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月29日晚,三个女生驾驶小米SU7从武汉到池州,路遇车祸,车毁三人亡的悲剧,我采访了办公室的小米车主,得出了如下结论:
1、任何智驾事故,都是车企智驾方案不成熟的锅。
根据官方公布的车主数据,当晚22:27:17分车辆驶入高速,NOA(智驾系统)激活,车速116KM/H;22:44:24分,系统发出风险提示,监测到前面在修路,原本的车道被修改了,车辆自动发出减速请求并且开始减速。
一秒钟后,车主踩了刹车,车辆自动进入人驾状态,但是根据官方数据,车主先是左打方向盘,紧接着右打,在发出预警两秒钟后,车辆跟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车祸发生。
这里有个很大的bug,从发出预警到撞上,只用了两秒钟,为什么会这么快。
一个很关键的点,小米SU7标准版是没有激光雷达的,只有纯视觉方案,就是靠摄像头实时拍摄路面情况来进行分析,本身就是将近12点的深夜,再加上车速高达116,路况复杂(据说是直接把车倒向了对面车道,安徽交警也要分锅)
联想到今年春运还有对情侣直接把车交给智驾,自己躺后排睡觉,并拍了视频发网上,我只能再强调一遍我的观点,AI时代亟需被消灭的不是弱势,而是弱智
2、驾驶人和车主都有很大问题。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驾驶人并非车主,据说是借来的车,而且三个女生是大四学生,估计日常开车不多,这次从武汉开到池州,是为了赶第二天早晨8点的公务员考试。
这种情况下,家里人也敢让三个女生单独夜驾,胆子太大了。
因为是借来的车,导致操作不熟练+事故后无法第一时间逃脱,同事说,小米车门是有机械结构的,断电了照样能打开,但因为驾驶人不是车主,大概率不知道机械的门把手在哪,一时间也无法用安全锤凿开车窗,逃生失败,憋气+高温,活活烧死。
3、小米电池怎么回事。
市面上新能源车辆电池分为两种,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元锂的好处是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更长,缺点就是燃点低,只有200多度,出事故容易烧,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的燃点高一些,500多度。
目前小米只有MAX版是三元锂,PRO和基础版都是磷酸铁锂,只不过PRO的磷酸铁锂,买的全是宁德时代的,作为全球第一的电池厂家,质量还是可以的。
至于这次事故车辆,基础版的小米su7,属于混采,有的会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也有比亚迪的磷酸铁锂。
但问题是磷酸铁锂燃点500多度,按理说没那么容易起火,但这辆车几秒内烧光,很反常规,电池厂商难辞其咎,至于到底是哪个厂商背锅,这个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后续分析。
4、期待小米公关团队如何逆天改命。
附:小米官方公布车辆数据: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22:47:15 调配120成功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by @周阿包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
1、任何智驾事故,都是车企智驾方案不成熟的锅。
根据官方公布的车主数据,当晚22:27:17分车辆驶入高速,NOA(智驾系统)激活,车速116KM/H;22:44:24分,系统发出风险提示,监测到前面在修路,原本的车道被修改了,车辆自动发出减速请求并且开始减速。
一秒钟后,车主踩了刹车,车辆自动进入人驾状态,但是根据官方数据,车主先是左打方向盘,紧接着右打,在发出预警两秒钟后,车辆跟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车祸发生。
这里有个很大的bug,从发出预警到撞上,只用了两秒钟,为什么会这么快。
一个很关键的点,小米SU7标准版是没有激光雷达的,只有纯视觉方案,就是靠摄像头实时拍摄路面情况来进行分析,本身就是将近12点的深夜,再加上车速高达116,路况复杂(据说是直接把车倒向了对面车道,安徽交警也要分锅)
联想到今年春运还有对情侣直接把车交给智驾,自己躺后排睡觉,并拍了视频发网上,我只能再强调一遍我的观点,AI时代亟需被消灭的不是弱势,而是弱智
2、驾驶人和车主都有很大问题。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驾驶人并非车主,据说是借来的车,而且三个女生是大四学生,估计日常开车不多,这次从武汉开到池州,是为了赶第二天早晨8点的公务员考试。
这种情况下,家里人也敢让三个女生单独夜驾,胆子太大了。
因为是借来的车,导致操作不熟练+事故后无法第一时间逃脱,同事说,小米车门是有机械结构的,断电了照样能打开,但因为驾驶人不是车主,大概率不知道机械的门把手在哪,一时间也无法用安全锤凿开车窗,逃生失败,憋气+高温,活活烧死。
3、小米电池怎么回事。
市面上新能源车辆电池分为两种,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元锂的好处是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更长,缺点就是燃点低,只有200多度,出事故容易烧,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的燃点高一些,500多度。
目前小米只有MAX版是三元锂,PRO和基础版都是磷酸铁锂,只不过PRO的磷酸铁锂,买的全是宁德时代的,作为全球第一的电池厂家,质量还是可以的。
至于这次事故车辆,基础版的小米su7,属于混采,有的会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也有比亚迪的磷酸铁锂。
但问题是磷酸铁锂燃点500多度,按理说没那么容易起火,但这辆车几秒内烧光,很反常规,电池厂商难辞其咎,至于到底是哪个厂商背锅,这个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后续分析。
4、期待小米公关团队如何逆天改命。
附:小米官方公布车辆数据: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22:47:15 调配120成功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by @周阿包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
羽毛球涨价,因为猪肉降价了
开年以后,羽毛球价格一路飙升,据说涨幅超过了黄金。
因为我家幼崽每周都要打羽毛球,所以这个事情与我家也发生了联系。
市面上的好球,价格都往上涨。尤尼克斯的AS-05羽毛球,2024年4月前,零售价210元/打,到了7月,涨到了275元/打。
现在打球,掉了根羽毛也会继续使用了。
我在《营销笔记》书中讲过:商品价格的问题,它受三个要素影响:成本,供需,竞争。
第一,成本。
成本通常是商品的底价,低于成本定价的案例很少。成本上涨,则价格通常会上涨。
第二,供需。
商品供需也对价格影响很大。冰墩墩在冬奥会期间需求大增,所以价格炒到畸高。但今天已经少有人求购冰墩墩,所以它的价格就会回归。
黄金的采矿成本每克在400元以下,但零售价格快1000块了,这是因为避险需求增长。
第三,竞争。
竞争也会改变价格,库迪8.8,才有了瑞幸9.9。瑞幸一出,才有了星巴克的变相降价。
商品价格几乎与重要性和价值并没有正比关系,比如空气,它对人是绝对重要的,但因为供应免费,所以没有人花钱买空气。
这两年羽毛球价格飞涨,背后其实是供需出现了变化。
而这个居然跟猪肉周期有关系,这是我去年在蔡钰商业参考听到的。
羽毛球涨价的第一个原因是需求上升,近几年羽毛球成为热门运动项目,这个大家可能都有体感。
我们公司的年轻同事,每周都会约球,我家幼崽也是每周日要跟同学打球。
另一个呢,是因为原材料的供应量下降,导致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又是因为供需的问题。
我们常用的羽毛球羽毛主要来自鸭和鹅的翅膀尖上第四到第十根刀翎毛,鹅毛质量更好,因为其翎管坚硬,抗打耐用。而鸭毛较细易弯,价格更低。
一只鸭或鹅可提供14片刀翎,但左右两边的翅膀弯曲方向相反,这需要两三只同侧翅膀才能做出一个合格羽毛球。
中国禽类养殖业以食用目的为主,羽毛和羽绒产量则由肉类产量决定。
2020至2023年,因生猪出栏量大增、猪肉价格下降,鸭鹅肉需求减少。2020到2023年,中国商品肉鸭出栏量从46.83亿只下降到了42.18亿只,商品鹅从6.39亿只下降到5.15亿只。这导致羽绒和羽毛球原材料价格上涨。
此外,养殖技术的进步又使肉鸭肉鹅的出栏周期缩短,比如白羽肉鸭35至40天就出栏,还没长出适合羽毛球的刀翎毛。而长日龄肉鸭需50天以上出栏,养殖户因成本问题纷纷转投白羽肉鸭。
2019至2023年,中国可制作羽毛球的肉鸭出栏量从20亿只降至12亿只,降幅40%。
这几个原因,就导致了羽毛球的价格在不断攀升。
这也是一个商业上的蝴蝶效应。
by @小马宋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
开年以后,羽毛球价格一路飙升,据说涨幅超过了黄金。
因为我家幼崽每周都要打羽毛球,所以这个事情与我家也发生了联系。
市面上的好球,价格都往上涨。尤尼克斯的AS-05羽毛球,2024年4月前,零售价210元/打,到了7月,涨到了275元/打。
现在打球,掉了根羽毛也会继续使用了。
我在《营销笔记》书中讲过:商品价格的问题,它受三个要素影响:成本,供需,竞争。
第一,成本。
成本通常是商品的底价,低于成本定价的案例很少。成本上涨,则价格通常会上涨。
第二,供需。
商品供需也对价格影响很大。冰墩墩在冬奥会期间需求大增,所以价格炒到畸高。但今天已经少有人求购冰墩墩,所以它的价格就会回归。
黄金的采矿成本每克在400元以下,但零售价格快1000块了,这是因为避险需求增长。
第三,竞争。
竞争也会改变价格,库迪8.8,才有了瑞幸9.9。瑞幸一出,才有了星巴克的变相降价。
商品价格几乎与重要性和价值并没有正比关系,比如空气,它对人是绝对重要的,但因为供应免费,所以没有人花钱买空气。
这两年羽毛球价格飞涨,背后其实是供需出现了变化。
而这个居然跟猪肉周期有关系,这是我去年在蔡钰商业参考听到的。
羽毛球涨价的第一个原因是需求上升,近几年羽毛球成为热门运动项目,这个大家可能都有体感。
我们公司的年轻同事,每周都会约球,我家幼崽也是每周日要跟同学打球。
另一个呢,是因为原材料的供应量下降,导致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又是因为供需的问题。
我们常用的羽毛球羽毛主要来自鸭和鹅的翅膀尖上第四到第十根刀翎毛,鹅毛质量更好,因为其翎管坚硬,抗打耐用。而鸭毛较细易弯,价格更低。
一只鸭或鹅可提供14片刀翎,但左右两边的翅膀弯曲方向相反,这需要两三只同侧翅膀才能做出一个合格羽毛球。
中国禽类养殖业以食用目的为主,羽毛和羽绒产量则由肉类产量决定。
2020至2023年,因生猪出栏量大增、猪肉价格下降,鸭鹅肉需求减少。2020到2023年,中国商品肉鸭出栏量从46.83亿只下降到了42.18亿只,商品鹅从6.39亿只下降到5.15亿只。这导致羽绒和羽毛球原材料价格上涨。
此外,养殖技术的进步又使肉鸭肉鹅的出栏周期缩短,比如白羽肉鸭35至40天就出栏,还没长出适合羽毛球的刀翎毛。而长日龄肉鸭需50天以上出栏,养殖户因成本问题纷纷转投白羽肉鸭。
2019至2023年,中国可制作羽毛球的肉鸭出栏量从20亿只降至12亿只,降幅40%。
这几个原因,就导致了羽毛球的价格在不断攀升。
这也是一个商业上的蝴蝶效应。
by @小马宋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