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ciologist
4.3K subscribers
118 photos
3 videos
33 files
268 links
On ne parle tant de mémoire que parce qu'il n'y en a plus.

my sociological commonplace 📒

clips: @thesocclip
cinema: https://t.me/+-fGMCxdERaIxZjE1

CC BY-NC 4.0
Download Telegram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09/opinion/two-parent-family.html

这篇哈佛社会学助理教授写的文章总结了她的 研究,希望打破双亲家庭迷思——家庭结构或许不是美国黑人贫困的唯一或是核心原因。

政府往往拥有强大的政策推动能力,倒不是因为公务员对政策的理解认同,反而是冗陈的官僚体系在施行政令时无暇反思。几代中国人切身体会到计划生育政策之苦,而近年的调整也带来机构变革的新问题。

这篇文章的几百条评论大都在谈论自身经历,表示支持或反对的意见。也拜热度排序所赐,读者更容易发现激进却符合自己观念的文字,也更容易产生自己就是大多数的幻觉,并以此作为驳斥反对意见的强大理据。
https://www.pornhub.com/insights/2019-year-in-review
年关在即,家家都在出 review,全球最大的色情网站 PornHub 也发布了今年的回顾。

不过这篇分析之中还是有几个问题:

* amateur 成为今年的第一热词,除了更多个人参与视频投稿,以及用户之间的社交更加频繁的原因,社会秩序和法律问题似乎被故意忽视了。即使在东亚传统父权社会以外的国家,或针对一定性别群体的偷拍的趋势也在继续扩张,而将其与露阴癖的性倒错相混淆,也助长了性暴力的加害。

* 按国家统计流量的数据,其中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许多用户正通过代理技术访问网站,即使难以甄别统计,也不应该完全忽略。至少美国、日本作为较多中国用户的代理服务器所在的国家,其数据不应不做检讨就当作理所当然。

* 而按性别和年龄的统计就更加不靠谱,互联网本就具有匿名性,更不必说色情网站。不过性别和年龄分布或是填写虚假信息的问题倒是值得做焦点团体等方法等社会研究。

* 访问终端的软硬件变化趋势也挺有趣,不失为商业公司有价值的市场资料(看到 IE 持续下降就放心了,愿天堂没有 IE)

* 美国政府停摆时,访问量增加,看来除了性和性别的视角,闲暇与色情也是息息相关。
The Sociologist
A Very Short List of Rock'n'Roll and Sociology
https://youtu.be/aow_Yicw4R4
在北京演唱英式摇滚的日本乐队,两年前在日本音乐综艺节目関ジャム 完全燃SHOW 上第一次了解,歌曲不多,但曲曲动听。今年第二次毫无计划地去 live,虽然在去之前列出了摇滚乐的社会学课程和著作 list(rock’n’roll 和 britpop 有些异同),却并没有真的带着社会学的视角去听,毕竟已经过了摇滚与政治运动紧密结合的年代了。
Remembering_the_City_Changing_Conceptions.pdf
1.1 MB
户口簿上的祖籍不是我的故乡,出生和成长的城市对父辈祖辈来说却是异文化的地域,也算不上故乡。

而对于那座城市里的「社区」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偶尔会有普鲁斯特效应作祟,时空倒转。看似是记忆被唤醒,怎知是否被篡改过呢?不知道我这具 Shell 里还有没有 Ghost。

行走,都可以作为民族志方法,可回到家,却又不舍得抽身出来,俯瞰难得的体验。
中美英港四地代议机构内女性民意代表比例变化,数据来自 各国议会联盟开放数据平台 、Wikipedia 各页面 ¹ ² ³ ,以及 香港立法会研究刊物 ,并作一定处理。

虽然单靠比例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女性在竞选公职等公共活动中的不平等。刚刚结束的英国大选新闻中,报道了女性议员比例上升,然仅有三成。

这两天中国的春蕾计划捐助「非女童」,以及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的孤儿捐助项目仅可选择男性等问题,再次引起关于性别不平等、慈善组织信任、公益透明等问题的讨论。

随便一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问问母亲、祖母的经历,看看《82年的金智英》,相信你不会再急着为弊病找理由。

高くて硬い壁と、壁にぶつかって割れてしまう卵があるときには、私は常に卵の側に立つ。
——村上春樹

(顺便一提,日本🇯🇵 10.2%的比例在 IPU 193 国中排在倒数二十以内,而因政治原因无法加入的 台湾 🇹🇼 甚至高于英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71S0ZmV-U
areté,美德,在今天看来更多地和道德相关,而对古希腊人来说,身体美、智慧等良好或理想的事物也是美德的部分。当身体美成为社会规范,成为某种「道德」时,伊壁鸠鲁或许会顺从和利用它,斯多葛或摒弃它而与之对抗,不惜越轨。或许思考两者之后做出的理性行动也能通向幸福(eudaimonia)。
民国26年(1937年),国立编译馆开始搜集编译社会学名词,当时由孙本文主持。后中华民国迁台,戒严时期的社会学和其在大陆遭受一样的待遇。直到解严后,民国 96 年(2007年),聘请了陈东升教授、孙中兴教授等扩充这一辞书,六年后免费公布于 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 ,持续增修。

我此前的几篇文章中,涉及未在中文学界广泛讨论而有公认译名的词汇就在此网站查询参考。虽然有些词汇的译名仍有讨论空间,或无法以另一语言词汇涵盖其意义,但有总比没有强。

不过这个项目只提供了词汇,并未给出释义。如有需要,可参照以前推荐过的牛津、剑桥、企鹅、SAGE、Blackwell等出版的几本英文社会学词典。

国内的似乎只有上海辞书出的那本还像点样子,不过从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来说倒还不如直接看英文的。
What a bad year, what a bad deca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MkHzWXjI8

事实上这个视频并没有解释「why」,只是说了手势的(非)语言等文化功用。但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只是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etc. 的问题了,很多问题问下去就指望不了现有的范式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了。

视频中提及的论著:

Kendon, A. (2004). Gesture: Visible action as utte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Neill, D. (1992). Hand and mind: What gestures reveal about though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nard, J. A., B. Millman, Z., & Mittal, V. A. (2015). Beat and metaphoric gestures are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regional cerebellar and cortical volumes. Human brain mapping, 36(10), 4016-4030.

Lederer, J. (2019). Gesturing the source domain: The role of co-speech gesture in the metaphorical models of gender transition. Metaphor & the Social World, 9(1).

McNeill, D. (2011). Gesture: a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In K. L. Meinden (Ed.).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58-66. Elsevier.

Gawne, L., & McCulloch, G. (2019). Emoji as digital gestures. Language@ Internet, 17(2).

Kendon, A. (2000). Language and gesture: Unity or duality. In D. McNeill (Ed.). Language and gesture: Window into thought and action, 44-6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verson, J. M., & Goldin-Meadow, S. (1998). Why people gesture when they speak. Nature, 396(6708), 228.

McNeill, D. (1985). So you think gestures are nonverbal?. Psychological review, 92(3), 350-371.

McCulloch, G. (2019). Because Internet: Understanding the new rules of language. Riverhead Books.
Happy Christmas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bNZv5Zd0dyCoQ6f4pdXUFnpAIlKgm3N

对一件事物,能使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硕博士、专家清楚地听懂,才算有一定的理解。这意味着认知的结果不至于太过于远离生活而变得难有用武,也不会太过于基本而显得平淡无奇。很多学术论文为了适应体系要求,堆砌作者都不一定掌握的专有名词,流派或领域稍有差异的同行也不一定了解这是未了解的知识还是废话。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频道时常推送一些视频,也会转发一些专业文章,试图平衡造成乏味的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