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神取念
264 subscribers
49 photos
3 videos
2 files
412 links
There's something you've been missing:
Download Telegram
让人想起隔离初期的武汉人民。自发接送医护上下班的志愿者车队、千里迢迢送蔬菜来的卡车司机、在小区帮助鳏寡老人买菜送菜的社区志愿者、以及隔着防护服打招呼的医生夫妇。
他们是否得到了善待,就像他们为他人做的那样?
https://youtu.be/xdw7WEMe9AI
https://www.douban.com/people/2068300/status/2896820048/

《黑镜》的一个重要隐喻是,手机屏幕在熄灭时会反射出我们自己的样貌,因此像一枚黑色的镜子一样。而当它被按亮时,它所塑造出的远比其物理尺寸广阔的空间,也吸引着我们沉溺其中。另一方面,「镜子」的隐喻显然不只是物理层面的,我们现代生活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其上,使得「手机及其内部经过我们干预的空间」,成为我们一小块人格的碎片,一种对我们自身内在的映衬。

《sense8》中,来自非洲的成员被问起,为什么在平民窟的生活中要保留这么一台大电视,而不是换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回答说:电视是一扇窗子,让我们超越当下的现实,望向远方的景象。

只是不要忘了厄里斯之镜(The Mirror of Erised)上写的: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t's desire。老校长也告诫过我们,「然而这面镜子既不能教给我们知识,也不能告诉我们实情。人们在它面前虚度时光,为他们所看见的东西而痴迷,甚至被逼发疯,因为他们不知道镜子里的一切是否真实,是否可能实现。」
「天皇今年刚八岁,但显得少年老成。他英姿焕发,乌黑的长发松散地垂在背后。他神色惊惶地问丹井皇太妃:“你要把我带往何处?”
「皇太妃转脸望着年幼的君主,老泪纵横……她一边安慰他,一边把他的长发扎在他粉红色的长袍里。小君主泪珠涟涟,丹井皇太妃将他紧紧地搂在怀里,嘴里念着:“我们的宫殿就在大海的深处。”然后跟他一起沉没到波涛之下。」

上学的时候学的这篇《日本平家蟹》,不知怎么就想起来了。明明是一篇介绍人工选择的科普文,却唯独记得这段描写。
温柔又强大。
「王獨不聞魏文王之問扁鵲耶?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
「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
「魏文侯曰:『可得聞邪?』
「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閒而名出聞於諸侯。』
「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醫術以扁鵲之道,曰桓公幾能成其霸乎!』
「凡此者不病病,治之無名,使之無形,至功之成,其下謂之自然。故良醫化之,拙醫敗之,雖幸不死,創伸股維。」
——《鶡冠子·卷下·世賢第十六
随着平等议题的普及,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也越来越频繁地在讨论中被提起。有趣的是,它所描述和归纳的事实,常常同时被正反双方使用来支持它们各自的观点。
「逆向」这个词非常意味深长,它使得「歧视」这种行为一分为二,同时让这两部分建立关联。在这一叙述中,「逆向歧视」是作为「源歧视」的连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存在的。它出现在正方的论述里,是用于拉拢盟友(「这样对你也有害,所以我们一起来反对它」);而在反方论述中,它作为一种底线和极端特例使用(「我现在都不得不这样,何况再夺走我更多呢」)。

这则演讲有点含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语言在转译过程中的含义损耗所致),但里面给出的好多例子都非常 #中华男性魅力时刻 。它提出的一个观点非常棒,将歧视行为量化为「代价」。「男女各顶半边天」,当男性因为种种理由限制和否定女性提供的支撑力,结果就是男性自己要补上短缺的那部分。毕竟,天就在那里。

https://b23.tv/BV1m7411m7GC
曾经的世界,对这个新生的、许诺让所有普通人都能生活得自由而幸福的国家是如何充满了好奇与善意啊。
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魔女化的呢?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0/03/16/the-peace-corps-breaks-ties-with-china
我记得一年多以前,有一篇一席演讲稿在豆瓣引发热议,它的焦点是探寻了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街道装饰,然后批评了其中种种极度欠缺为实际使用考虑、对居民非常不友好的设计细节。

前几天有另一个一席演讲,关注了相似的议题:在光鲜亮丽的都市生活地下,那些被忽视、被轻视的居住在地下室的居民们。

看到城市规划这种阳春白雪的学问,肯蹲下身来和「鼹鼠人」对话,感觉有什么横隔在人类之间的壁障被打破了。

https://b23.tv/BV1SV411o7pZ
祝贺telegram活跃用户破4亿。

2015年10月,腾讯在更新后的app中取消了「备份聊天记录到云端」。根据次年发布的2015年报,微信月活用户逼近7亿。
用户数巨大也成了微信自己、以及无数人为腾讯辩护的理由:因为用户多,所以没法支持多设备同步,限死1app端1桌面/网页端最多两台设备在线;因为用户多,所以无法做云端备份功能,人人都带着几个G的聊天记录;因为用户多,所以密保孱弱、所以强封闭性、所以恃宠而骄…

而telegram在支持多设备聊天记录实时同步、云端备份全部聊天记录、高度开放性的同时,活跃用户也到4亿了。而且,这是在telegram完全依靠自身资金实现的。
微信可以倚赖朋友圈广告、各类增殖收入(公众号认证年费、表情包、打赏抽成、微信支付抽成)、外部合作收益等,但telegram只烧自己的钱,结果微信比telegram功能残缺不止一星半点。

现在你知道竞争的力量有多强大,以及#这就是为何中国人不配拥有好东西 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