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读书日是联合国定的以后,顺手搜了下全部的国际日,居然还有什么豆类日、海草日、金枪鱼日、马铃薯日、连体婴儿日。操心得像是地球爹妈、人类教主,这才叫给自己创造职业吧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list-days-weeks
by @驼鹿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list-days-weeks
by @驼鹿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眼睛王蛇有同类相食的习性,为了避免吃掉自己的孩子,母亲总会在小蛇出巢前永远的离开。一旦离开巢穴,它们将各奔东西,父母同胞再无牵绊,它们将独自穿过黑暗,变成一片领地的王者。
——好悲伤的创造
by @方木仔頭家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好悲伤的创造
by @方木仔頭家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说:遇事不决看英国。
最近英国的《平等法案》终于是回归了“常识”。女性就是女性,男性就是男性——你无法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
还记得刚开学那会儿,填写入学资料,说你觉得你是什么性别,我还莫名其妙来着。其中还有选项类似于不便告知。我真的太迷惑了,我觉得这种zzzq毫无必要,纯属给自己找事儿。
另外,我最近翻书才知道,以前是没有“美国人”这个身份认同的,大家的身份认同是“欧洲移民”。一位美国的历史学家叫Turner特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梳理了美国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历史学概念叫“边疆学派”frontier history,也翻译做边缘学派。他提出一个观点来了美国就是美国人,是不是很熟悉。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概念的提出,增加了美国人的高度的身份认同,他们逐渐放弃了“欧洲移民”这样的自我认同。
by @小野酱大漂亮.AI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最近英国的《平等法案》终于是回归了“常识”。女性就是女性,男性就是男性——你无法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
还记得刚开学那会儿,填写入学资料,说你觉得你是什么性别,我还莫名其妙来着。其中还有选项类似于不便告知。我真的太迷惑了,我觉得这种zzzq毫无必要,纯属给自己找事儿。
另外,我最近翻书才知道,以前是没有“美国人”这个身份认同的,大家的身份认同是“欧洲移民”。一位美国的历史学家叫Turner特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梳理了美国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历史学概念叫“边疆学派”frontier history,也翻译做边缘学派。他提出一个观点来了美国就是美国人,是不是很熟悉。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概念的提出,增加了美国人的高度的身份认同,他们逐渐放弃了“欧洲移民”这样的自我认同。
by @小野酱大漂亮.AI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儿童的 “时间通胀” 与成人的 “时间通缩”
儿童的大脑处于神经突触爆发期,对世界的感知充满新鲜体验,每一秒都包含大量 “第一次” 的神经印记。
这种 “经验高密度”*让童年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5 岁时的 1 年相当于人生经历的 20%,而 50 岁时仅占 2%,心理比例的差异导致感知流速加快。
记忆衰退的 “时间加速” 反馈
随着年龄增长,海马体对新记忆的编码效率下降,大脑更依赖 “惯性模式” 处理日常事务(如通勤、重复性工作)。
这种 “认知自动化”减少了新记忆的生成,使得时间在 “无标记流逝” 中被压缩,形成 “越老觉得时间越快” 的循环 —— 就像手机相册里重复的自拍,无法为时间轴提供新的坐标点。
by @菁财资本-葛贤通Ksir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儿童的大脑处于神经突触爆发期,对世界的感知充满新鲜体验,每一秒都包含大量 “第一次” 的神经印记。
这种 “经验高密度”*让童年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5 岁时的 1 年相当于人生经历的 20%,而 50 岁时仅占 2%,心理比例的差异导致感知流速加快。
记忆衰退的 “时间加速” 反馈
随着年龄增长,海马体对新记忆的编码效率下降,大脑更依赖 “惯性模式” 处理日常事务(如通勤、重复性工作)。
这种 “认知自动化”减少了新记忆的生成,使得时间在 “无标记流逝” 中被压缩,形成 “越老觉得时间越快” 的循环 —— 就像手机相册里重复的自拍,无法为时间轴提供新的坐标点。
by @菁财资本-葛贤通Ksir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