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8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疫情 #陕西 #西安 #厨具 #外卖 #盒马 #线下 #社区 #老人 #聊天 #快递 #联系方式 #原子化 #去原子化 #囤菜 #冰柜 #电信诈骗 #备用金 #信息茧房 #互联网 【新冠纪元:一名西安推友的生活建议】 以下内容摘自推特 @变态Rapper: 居家隔离已经10多天了,这段时间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也因此总结了一些经验,如果未来你所在的城市也和西安一样 因为疫情原因或其他原因对人员流动管控,那么这些经验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永远不要经历这些事情。 1.…
#冰箱 #冰柜 #蝴蝶效应

【广东近3日冰箱冷柜销售额同比增156%疫情刺激食物储存需求】

为了防患于未然,一位杭州的居民虽然家里已有一台双门冰箱,上周末仍迅速下单,花不到一千元,在网上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台103升的冷柜,准备放在阳台,作囤货之用。

冰箱、冷柜销售受囤货拉动还是比较明显的。”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轮疫情对家电影响比较明显。国内线下渠道,今年3月主要家电产品销售有比较大的下滑,比如线下电视零售量同比下降41%,空调下降43%,但是冰箱下降27%,冰柜仅下降17%。冰箱、冷柜的销售,在大家电中明显好于其它产品。(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部分地区冰箱冰柜反季热销】

家电市场整体低迷形势下,近日部分地区冰箱、冰柜品类却意外热销。

家电企业海信告诉财新,3月局部疫情反复,居民外出活动减少,部分地区居家隔离,食物存储需求增加,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部分地区的冰箱、冰柜销量增长。从海信的销售数据上看,近期上海、深圳、厦门等地的冰箱、冰柜销量增长相对明显。

电商平台苏宁易购对财新介绍,3月以来,苏宁易购的冰箱销量环比上升了44%。3月以来,冰箱销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成都、南京、重庆、西安;冷柜销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上海、北京、成都。

市场调研机构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3月,中国市场冰箱、冰柜线上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89%和6.83%,成为仅有的两项线上销量录得正增长的家电细分品类。不过在线下渠道,冰箱、冰柜销量仍分别同比下滑26.92%和19.26%。

值得注意的是,3月并非冰箱、冷柜的传统销售旺季。制冷产品的旺销售季通常为夏季,此外“6.18”“双十一”等各大促销节也能带火一波销售。

多名家电行业人士认为,近段时间疫情反复,不少居民尤其是以往不做饭的居民意识到物资储备的重要性,开始添置冰箱冰柜,拉升部分市场需求。但亦有家电行业人士称,整体来看,疫情已显常态化的背景下,其监测到的冰箱等家电产品销量趋于稳定,供应也很正常,不排除个别区域存在销量猛涨的特殊情况。

市场调研机构GfK中国家电事业部总监蔡凌认为,在中国市场,疫情对冰箱、冰柜需求整体拉动不明显。短期临时需求的增长,更可能源自消费节奏的变化。这包括疫情管控带来的销售下降,以及管控放松之后的消费恢复,但市场总量并没有太大波动。

内详👉(财新网)
乌鸦观察
#北京 #杭州 #疫情 #浙江 #统计 【北京本轮疫情已隐匿传播1周,已证实有染疫学生家人感染】 4月2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12场新闻发布会上,庞星火在发布会上介绍,初步流调结果提示,北京市本轮疫情目前已隐匿传播了1周,感染者人群多样、活动范围广,目前已涉及学校、旅行团及多个家庭。随着排查力度加大,未来还将发现续发病例。 上述发布会通报,4月22日22时至23日16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5例,均为确诊病例;朝阳区12例、顺义区2例、房山区1例。 此外,在2…
#北京 #疫情 #朝阳 #核酸检测 #买菜 #冰柜 #冰箱 #直播 #方舱 #小汤山 #厕所 #口罩 #五一

【北京疫情升温 市民囤粮防封城】

4月25日下午发布会,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9例,均为确诊病例。庞星火表示,北京此轮疫情传播链条基本清晰。庞星火倡导就地过节,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近期非必要不出京。

4月25日晚发布会,北京将在朝阳区已经开展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区域筛查范围,从26日至30日,对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经开区等11个区域人员开展三轮核酸检测。

4月24日,因出现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多个社区实行封(管)控。潘家园街道成立现场指挥部,连夜启动对相关人员和环境的核酸采样工作,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告知相关封管控举措。在物资供应方面,潘家园街道主动对接商超企业,陆续为封(管)控区的住户发放了“爱心菜包”。

4月24日晚,物美集团向北京日报记者表示,物美北京全部门店(便利店除外)今晚延长营业时间,而且会一直营业到最后一名顾客离店。有网友表示,所在小区直接从新发地拉来蔬菜、粮食在社区核酸检测点现场卖。北京‌指导企业加大备货、调货,要求北京市大型连锁超市、生鲜电商平台等重点保供企业按照日常消费3倍以上备货做好末端供应工作,满足市民消费需求。300余辆蔬菜直通车全时待命

家住朝阳区的蒋女士(65岁,退休人士)告诉《联合早报》,她昨天到超市采购时,发现前来囤粮的人数明显增多,所幸物资还算充足,她顺利买到大米、咸蛋、皮蛋和食用油。为储备足够食材,蒋女士前晚还催促女儿网购一个冰箱。但由于各地物流受阻,她担心冰箱无法在近期内运到。

财新留意到,目前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上蔬菜类产品大部分显示已售罄。“昨天(24日)我七点多到太阳宫凯德的超市,在入口已经找不到篮子和推车了。买菜的队伍特别长,但我看菜和水果都比较充足。”陈星(化名)说,自己主要囤了一些干粮、能放较长时间的腌制肉品等,23日她在美团上还能买到许多新鲜蔬菜,但仅过一日就均显示“补货中”,她只能到线下商超购买。

杨蓓蓓在发布会上表示,朝阳区重点保供企业启动24小时不间断备货机制,353家商超门店大幅增加补货频次,备货量提高到日常的3至5倍。自4月24日起,物美所有门店延长营业时间,实现自然闭店。美团买菜北京地区延长配送到24点,分拣人员增加70%,配送人员增加50%。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线上配送时间延长至24点。朝阳区亦建立“白名单”机制,解决商超货车司机及生鲜电商企业解决配送人员的“弹窗”问题,保障末端配送运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上海的前车之鉴为北京敲响警钟,当局将全力尽快扑灭疫情,避免出现大面积传播。

唐任伍说,北京的疫情防控措施向来比上海严格,今年初举办冬奥会期间又积累大量防疫经验,相信可以在短期内控制住疫情。“考虑到经济影响与国际形象,北京不会采取封城措施。”(联合早报)(北京日报123)(人民网)(财新网)

【0427 直击北京蔬菜补货现场,快递商超首次联合保供】

最近,随着北京出现疫情,市民购买生活物资需求大幅增加,北京的各大商超积极保供,为门店全天候循环补货。

为了帮助商超增加运力,顺丰快递决定向物美支援一批物流车,顺丰的快递小哥将开着这批货车,连夜为超市门店补货,这也是北京快递企业和商超企业首次联合保供。今晚为您直播北京生活必需品补货现场。(环球时报 @微博)

【0430 北京完成4000张床位的改建储备,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

4月30日,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本着预防为先、做足准备的原则,正着手进行北京市的方舱医院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4000张床位的改建储备任务,未来还将抓紧规划建设较大规模的方舱。其实,北京没有那么多感染者,但确实要未雨绸缪,先做准备。”(央视新闻 @微博)

5月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央视新闻 @微博)

据了解,小汤山方舱医院以单栋楼、每栋3层为1个隔离单元,共9个隔离单元、1200张床位。目前,已启用第一隔离单元,共40名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开展工作,其中医生8名、护士30名、感控专员2名,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12名。下一步,小汤山方舱医院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有序分步启用其余隔离单元,视情况陆续从19家市属医院抽调精锐力量参与方舱医院诊疗救治工作。(新华社 @微博)

【0430 “五一”期间全市餐饮经营单位暂停堂食、转为外卖服务】

五一假期从5月1日至4日,全市餐饮经营单位暂停堂食转外卖服务。

【0503 北京疾控提示需戴N95口罩情形】

要科学佩戴口罩,一线防疫、外卖快递配送等重点人员在工作时要佩戴N95或KN95口罩;市民朋友外出尤其在医疗机构就医或陪同就医、取药时,探视高龄老年人、婴幼儿或有基础性疾病人员时,进行核酸检测、收取外卖快递时,出入人员密集及通风差的密闭场所时,风险难以判定但需要和陌生人近距离沟通时等特殊场景,要佩戴N95或KN95口罩;封控区、管控区、临时管控区等人员要佩戴N95或KN95口罩。(财经网 @微博)

【0504 北京加强公厕消杀 禁止两人同时如厕】

新冠疫情持续升温的北京市继续强化防疫措施,各区公厕加强消杀和保洁通风,‌‌加强保洁员个人防护,并禁止两人同时如厕。(北京日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