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7.5K subscribers
12.7K photos
35 videos
63 files
9.67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Design #Web #GitHub情报

⭐️ pqoqubbw / icons:开源的动态图标合集

🔗GitHub | Web | 投稿

🔮 之前和大家介绍过许多图标合集项目,但它们基本都是静态的。pqoqubbw / icons 的作者收集了许多动态 icons,并将它们做成网页进行展示

💡 你可以在网页中移动光标,查看每个动态图标的效果;你也可以复制、下载或分享每个动态图标,将它们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个人觉得目前的动态效果简约而丝滑

👀 项目目前还在建设初期,欢迎前往 GitHub 投稿、贡献!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所有的动态图标均可用于个人 / 商业用途,但不支持二次分发或转售

📘 关联阅读:

1️⃣ Animated Art Avatar:能够生成绘制线条动画的头像生成器
2️⃣ Yesicon:精选全球高品质、开源、免费的矢量图标库
3️⃣ Iconbuddy:数量庞大的在线图标库
4️⃣ 盘点一些在线 Icons 图标项目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I #Web #Reading

💡 Zeli:用中文阅读 Hacker News 和 AI 论文

🔗Web

👀 你平时阅读 Hacker News 的方式是什么?有人偏向于直接查看首页,但总是被 UI 恶心到;还有人通过 RSS 订阅,信息有点爆炸;我则是通过 Hacker News Digest 来收取每日精选邮件

👏 Zeli 旨在实时给 Hacker News 首页和 AI 论文生成摘要,并摘出原文最重点的一句,方便你快速挑选出想读的文章。在 Hacker News 板块,你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进入查看

🔥 在 RSS 和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每天查看一次、每次看到一些精选文章。之前推荐过类似的产品,比如 Buzzing、比如 Boring Report。其实自留地也一直坚持这样的想法:不一定实时,不一定全面,但一定是人工挑选的精品

📘 关联阅读:分享几个我喜欢的在线信息聚合网站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Tools

🐦 Public.me:利用 iMessage 搭建你的微博客平台

🔗Web

💬 Montaigne——一款利用 Apple Notes 搭建博客的工具——的开发者 Anton 最近发布了一款名为 public.me 的新产品,与 Montaigne 类似, public.me 同样依附于 Apple 生态软件产品,只不过这次是利用 iMessage 来搭建微博客(Microblog)平台,同时支持 RSS,整体操作也十分简单:

1. 前往 public.me 官网完成 注册(所填写的电话号码需为 iMessage 号码) ;
2. 在 Messages App 内向 hi@public.me 发送消息;
3. 所发送消息将自动发布到 public.me 平台,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 体验下来, public.me 基本上能在 30 秒内完成发布,但在发送多张图片时似乎只能展示第一张图片。如果你想搭建一个类似于 Twitter、新浪微博一样的平台用于个人碎碎念,那么不妨试试 public.me。

🕛public.me 效果好奇的朋友也可查看作者 Anton 本人的 主页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即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Tools #GitHub情报 #Cloudflare

🗂 Web Archive:基于 Cloudflare Worker 的网页归档工具

🔗GitHub | Deploy | Wiki

👉 Features

- 文件夹分类
- 页面预览图
- 标题关键字查询
- 橱窗,可以分享自己抓取的页面
- 移动端适配
- TAG 分类
- 阅读模式

💡 基本构成

① 浏览器插件:将网页保存为网页快照,并上传到服务端
② 服务端: 接收浏览器插件上传的快照,并存储在数据库和存储桶中
Web 客户端: 查询快照并展示

服务端基于 Cloudflare Worker 的全套服务,包含 D1 数据库、R2 存储桶

🔧 项目支持 Github Actions 一键部署以及本地部署,Wiki 中也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大家可以自行部署

👀 大多数网页归档工具,都是基于服务器调用无头浏览器抓取的方式进行归档,而 Web Archive 通过浏览器插件和服务端配合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和老牌剪藏工具相比,它的功能肯定没有那么全面,但好在开源免费

📘 关联阅读:

1️⃣ MarkMark:一款优秀的原生界面稍后阅读工具
2️⃣ Shortcuts to Notion:快速记录信息到 Notion
3️⃣ 简悦 · 配置库 剪藏版
4️⃣ 信息爆炸时代,如何高效管理碎片信息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esign #Web

🧑🏻‍🎨 366 Design Concepts:Arkady 的一年日常设计理念合集

🔗Figma

🧐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是一个很少使用 Apple 系统小组件的人。即便后来支持了 Live Activities,我常用的依然是天气和 汽车信息查看

✍️ 而有个叫 Arkady 的设计师,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每天设计一款小组件样式(最小方形),并将它们一次性展出。这些小组件的设计领域,涵盖了大家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美观而实用

💡 由于使用不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软件小组件一只手就能数出来。其中 61 和他的谜底科技推出的产品,如谜底时钟、谜底黑胶、Dtd Playlist 等等。欢迎大家介绍既具美观、又可交互的小组件给我

👀 设计师 Arkady 目前供职于 Locals,在发布 366 Design Concepts 并在 X 上收获巨大反响后,他又开始每天更新 vlog。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我们才能够接触到这些优秀的设计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Tools #Web

🌐 更优雅地分享跨平台内容:Fix Link Embeds 工具小盘点

🔗Shortcut

在「互联网」事实上已沦为「互不联网」的当下,大大小小的平台都在筑起前所未有的数字高墙。极端封闭策略的背后,显然是商业竞争洒下的一地鸡毛:平台对用户数据的垂涎几近偏执,通过限制内容预览迫使用户访问原始平台,从而增加停留时间,提升广告效益;同时,在用户增长见顶、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阻断内容互通也成为平台在存量市场厮杀的手段之一。

无论你将平台之举视为无奈之下的考量,或有意为之的算计,它们都导致了跨平台内容分享体验的倒退。当我们试图在 Telegram 或 Discord 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分享来自 Instagram 的链接时,往往会发现无法正常显示预览,显然,这极大地影响了内容分享体验和信息获取效率。

数字高墙愈建愈高的背景下,Fix Link Embeds 类工具应运而生,它们巧妙地避开平台设置的障碍,获取内容的原始信息,为我们生成符合标准的预览卡片。以下介绍一些针对主流平台的 Fix Link Embeds 解决方案:

🐦 Twitter → FxTwitter / vxTwitter

作为(也许)最早的 Twitter 链接预览修复工具之一,FxTwitter 功能强大,支持在 Discord、Telegram 等平台上展示多媒体内容,包括图片、视频、投票、引用等,同时提供翻译、纯媒体跟纯文本视图切换、开启 Telegram Instant View 等功能。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 GitHub 查看相关用法,在此仅介绍介绍基础用法:

- 在 twitter.com 前添加 fx:twitter.comfxtwitter.com
- 在 x.com 前添加 fixup:x.comfixupx.com

与 FxTwitter 相比,vxTwitter 在处理视频内容时会将其转为 GIF 格式:

- 在 twitter.com 前添加 vx:twitter.comvxtwitter.com
- 在 x.com 前添加 fixv:x.comfixvx.com

📸 Instagram → InstaFix

InstaFix 的灵感来自 FxTwitter,主要提供 Instagram 图片/视频的嵌入服务,支持自部署。默认模式下会展示用户 ID、帖子正文及媒体(如原帖有多张图片则拼接成一张大图显示):

- 在 instagram.com 前添加 dd:instagram.comddinstagram.com

🤖 Reddit → FixReddit

与原始的 Reddit 链接相比,经过 FixReddit 转化过的链接只能说各有千秋。对于这一点,FixReddit 的 GitHub 上提供了详细的对比:

- 将 reddit.com 修改成 rxddit.com

除了 FixReddit 外,大家也可去查看一下跟 vxTwitter 师出同门的 vxReddit(在 reddit.com 前添加 vx)。

🎵 TikTok → vxTikTok

跟 vxTwitter 以及 vxReddit 一样,vxTikTok 来自同一名开发者 Dylan(他同时也针对 Bluesky 的视频内容做了一个类似的项目 vxBsky)。在 README 文件上,Dylan 提到 vxTikTok 的原理是通过 yt-dlp 获取 TikTok 短视频信息,然后再为 Discord、Telegram 之类的平台提供优化后的 TikTok 视频嵌入功能:

- 在 tiktok.com 前添加 vx:tiktok.comvxtiktok.com

除此之外,还有将 tiktok.com 替换为 tiktxk.com(GitHub) 或 tnktok.com(GitHub) 的做法,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选择。

⚡️ 另外,我也制作了一个 快捷指令,目前支持 Twitter、Instagram、Reddit、TikTok、Threads 这几个平台的链接转换,可通过 Share Sheet 或剪贴板快速调用。

在这场平台与用户的博弈中,Fix Link Embeds 工具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技术民主的胜利。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开发者的加入,我们能看到更多类似工具的出现,继续瓦解平台间的人为壁垒,让信息重新自由流动。囿于篇幅关系,像 threads.netfixthreads.nettumblr.comtpmblr.com 之类的工具就不再详细介绍,大家也可自行尝试体验。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即刻

📘 关联阅读:Fix 知乎 - 为知乎生成可分享的卡片及 Instant View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Web #WordPress

📢 向国内用户展示 Twitter / X Instagram——WordPress 插件

🔗Blog

📝 文章概述

Twitter 在 WordPress 上的常规展示方式是 嵌入时间轴,缺点是仍基于 Twitter 数据库,所以国内用户无法查看。

近期我使用的是 juicer.io,这个网站可以将 Twitter、instagram、RSS 等时间轴聚合,展示在一个网页中:https://anotherdayu.com/timeline

优点:国内用户可以直接访问该页面。
缺点:无法被 SEO 索引。

🧑🏻‍💻 安装流程

- 注册 juicer.io 账号,绑定 Twitter、Instagram。免费版用户可绑定2个平台。
- 点击 dashboard 右上角的 Embed,选择 WordPress,复制 Shortcode。
- 下载并安装 WordPress 插件 Juicer.io
- 在你的博客中新建任意页面,并将 Shortcode 复制进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GitHub情报 #WeChat #Web #years #iOS

📩 接读者来稿,TA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微信年度盘点网页

💬 Oh My WeChat:微信备份与年度数据报告

🔗GitHub | Web

👉 Features

- 通过 iTunes 备份数据提取微信年度报告,需 iOS 设备
- 以 Bento 形式展示不同类型日常消息盘点
- 统计发送消息数量 / 字数 / 表情包数量 / 新群组 / 新朋友等数据
- 所有数据均在本地处理,建议在无痕模式下打开本产品

🔍 使用方法

① 连接你的 iPhone / iPad 到电脑,并选择进行「不加密」iTunes 备份
② 找到备份文件夹,并移动到系统目录以外的地方
③ 打开本网页,并选择备份文件夹,获取你的年度微信报告

👨🏻‍💻 作者的话

嗨!这是我开发的一个微信备份浏览器。作为一个为微信设计的产品,在还原了原版微信体验的同时,改进了无数的细节,熟悉但焕然一新

要赶在新年附近发布,时间紧张,开发计划只完成了一部分,连 Logo 都没琢磨过,所以暂时在产品名字旁边打上了 Beta 标,大家可以关注我的频道获取后续更新消息

👀 看了这么多年终盘点的项目,似乎大家都忘记了给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微信做一个盘点。直到看到 Oh My WeChat 项目的投稿,才突然想起。通过这个项目,你能够对今年在微信的活跃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我知道有许多人对微信、小红书等国内平台不屑一顾,但我相信在 Telegram 这种无异于大海捞针的平台,大家都能建立起氛围尚可的社区,在国内许多日活很多的平台更是轻而易举。实际上,我去年一年生活的重心和支撑就是在这些国内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提供了 Telegram 远远无法提供的一些东西

🧠 所以有没有人给 Telegram 也做一个个人向的「年度盘点」项目,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欢迎联系我们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Music #Download

🎺 Jpop80ss:也许是最完整的 70-90 年代日本歌曲库

🔗 Jpop80ss2 | Jpop80ss3

📀 不知道大家平常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收听音乐?对我来说,尽管已经订阅了 Spotify、TIDAL 等多个音乐串流平台,但当涉及到上世纪的一些冷门唱片时,往往只能通过 YouTube 来找寻所需。事实上,我也一直抱着「通过 Bandcamp 发现新声、通过 YouTube 挖掘旧歌」的想法——凭借着无数爱好者的转录分享,YouTube 或许是歌曲资源最为丰富、对乐迷群体最为友好的平台之一。

📺 但在 YouTube 上听歌也存在许多瑕疵。由于 YouTube 上的资源多为实体唱片的转录,对于习惯按单曲而非专辑单位听歌的用户而言,收听起来略显繁琐;尤其是在没有提供曲目切分的情况下,让使用 Last.fm 等服务来追踪听歌记录的用户更是不便;更别提由于平台转码而导致的音频信息损耗等问题。正是因为以上种种问题,对于在正规串流平台上没有版权、同时实体唱片不易取得的作品,我现在更习惯下载音源后在本地收听。

🎵 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个我收藏已久的博客——Jpop80ss。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专注于分享八〇年代 J-pop 歌曲的网站,从二〇一一创站以来一直作为个人项目运作,至今已收集了数以万计的歌曲资源,所涉及范围也从日语逐渐拓展到华语、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其他亚洲地区。

🫶🏻 Jpop80ss 上的音频资源大部分都提供 MP3 及 Flac 格式,支持通过 Google Drive、MediaFire、MEGA 等网盘免费下载。博客作者设置了「每月捐赠目标($50)」的支持方案,如果大家喜欢 Jpop80ss,也欢迎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 Ta。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即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Blog

🌲 Birchtree:一个像 RSS 阅读器的博客网站

🔗 Blog | RSS

📱 Birchtree 是由 UI / UX 设计师 Matt Birchler 自 2010 年起便创建运营的个人科技博客。如果你厌倦了千遍一律的博客设计,那么它或许会让你眼前一亮——Matt 最近对 Birchtree 进行了一次重大改版。

改版后的 Birchtree 界面更接近于我们所熟悉的 RSS 阅读器,采用三栏布局,从左到右分别为分类导航、文章列表及完整详情,整个浏览体验更加高效直观。据 Matt 在文章中透露,此次改版使用了一款名为 Thesis 的付费主题,他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文字调整和 CSS 编辑优化。

🔮 如果你也正在寻找值得一看的个人博客,那么 Birchtree或许正是你所需要的。除此之外,Matt 还推出过一个 YouTube 频道 A Better Computer、一个鼓励尝试新鲜科技产品、走出科技舒服圈的 Podcast 节目 Comfort Zone,这些项目也都值得关注。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即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Tools #APP #Web #GitHub情报

⚙️ OpenAlternative:热门 SaaS 软件工具「开源平替」合集

🔗GitHub | Web

👉 Features

- 数百款 SaaS 替代软件合集
- 网页开源、提供关键词搜索
- 两种展示模式:替代软件和被替代软件

🔍 软件 Alternative 网页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有时候根据关键词 Google 一下就能够看到结果,比如著名的 AlternativeTo。今天要介绍的 OpenAlternative 是由开源社区共建,主要探寻 SaaS 工具开源替代品的网页

🤖 在这里,你能够寻找到诸如 Notion、WordPress、Obsidian、Craft 等热门工具和平台的替代品,它们大多数都不为人所知,需要你自己进行尝试并筛选

👀 请记住,平替很少能做到「全方位替代」。如果一个工具或者平台做到了非常好的商业化,它一定有一些过人之处。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一些选择即可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Design #Tools

🏞 PostSpark:优雅的截图美化 / Mockups 在线网站

🔗Web

👉 Features

- 提供截图美化 / 设备 Mockups / 社交媒体展示 / 代码展示等多个模版
- 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包含字体、代码样式、排版布局、浏览器样式、Mockups 设备样式等
- 生成图片支持自适应布局,可选三维样式
- 支持自定义图片导出质量和多种格式

🏆 相关的截图美化和 Mockups 网站,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许多了,而 PostSpark 算是一个集大成者,功能丰富且优雅

🧑🏻‍💻 它适合许多不同的人群。如果你是开发者,可以使用它制作 App Store / Play Store 应用宣传物料;如果你是社交媒体爱好者,可以通过它生成对应的 Twitter 或 BlueSky 展示页便于传播;如果你是网站运营或自媒体博主,可以利用它制作封面头图

👀 相比来讲,PostSpark 的功能更加丰富,细节之处更加细腻周到,欢迎前去试用。当然,目前它支持的社交媒体平台有限,Instagram 等常用平台因为各种原因很难支持到,希望以后能带来更多的模版

📘 关联阅读:

1️⃣ Shareshot:美观易用的 Apple 全平台套壳截图 App
2️⃣ Apple Frames 3.0:通过快捷指令实现对应机型截屏套壳
3️⃣ Shots.so:制作精美的 Mockup 图片 / 截图
4️⃣ Jellylade:又一个 Mockup 图片 / 截图生成网站
5️⃣ Poet.so:精美的 Twitter 分享卡片
6️⃣ 小作卡片:快速制作社交媒体图片,美化你关心的内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ovies #Web

🧠 盘点有趣的 Severance 剧集第三方网站

Severance,也就是《人生切割术》,自从第一季释出以来好评不断,也成为了 Apple TV+ 上最受欢迎的一批影视作品。目前第二季正在播出中,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剧迷们制作的第三方网站

🎬 剧集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家名为卢蒙的超级大公司内,一种名为记忆分割术的全新技术正在公司内部进行实验,接受了手术的员工将进行人格分离手术,形成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当踏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刻,他们的日常人格就会陷入沉睡,身体由公司人格主导。相对的,在离开公司的那一刻,日常人格会重新接管身体

几位主要角色均接受了该手术,并在卢蒙公司宏观数据精检部(MDR)任职。它们的日常工作是把经过编码的一系列数字,依照精检员的情绪反应,对其分类

1️⃣ Lumon 官网

剧中的 Lumon 公司为虚构公司,但编剧对其有着详细且丰富的设定,因此剧迷们根据这些设定制作了这个「官网」

首页介绍了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列举了一些由粉丝制作并售卖的第三方剧集周边。在菜单中,你可以查看公司简介、Severance 介绍、职位招聘,甚至还有仅供内部员工访问的终端

网站还包含一个「第二季开播倒计时」,现在已经停用,期待第三季放映日期敲定后再次见到它

2️⃣ Severance Balloon Generator

在第二季中,从第一集就出现的蓝色气球令人印象深刻。这个气球照片生成器支持拍摄或本地上传你的照片,并像剧集里那样将你的脸印到蓝色球上,生成的照片支持保存到本地

3️⃣ MDR 上班模拟器

剧集播放到现在,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 MDR 员工究竟在电脑上操作些什么,有什么作用。但根据暗示、联想和剧集对应画面,还是有剧迷制作了这个网页,旨在让你体验 MDR 操作电脑的感觉

当屏幕上的一团数字突然变大,你需要将它们收集起来并分类,当进度到达 100% 你就顺利完成了「冷港」项目。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制作者的小心思在里面,非常有趣

👀 Severance 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剧集,目前第二季也接近尾声。虽然目前的节奏并不快,但信息量和细节却一点不少。Severance 创造出来的氛围,以及前后剧情的联系和暗示,让人直呼过瘾

🏞 还有一些剧迷制作的壁纸和其他物料,可以去 豆瓣 自取

📘 关联阅读:下班了之后,就再也不想起工作,怎么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AI #Tools #Design

📬 new.email:通过 AI 迅速生成电子邮件模板(内测中)

🔗Web | Blog

👉 Features

- 利用 LLM,通过自然语言生成所需邮件模板
- 由 50 多套高质量电子邮件组件库训练而成
- 一致的、美观的、响应迅速的、跨平台的
- 可供所有人使用,不仅仅是开发人员

✉️ new.email 是 Resend 旗下的新产品,你可以理解为 react.email 的 AI 版本,旨在迅速为开发者和普通用户生成可用的电子邮件模板。在他们刚刚开放 waitlist 的时候我就申请了,近期终于通过,目前产品还处于内测阶段

🧠 实际使用下来,只要你用中文把自己的目的、邮件内容、细节样式说清楚,网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你生成一套电子邮件模板。我以「私密 Telegram 频道邀请函」等内容为主题进行了测试,效果还是不错的

👀 具体来讲,网站生成了一些我没有预料到的内容,比如频道简介还有一些客套话。如果你对于内容文本或是模板样式不满意,还可以继续沟通改进。总的来讲,虽然 new.email 的样式在设计界算不上出众,但适合不会编程的普通人快速生成电子邮件模板,和他们的客户或读者高效沟通自己的产品、文字

👍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点击网页申请内测,我体验下来还是不错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Web #Tools #People

🔭 汉洋和朋友们的全世界建模项目 Funes World

🔗Web | Blog

忘记从哪篇文章开始看 汉洋老师 的文字了,后续陆陆续续地读着,着了迷。他的文字不只是在讲述事实、洞悉社会和现象,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叙事性和人文关怀。用音乐歌手来形容汉洋老师,应该是莫西子诗、是左小祖咒、是白水

🔦 Funes World: Modeling The World

这个项目由汉洋和其他几个朋友共同发起,目标是建模全世界,成为人类永恒的博物馆,为真实世界做个备份

在数个月的时间里,团队走访了中国、土耳其、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对其中的景观、地标进行了充分地建模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建模的方法和沿途的感受,用真挚的文字详细记录下来。漫长的旅途中,陪伴团队的不只是忠实的记录,更有个体的感受

💡 我为什么加入 Funes:为我们铁证如山的未来

汉洋在 这篇文章 中详细阐述了团队开启这项计划的动力和愿景,让我想起了影视飓风的两则视频 (1 , 2)

官网说: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有幸充分体验过这个物理世界的人,想想网络空间正在以多快的速度接管有形空间

写这篇推送的早晨,有个朋友买了一只机器狗,大家十分开心,说如果有一天它能代替我们去上班就好了。是啊,我们热衷于在小红书交换消费经验,热衷于在知乎推特大声嚷嚷前沿理论和热点,热衷于买一只机器狗而非生物狗陪伴自己

我们热衷于宏大叙事,忽视了询问自身感受,忽视了我们生活的社区、故事和朋友。Funes World 提醒了我们「记录的力量」,呼唤我们走出家门、走出算法世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影像留存世界、用心感受周围、用文字呼唤人文

我们的认同与信念,不仅限于这样宏大的故事,更是面向它存在于它的人民心中的回忆与信念。这种信念不是为了让我们留在过去,而是为了让我们更踏实地向前走。我们的记忆固若金汤,所以我们的未来铁证如山

在这个被对立、消费、装逼、算法裹挟到密不透风的世界中,音乐、自然世界、理想主义是最后的孤岛

💡「XXX 和 TA 的 XXX」专题旨在挖掘一些不那么大众的开发者、设计师、生活爱好者,并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作品。大家可以通过 #People 这个 Tag 阅读本专题的往期内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Games #Phone #Web

📱 It is as if you were on your phone:在手机上假装「玩手机」

🔗Web | Wiki

🤖 过去十年,随着手机的普及,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用来打发时间的最好工具。地铁中、咖啡馆里、甚至是面对面的餐厅中,刷手机的人们无处不在。有些人是因为实际需要或成瘾,有些人是为了缓解尴尬

👻 在大学毕业前后的几年,我也热衷于「刷手机」这件事,以至于有朋友劝我出门的时候少玩手机。自从重启「感性」,与世界重新建立联结后,我在独自外出或有社交的场合几乎戒断了手机,而是享受出门和社交的感觉。现在甚至有些「人来疯」,iPhone 用了三年多健康度还在 90%,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

💡 今天介绍的这个手机网页项目,可以给你带来解压、可以让你做点什么缓解尴尬。但官方是这样解释的:在不久的将来,面对巨大的压力,我们的肉身想要一直刷手机(来逃避现实),但一直刷手机会让人精疲力竭。于是我们假装在使用手机,欺骗身体

👀 打开手机浏览器,跟着屏幕的提示进行操作。你将会历经点触、滑动、拖拽、盯住查看、双击等常用动作,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放松下来,然后想想手机对你的意义在于何处

1️⃣ neal.fun:趣味在线游戏合集
2️⃣ The Useless Web:无用网站聚集地
3️⃣ Summer Afternoon:开工摸鱼玩什么,夏日小镇治愈你
4️⃣ EQUINOX:沉浸式互动太空冒险在线游戏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GitHub情报 #News #Web

📰 HackerNews CN:自动翻译 HackerNews 热门内容,轻松获取科技圈最新动态

🔗GitHub | Web

👉 Features

- 实时同步 HackerNews 最新内容
- 使用 OpenAI API 智能翻译
- 现代化的用户界面设计
- 快速的加载速度和响应式设计
- 支持多种内容分类浏览

👁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我每天通过 Hacker News Digest 来收取 HackerNews 每日精选邮件。选择邮件主要是因为我日常接收的邮件数量不多,而且都是经过筛选的,就养成了每天清空收件箱的习惯

🧑🏻‍💻 后来有许多人做了这样的国外聚合网站,很像前几年大火的国内信息平台聚合,今天要介绍的 HackerNews CN 就是其中之一。它每个小时自动同步 HackerNews 最新内容,并通过 AI 实时翻译,做到了时效性和易读性

🏆 和许多其他只做「热门前 20」展示的网站不同,HackerNews CN 通过分类,能够让你快速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有些 V2EX 的意思

* 又发现了一个同类网页:Top Hacker News

📘 关联阅读:

1️⃣ Zeli:用中文阅读 Hacker News 和 AI 论文
2️⃣ 分享几个我喜欢的在线信息聚合网站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Design #Tools

📱 Content Core:在线快速制作 3D 图片 / 视频

🔗Web

👉 Features

- 支持手机设备 Mockup / 3D 图标 / 3D 文字、Logo 三种模版
- 可导出图片或视频,支持多种格式
- 丰富的自定义选项

🎨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各种各样的在线 Mockup 网页,但它们都是二维的。Content Core 主打一个全三维的卖点,你可以在网页上随意拖拽物体,让它呈现不同的角度

😜 3D 图标、文字和 Logo 给的样式我感觉还是不甚美观,我想这个项目主要的用途还是给 iOS 开发者做产品宣传。目前手机等设备的 Mockup 模版也不是很多,集中在最新的几款上面

💡 Content Core 提供的自定义选项还是不错的,你可以随意旋转物体,设置环境布局和打光,对细节样式进行调整。导出照片和视频需要注册一下,都是免费的,只是不能够商用。商用需要付费,但是看到 .xyz 的域名,最好三思而后行

📘 关联阅读:

1️⃣ PostSpark:优雅的截图美化 / Mockups 在线网站
2️⃣ Shareshot:美观易用的 Apple 全平台套壳截图 App
3️⃣ Shots.so:制作精美的 Mockup 图片 / 截图
4️⃣ Jellylade:又一个 Mockup 图片 / 截图生成网站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esign #Web

🗞 The Telegraph Design System:系统阐述《每日电讯报》的设计理念

🔗Web

最近看到《每日电讯报》出了一个 UI 和 UX 都很不错的设计理念介绍网站,和大家一起分享。有时间的话,希望你在电脑上打开看看

💡 前言

《每日电讯报》所涉及的一切都离不开设计,它有助于提升我们世界级新闻的出版水平,并为我们的读者带来非凡的体验

作为与《每日电讯报》其他所有团队合作的设计团队,我们在这里不断奉献与进步,所做的工作涉及营销、应用程序、网站和报纸印刷等方方面面

🏆 介绍

在接下来的板块中,团队介绍了 Logo、排版、色彩、应用程序和网站、特别企划、Puzzles、播客等方面涉及到的设计理念和案例

在浏览的过程中,你可以一窥优秀设计带来的页面布局和交互,并进一步了解《每日电讯报》的相关元素和设计理念。如果你对他们的设计很感兴趣,可以在网页上查看设计团队成员的具体信息,或注册后进一步探索

频道:@Newlearne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