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条是关于 Grounded theory(扎根理论) 的视频,讲者为 Sonoma 州立大学的教授 Kathy Charmanz,著有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一书,中文有重庆大学出版社的译本,但质量不佳。
此前提及关于中国大陆大学生在审查制度下对未经审查的信息的需求降低的实证研究,其作者之一 David Y. Yang 参与的另一项研究,关于政治运动与社会互动,即在抗议运动中的持续政治参与的动力。在单次的抗议运动中产生的互动平台中,互动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关系,引发后续参与。虽然这一研究是以占中运动和七一游行为背景,但当下持续发酵且难看到出路的逃犯条例风波也有反威权的因素,此研究中验证的机制和提出 social utility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值得关注。
Queer Pop‐Ups- A Cultural Innovation in Urban Life .pdf
228.6 KB
这篇文章让我想到这几天很多人转发的大象公会的《北京的夜间经济还有救吗》。我刚刚想再读一下,果然如我所预想的,因为「接相关投诉」及「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不可查看了。
说来也挺奇怪,为什么不「删除」,而只是对读者不可查看呢?
说来也挺奇怪,为什么不「删除」,而只是对读者不可查看呢?
There is a big gap in China today which between the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ontrol over many levels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reality of its inefficiencies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so on. #群学呓言
https://youtu.be/Rj1WGGJUvf4
「科學與民主這兩個核心價值,我都會很堅持,到現在也沒變過。」
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爆发的初期阶段,即中国大陆的舆情策略仍处于封堵的时期,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POP)于 6 月 30 日停止运作,随后转由民间公司香港民意研究所(PORI)继续民意研究工作。
有着港大法律和社会学学习和研究经历的钟庭耀自回归前开始民意研究,1991 年出任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意研究计划主任。而在回归后则成为了 2000 年港大民调风波的主要人物,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长期对钟施压,要求其停止对行政长官的民意调查。最终事件以对钟施压的港大校长与钟的论文老师辞职告终。
在港大民研计划停止运作前,最后一项调查即香港市民对身份认同感,结果自不待言。
两个月前,在大陆完全封锁消息的时期,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生、教授等研究者交流时,时不时会拿出港大民研的结果以供参考。当时看到停止计划的消息后,发现平日里报道频频引用数据的传媒却也不关心,想写篇文章回顾一下 POP 的过往,讨论一下民意调查的认知和方法问题,及其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但诸事缠身,也就作罢了。
今天看到香港电台視點31节目做了《民意何价》的专题,终于谈及这一问题,引来许多思考。
#群学呓言
「科學與民主這兩個核心價值,我都會很堅持,到現在也沒變過。」
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爆发的初期阶段,即中国大陆的舆情策略仍处于封堵的时期,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POP)于 6 月 30 日停止运作,随后转由民间公司香港民意研究所(PORI)继续民意研究工作。
有着港大法律和社会学学习和研究经历的钟庭耀自回归前开始民意研究,1991 年出任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意研究计划主任。而在回归后则成为了 2000 年港大民调风波的主要人物,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长期对钟施压,要求其停止对行政长官的民意调查。最终事件以对钟施压的港大校长与钟的论文老师辞职告终。
在港大民研计划停止运作前,最后一项调查即香港市民对身份认同感,结果自不待言。
两个月前,在大陆完全封锁消息的时期,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生、教授等研究者交流时,时不时会拿出港大民研的结果以供参考。当时看到停止计划的消息后,发现平日里报道频频引用数据的传媒却也不关心,想写篇文章回顾一下 POP 的过往,讨论一下民意调查的认知和方法问题,及其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但诸事缠身,也就作罢了。
今天看到香港电台視點31节目做了《民意何价》的专题,终于谈及这一问题,引来许多思考。
#群学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