並非對各位讀者作出「情緒勒索」。反之,是希望大家深思一個曾經有如斯多香港人葬身大海的日子,還值得歡天喜地的慶祝中国国慶嗎?

各位讀者對10月1日抱有甚麼感情?不用回答我們,請自行在腦中分析及選擇。

#氣象巴打隨筆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6・9」又過一年,氣象巴打同你嚟個回顧。

猶記得「6・9大遊行」前,已經有不同團體舉辦座談會,對《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即俗稱《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提出擔憂及暫緩之見,甚至已有三數千人早在2019年4月時走上街頭反對修訂,惟本港政府管治層仍一意孤行,堅持在2019年6月12日的立法會大會上恢復辯論。一個不平凡的「若水之夏」 --- 「反送中運動」亦從此揭開帷幕,並愈演愈烈。

大部份愛護香港嘅香港人,喺2019年嘅呢一日,都一早起身落街食個飽飽早餐,再準備定一件白衫(到6・16才是黑衣遊行)、一條毛巾或風扇,同一大枝水。佢哋並非遊山玩水,而係期望憑藉自己一個人一雙腿,堂堂正正地走在香港島平時最車水馬龍嘅街頭,實踐我地作為社會公民與生俱來嘅言論自由,表達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大家相信咁樣係可以充分表達意見同實踐公民社會嘅參與。

當日中午陽光普照,濕度亦高,白衫人潮早已經湧現於各區各處過海巴士站同鐵路站,與此同時中午起各條主要幹道甚至出現大塞車,港島區大部份港鐵站水洩不通,人迫人,腳踢腳,閘機關閉,扶手電梯亦要停止運作去減慢人流。午後天色更變得時晴時雨,熻焗感覺更強烈,大家都係忍受住有如蒸籠嘅天氣一邊擔遮一邊緩慢前進;

但上百萬人無一絲怨言。

默默地,從早到晚等待從出發點起步,為嘅只係希望到達維園參與民間人權陣線主辦的「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步行到政府總部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為嘅係希望從出發點起步,經過點算人數街站時可以算上自己人頭,確實地肯定地將總人數計埋自己。

最後最後一批人群出發時,天色已黑齊,甚至遊行龍尾經過金鐘天色已晚,遊行人數之多成為香港公民社會史上一個紀錄。

當時無人想像到,7日後呢個偉大嘅紀錄就迅速被破。

然而,103萬人大遊行只換來非民選特首的noted with thanks:左一句「已細心聆聽各方面的意見」,右一句「做好對社會解說嘅工作」,但隨即表明會在下一次立法會大會時(即6月12日)恢復條例草案修訂的二讀辯論。雖然後來社會經歷三個月的公民抗爭及大量警民衝突,港府在10月23日終正式撤回草案,非民選特首又表示「壽終正寢」,可惜最終仍引致隨後長達半年以上,一連串愈加激烈的街頭抗爭,直接導致今日社會極端撕裂。然後的一切,相信不必由氣象巴打代敍,社會上人人各自有不同經歷。

6月9日這個日子相信大家不會遺忘。

但隨著《港區国安法》實施後,香港已成為Police State,和或勇的街頭抗爭已是全然消失,甚至以往被認為最溫和的靜默舉牌都會被警察「優待」(詳見六四當天在維園門口舉起1989年6月5日大公報頭條的銀髮族,最後他被廿多名軍裝拉起封鎖線如危險品般圍起)。

氣象巴打認為,即便如此,此後乃一個機會讓大家留有用之軀記下一切,並肩負起向後代紀錄並傳揚的責任,而非「藍色老粉紅」所謂之貪生怕死。「若水之夏」嘅一切不會磨滅,香港人堅忍不拔嘅精神面貌會烙印喺世人心裡面,其間曾經發生嘅每一件事件,及每一個發言,亦係不容扭曲修改嘅史實。

今日係2021年6月9日,氣象巴打緊守崗位,不建議民眾在紀念「6・9」過程中參與任何違法活動。我地秉承以往一貫原則,如讀者參加(甚至舉辦)相關活動,謹請自行衡量風險,並確切認知自己可承受的代價,氣象巴打會繼續在大後方,守護香港人。

#氣象巴打隨筆 #氣象巴打公告 #頭盔要戴好戴滿戴實 #勿忘初心
Forwarded from 氣象巴打
香港警察於晚上8時48分發新聞稿,指「晚上近7時有示威者在旺角亞皆老街、奶路臣街和花園街附近無視公共秩序,在行人路上推倒雜物,意圖擾亂社會安寧,行為極不負責任。」

警方並在新聞稿中強調「警告示威者不要挑戰法律,立即停止違法行為。警方將繼續在現場戒備,如有人違法,定必果斷執法。 」


⚠️而同一時間,銅鑼灣及旺角多處均有市民拉進封鎖線區域截查,並在稍後在警告下獲准放行,相信該批市民皆無違犯包括599G限聚令內的任何法律。

⚠️現時旺角及銅鑼灣人流聚集熱點均以軍裝及白衫警員為主的小隊站崗及巡邏,並不時對市民警告不準停留,需立即離開。

⚠️在場記者亦被告誡需戴上記協記者證,但根據以往案例,警方已不再承認記者證的實際用途,相信只為令記者戴平安符一樣「買個安心」。


👀根據觀察,今晚警方的巡察部隊體形高大,入夜後常在街上呈現一字排開的隊形,加上剛才的新聞稿,指「有人無視公共秩序」,並警告「不要挑戰法律」,似乎頗為有意主動重現兩年前年尾時近乎分區戒嚴氣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透過「假定劇情」來展示高姿態味甚濃。

👀氣象巴打建議,如果警方需要重現兩年前的景象用以提醒市民,巡察部隊或需參考2019年6月12日時和平示威的群眾排出人鏈傳遞物資的情境,嘗試沿九龍主要街道從油麻地連接至旺角一帶,或會更配合今日特別日子的主題。

 
#公眾安全情報 #安全威脅觀察 #氣象巴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