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ciologist
4.18K subscribers
120 photos
3 videos
33 files
271 links
On ne parle tant de mémoire que parce qu'il n'y en a plus.

my sociological commonplace 📒

rss: https://sociologist.vercel.app

clips: @thesocclip
cinema: https://t.me/+-fGMCxdERaIxZjE1
lib: @thesoclib

CC BY-NC 4.0
Download Telegram
半个世纪前,六十年代的美国密西西比州,展开了一场非洲裔美国人争取自由投票的「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志愿运动。期间,警察、三 K 党、政府对志愿者施加严重暴力,殴打、逮捕、谋杀。运动终以失败告终,但那个夏天深刻影响参与者和之后的民权运动。

三十年前,当时执教亚利桑那社会学系的 Doug McAdam 写下同名著作,访谈数百位志愿者,也分析了新左派与其关联,随后获赖特·米尔斯奖。亦有其他许多学者以此为题著述。

今年 5 月 18 日,林夕为讲述韩国六月民主运动和光州事件的电影《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的片尾曲填上广东话歌词,即《自由之夏》,黄耀明演唱。#音乐 #影片

今天的 8·10 大搜捕,香港《苹果日报》被搜查数小时,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媒体以及香港电台等香港媒体被警察拒绝采访,黎智英及周庭被捕。从传媒偏见和可信度来看,《苹果日报》质量不高,不作为我获取香港资讯的主要渠道。可在如今新闻自由被不断压缩的困境下,曾经高质的百年老报《南华早报》也不得不顺从。警治压迫传媒,新闻避让威权之下,泛民主、反建制或是反对派,不应成为被消灭的原因。#新闻

无法购买一份报纸支持,就此处分享一下去年香港苹果日报出版的《2019 自由之夏》吧。( /

(11 日诸中文报章头条
今晚八点到十点,端举行了一场媒体人圆桌《我们还能在断裂世界中建立连结吗?》,端传媒执行总编吴婧主持,嘉宾有港大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前总监陈婉莹、现于港中文执教的方可成、《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储白亮(Chris Buckley),以及《报导者》副总编刘致昕,讨论在 Cisco Webex 进行,之后也会整理成文字稿发布。#讲座记录 #新闻

「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在这个撕裂已成常态的时代,更需要坚持。就像储白亮在最后的自嘲:「即使没有签证也不要放弃」,也如刘致昕的感慨,「每采访一次,就对自由多一分珍视……新疆的受访者都敢于接受采访,作为记者的我们其实还有很多空间。」

圆桌结束后,填写调查问卷即送一本《边城·夹缝·异乡人》电子书(年初本频道发布过自己排印的版本)。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bug」——端创建了一个专门用于赠书的 MailChimp,即能够下载到过往的电子书,也可以订阅这个测试通讯的邮件RSS。但还是希望有余力者可以付费订阅支持。

这次圆桌也令我想到之前提及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的一篇媒介与社会运动的研究,而今年的 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也恰有一篇欧洲学者对社交媒体与政治效应、假新闻、审查制度、回声室效应的文章。如果说前者关注的是互联网社交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正面效应,那后者则关注的是威权政体利用网络和社交平台进行监视、宣传、操纵民意等造成的负面效应(Zhuravskaya 2020)。#论文

正如年初的 RISJ 的调查研究结果,英国大部分民众依然喜爱并将 BBC 这一传统作为主要新闻来源,而传统媒体在通过提供政治新闻和娱乐节目的方式左右政治结果方面有重要作用。新兴媒体,或者说社交媒体一方面在新闻制造过程上承自传统媒体,另一方面免费的低门槛和算法造成的高依赖更容易写成回声室,或者说同温层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这也是圆桌讨论中许多嘉宾都提及的一点——勿使自己的资讯渠道单一化,也不要懒于多查证新闻。

而用以连结各个节点的「线」,即作为工具的网络基础设施、社交媒体平台等,也对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以及造成的政治效果有很大影响,但仍未有明确解释机制,值得深入持续观察。

全球性,在信息和经济互通的今天被假定为现实,世界公民的美好想象被一纸签证撕碎,而网络互通实质十分脆弱。在对连结设想和努力之余,也不得不预备断连之后的常态。#呓语
Thomas Piketty 的著作 Capital et Idéologie 《资本与意识形态》,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收到审查删节的要求,但 Piketty 拒绝删除其中对中国的后共产主义社会贫富落差批评的部分。#学者 #著作

So great was the communist disaster that it overshadowed even the damage done by the ideologies of slavery, colonialism, and racialism and obscured the strong ties between those ideologies and the ideologies of ownership and hypercapitalism – no mean feat.

在 2016 和 2020 年,习近平两次提及 Piketty 前作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1世纪资本论》一书,或用作批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不平等,或用于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地位。但就如此前提及的习的讲稿中对经典的断章取义,这种做法已是常态。

中信出版社在六月和八月发出从法文版和英文版中删节翻译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在回复《南华早报》时表示版权谈判仍在进行中。或许最终此书也会像斯诺登的《永久记录》一样,由「普通中文读者和翻译员」帮助翻译并共享。这种方式也许是未来各类著作不被删节地进入简体中文世界的出路。#新闻
反波 Antiwave 是中国大陆最早建立的一批 podcast 之一,从 2005 年开播至 2009 年以后不再更新,期间谈论了各种社会问题。最近起死回生,重开了 .xyz 域名的新网站,因而各泛用型 podcast 平台还可以收听往期节目。今天「更新」了 2007 年 8 月 5 日的一期节目——人民大会谈16 – 是是非非「我世代」。不过要想看当年留言激烈的讨论,还是得去互联网存档考古了。#播客 #影片 #podcasts

Me Generation(我世代)是诞生于美国婴儿潮一代的文化概念,民权运动、经济危机、越南战争,使年轻世代打破家庭、社区联系,拒绝自我奉献、忠于制度与宗教等价值观。其后也衍生出 Me Me Me Generation(我我我世代)。而这类一术语在任何时代、地区都是一种类似「垮掉的一代」的表述,每一代都是我我我世代

如此喜欢用这个标题的《时代周刊》在 2005 年先套用在了日本头上,封面是「日本的未来」(Japan's Future),封面故事之一则有《日本的我世代》(Japan's Me Generation,有趣的是,该篇联同另一篇封面故事 When No Choice is a Good One 链接失效,其他文章可正常访问,目前只可访问存档)。随后 2007 年刊出封面故事为《中国的我世代》的一期,引发争议。

如果说「我世代」是假报道、真问题的话,此篇报道的问题更多聚焦于新闻伦理。与学术的质性研究不同,新闻报道往往有既定需要陈述的观点主题,采访对象只是为了收集支撑材料,并非扎根研究。同时面对受访者,并不会明确告知研究目的、征求同意和妥善保护。自认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报道而具有道德使命,也造成较少考虑对象的风险、隐私和保密。

最后连岳提及的《纽约时报》的报道,或许是 2006 年三峡工程落成时的一系列议题。除了采访面更广泛,《纽约时报》相比《时代周刊》 还有一个优点,即完备的数字化和档案化,可以检索 1851 年以来的所有内容。而《时代周刊》 虽然也可检索 1925 年至 2014 年的内容,但功能不完善,难以获得期望结果,须借助外部搜索。#新闻
曾于 Vox 任职的 Johnny Harris,在 Border 系列第五季因疫症在美蔓延而取消后,同 New York Times 合作,刚刚推出了 #影片 How America Bungled the Plague,从一张美国与欧洲感染个案对比图表,和一本小布什时代开始编纂的瘟疫应对手册入手,与 Nick Kristof 展开对谈。#新闻

不过影片的重点讨论的是美国行政机构的无能,更确切地说是 Trump 的问题。而对病毒扩散早期美国民众普遍匮乏的基本公共卫生常识、基督教的广泛影响力及其近年衰落趋势引发的保守主义浪潮、美国外交策略从慷慨外交的转变与缺乏国际合作等深层因素则未有提及。
美国总统这一职位的影响,早已超过合众国的边界,远伸至各大陆、海岛上,却依然只能由单一国家内的选民决定;选举的程序,依然遵照着百年前的选举人团(12th AmendmenthistoryNCSL)和赢家通吃(FPTPMaine)的怪异安排;这场选举,甚至和有些州没什么关系,只是由少数关键州左右结果;而其结果,甚至需要在一个多月后才尘埃落定。

今次选举,许多美国的传媒淡化了对选举结果的预测,比如 CNN 将重点转向关注出口民调 。而我也只关注了两家机构——FiveThirtyEightThe EconomistAndrew Gelman 与 Jessica Hullman 和 Christopher Wlezien 也在九月初撰文对这两间的统计模型展开了分析,他也在博客上更新这些模型的后续讨论。#新闻

不过关于「预测」和「投票」,有两篇轻松文章也可帮助后设视角思考——Adam Elkus 的 The Predictioneer's Predicament,及 Nadia Eghbal 的 The problem with voting
Christopher Till 近来开设的一档谈社会理论的 #播客 节目——Social Theory Podcast 第一季完结,共六集,每集关注一位重要社会理论的思想者,并与现今学者讨论。其中第一集与第五集的主题是广为人知、影响范围超过学科边界的 Karl Marx、George Herbert Mead,而其余则主要关注的则是传统主流学界较少关注的学者及其理论,正如此前 提及 的英国社会科学界的非殖民反思潮流。有非裔美国社会学家与民权运动家 W. E. B. Du Bois、第一位女性社会学家 Harriet Martineau、引入 Gemeinschaft(共同体)与 Gesellschaft(社会体)概念的德国社会学家 Ferdinand Tönnies,以及十四至十五世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学者 Ibn Khaldun。#学者

最近一段时间播客的热潮进一步高涨,牛津路透社新闻研究所(RISJ)前几日发布了一份每日新闻播客的 报告,其中观察了美、英、澳、法、瑞典和丹麦的 102 个播客节目。美国的《纽约时报》旗下的 The Daily 影响力最大,甚至成为推动美国每日新闻播客爆炸增长的动因。主要收听群体是受教育程度、都市化程度高的年轻人,也有固定收听的习惯,有利于建立品牌忠诚度,故而各家公司倾入资源。这篇报告也将每日新闻播客分为四类,延伸谈话、深度挖掘、新闻综述、微型简报,The Daily 和我常听的 Today in Focus 就属于其中的深度挖掘,也是占比最高的一类,其不超过二十五分钟的中等时长利于收听,且能展现新闻质量与专业。#新闻

流行病肆虐,其他类型的播客节目收听下降,而新闻播客短暂下滑之后一路上升,但人们对新闻资讯与健康卫生的关注不一定同步增加。美国主流媒体对 COIVD-19 的报道相比数月前并未减少,而为了与大选资讯竞争也出现危言耸听的趋势,反而令公众 冷漠。社会学家 Zeynep Tufekci 前段时间在播客 Recode Media 的 一期 中就谈及了传媒生产报道与读者之间的价值断裂。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