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ciologist
4.18K subscribers
120 photos
3 videos
33 files
270 links
On ne parle tant de mémoire que parce qu'il n'y en a plus.

my sociological commonplace 📒

rss: https://sociologist.vercel.app

clips: @thesocclip
cinema: https://t.me/+-fGMCxdERaIxZjE1
lib: @thesoclib

CC BY-NC 4.0
Download Telegram
Das Weltbürgerrecht soll auf Bedingungen der allgemeinen Hospitalität eingeschränkt sein.

近期美国收紧留学签证政策,英国扩大对持 BN(O) 香港人定居和入籍 等,令人们再次关注个人于国家之间留学、旅行、移民等活动时的自由与限制。

上面的这句话源自康德的《永久和平》(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意即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有访问他国的权利,能够进入任何地方,其自由不被额外限制。康德认为,「公共人权」(öffentliches Menschenrecht)通过不同民族的交织、不同国家公民的自由共同体对各个国家的法律和国际法的补充得到体现。在论述这一著作时,往往关注的废除常备军、共和制等国家关系面向,而忽略了其追求的最终目标的「人」的权利;关于世界主义的辩论也常聚焦国家作用,忽视作为人类个体的世界公民的需求与利益。至于爱国与世界主义是否冲突,我至少和幸徳秋水(1901)持相同看法。#学者 #著作 #呓语
BJS 最新一期 v71i3 是测试社会学(sociology of testing )的特刊。

测试,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作为揭示一个实体未知属性或能力的尝试,测试已不限于工程、科学,其形式发生且改变社会环境,成为治理手段、政治干预工具,如本期中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即创造了一种以连续的、无处不在的反馈与干预动态为标志的社会测试环境(Bach,2020),以及自我评价的日常实践。特别是在当下的 COVID-19 大流行之下,未研发出疫苗之前,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测试」并追踪潜在感染者。而除了这一特殊情况,日常生活中的测试更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曾提及的英国公民测试,又如怀孕测试这一身体测试产生的双重效应联结产生社会测试(Robinson,2020)。#期刊 #论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学界逐渐完善对社会运动的研究,ASA 也在 1981 年创建了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分会(CBSM),并形成了资源动员的研究范式(resource mobilization),但这也造成了社会运动被当作常态政治之外的一种理性行为。如今社会运动的研究范式流派几近更迭,社会运动本身却也愈加制度化、表演化。此前推介在美国宾大社会学读博士的赵蒙旸,她最近一篇文章在 Critical Sociology 发表(她的频道中有发布全文,此文也是开放获取),讨论的就是来自非民主国家的跨国行动者,面对进步国家的成熟社会运动所观察到的弊病。移民不仅可为自身族裔发声,其个人经历对居住国民主进步亦是新鲜血液。#学者 #论文
推介一个社会科学类的 Telegram 频道——衔枚疾进,博主是 IUB 政治学系博士生骆斯航,同此前推荐的万有引力之虫 相似,都是以美国近期社会运动的讨论于观察为契机而开设。他主要研究政治情感、记忆、文革、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等,也有 Tumblr 博客豆瓣账号。#频道推介 #学者
二十余位不同学科、宗教、政治立场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写作了《魅惑—除魅—返魅: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后数字化关系》一文(Reader, J., Jandrić, P., Peters, M.A. et al. 2020)。四个部分大致分为哲学、神学、包括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其他视角、数字化的角度。Entzauberung,除魅和魅惑的二元论来自韦伯,除魅使宗教世界幻灭,作为其遗产的现代科学令人类与神的关系从仰视转变为合一;返魅则通过现代技术迅速发展,正如鲜少有人大概了解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设备是如何工作与被制造。#论文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刚刚上线的新一期菇武门 Podcast,由于间接或直接接触过疑似感染者,加之近期香港抗疫严峻,何韵诗和黄咏诗两人首次视讯通话录制了这期「意识流」节目。开头谈及疫情再度袭来,黄就从其编剧工作经历出发举例,劝诫传染病并不会像戏剧、电影一般有个可期的结局。而在末尾的回应观众,对于「社会运动疲劳」,她也从这一角度开导,「现实不是一套剧本」;也建议通过了解宏大长远历史事件来认识和接受不可控,让我想到自己面对失控时,时常将自己的生命长度放入地质年代中寻找疗愈。#播客 #podcasts

以戏剧作比或许很快联想到高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其中生命与舞台难分的关系也是源于莎翁的《皆大欢喜》,而高夫曼也在末尾强调了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关联性,戏剧的虚构来源真实生活。当然,高夫曼的理论面向于日常互动,黄咏诗谈论的生命历程与之相距甚远,不过我依然觉得「现实其实还是一套剧本」,人们总是在不满无聊的确定结局而寻找新鲜,与对不安于不确定而再建常轨之间徘徊。#学者 #著作
音乐—声音融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百年期刊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本月数字主题是音乐与声音(Music and Sound),回顾数据库中往期刊载的相关主题论文,从一百年前 M. E. Robinson 的《音乐作为一种规训》(Robinson 1909),到 Tia DeNora 的《社会现实的音乐创作?音乐、行动与反思》(DeNora 1995),再到 Lambros Fatsis 的《警治节拍:英国的 drill 和 grime 音乐的犯罪化》(Fatsis 2019)等。同时也邀请了许多社会学家分享了他们的歌单:#期刊 #论文 #音乐 #学者

1. Jack Halberstam - 世界末日,愤怒,毁灭,伤害。困惑。
2. Akwugo Emejulu - 街谈巷议,美国,民权运动,怀旧。
3. Meg-John Barker & Justin Hancock - 荒岛唱片,亲密关系,生物心理学,性爱。(podcast#podcasts
4. Phil Scraton,古典音乐,宗教。
5. Raewyn Connell - 工作音乐,教堂,巴赫,管风琴。
这篇前两年发布的清华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共同研究(开放获取即将过期),整理 1949 年以来没有进入历史话语中的同性恋记忆,在 2012 至 2013 年通过雪球抽样四座城市的年长男同性恋者,并进行了口述史研究,从鲍曼的理论出发,质疑了 1978 年改革开放至 1985 年期间是中国男同性恋者的黄金时期的观点——流氓罪的重现反而催生了最黑暗的时期(Worth et al 2019)。#论文

流氓罪(1979年正式定义至1997年正式废除)和如今的寻衅滋事罪,模糊地界定何为反社会行为,以劳动教养的强制行政处罚,形塑国家认可的道德观念。这种毛泽东时代延续至今的做法,其开放性与广泛性实质则是延续清朝的法律概念(前段时间台湾废除的通奸罪亦是)。

在b站火起来的罗翔,他的影片中以排除的方法讲解刑法题中如何定罪时,最后会有许多「总有一款罪适合你」的弹幕。人们简单满足于对脱序行为的行动者的惩处,却忘记了罗翔反复强调的「刑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的警示。

这种对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对渴望与焦虑,催生了对学生运动对镇压,催生了不断创造新罪名施加于性少数者,催生了各式各样的驱逐「他者」的现实。#呓语
最近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刊出 2020 年第 46 卷 。其中一篇 UNC-CH 社会学系的研究梳理了当下新的媒介环境与社会运动间的相互塑造的过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展望(Caren 2020)。#期刊 #论文

在当代新媒介以外,传统媒体也在适应新技术,因而当代媒体环境是混合的、动态的;同时社会运动形式也更多样。研究观察了近十年来社交媒体广泛参与的四场社会运动,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BLM 和极右运动(2010 年茶党、2016 年特朗普当选至今),得出三种主要方式:弱关系动员线上线下行动、维持线上社区与集体身份以集体动员、对抗主流叙事。

而这些研究的数据来源,也就是观察的社交平台却存在一些问题。美国使用 Twitter 的用户远少于 YouTube 和 Facebook,也存在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却是研究最为集中的平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平台 API 开放程度,毕竟一般学术研究者也无法访问后门(想到前几日 Facebook、Google、Amazon、Apple 听证会引发的科技巨头垄断讨论,有建议迫使增加开放程度而非传统拆分手段)。

文中也提及了微信,不过中国学界社交平台相关研究也是集中于较易获取数据的微博,几乎没有基于严格封闭平台的研究。而近两年在威权政体下的社会运动,其组织扩散更为依赖社交网络,但并不是公开平台,更趋于私密或半公开,Telegram 即为一例。这也给相关面向但量化研究带来挑战,或许小规模的访谈是不完美但可接受的方法。
在几个朋友相继表示被深深感动之后,时隔多年再度去影院里观看了《星际穿越》。经历的累积使我放下了此前对其中物理现象光影表现以及英雄叙事的成见,而对人类个体间的情感连结与悲欢离合几度落泪。

起着预言作用的墨菲定律,被改编成美好版本的谚语,从「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都会出错」变成「墨菲定律并不意味着坏事会发生」。虽然结局似乎与之呼应,不过在片中并没有成为拯救人类的关键理论。

这也让我想到前两天读到的 Bloomberg 的软件工程师 Neil Kakkar 写了两个月的长文——Bayes Theorem: A Framework for Critical Thinking,用可视化和假设案例的方式解释了贝叶斯定理(此前推介过基本贝叶斯统计的教科书),运用这一定理帮助批判思考。错误或许无法根除,贝叶斯定理不是万能的,不过或许数学思维、后设认知、批判思考可以减少错误和偏见。#学者
半个世纪前,六十年代的美国密西西比州,展开了一场非洲裔美国人争取自由投票的「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志愿运动。期间,警察、三 K 党、政府对志愿者施加严重暴力,殴打、逮捕、谋杀。运动终以失败告终,但那个夏天深刻影响参与者和之后的民权运动。

三十年前,当时执教亚利桑那社会学系的 Doug McAdam 写下同名著作,访谈数百位志愿者,也分析了新左派与其关联,随后获赖特·米尔斯奖。亦有其他许多学者以此为题著述。

今年 5 月 18 日,林夕为讲述韩国六月民主运动和光州事件的电影《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的片尾曲填上广东话歌词,即《自由之夏》,黄耀明演唱。#音乐 #影片

今天的 8·10 大搜捕,香港《苹果日报》被搜查数小时,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媒体以及香港电台等香港媒体被警察拒绝采访,黎智英及周庭被捕。从传媒偏见和可信度来看,《苹果日报》质量不高,不作为我获取香港资讯的主要渠道。可在如今新闻自由被不断压缩的困境下,曾经高质的百年老报《南华早报》也不得不顺从。警治压迫传媒,新闻避让威权之下,泛民主、反建制或是反对派,不应成为被消灭的原因。#新闻

无法购买一份报纸支持,就此处分享一下去年香港苹果日报出版的《2019 自由之夏》吧。( /

(11 日诸中文报章头条
张跃然在豆瓣分享了 UC Berkeley 社会学博士资格考他选择的三个领域的书单,Part 1:政治社会学备份),Part 2:发展社会学备份),Part 3:政治经济学备份)。#课程 #资源整理
今晚八点到十点,端举行了一场媒体人圆桌《我们还能在断裂世界中建立连结吗?》,端传媒执行总编吴婧主持,嘉宾有港大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前总监陈婉莹、现于港中文执教的方可成、《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储白亮(Chris Buckley),以及《报导者》副总编刘致昕,讨论在 Cisco Webex 进行,之后也会整理成文字稿发布。#讲座记录 #新闻

「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在这个撕裂已成常态的时代,更需要坚持。就像储白亮在最后的自嘲:「即使没有签证也不要放弃」,也如刘致昕的感慨,「每采访一次,就对自由多一分珍视……新疆的受访者都敢于接受采访,作为记者的我们其实还有很多空间。」

圆桌结束后,填写调查问卷即送一本《边城·夹缝·异乡人》电子书(年初本频道发布过自己排印的版本)。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bug」——端创建了一个专门用于赠书的 MailChimp,即能够下载到过往的电子书,也可以订阅这个测试通讯的邮件RSS。但还是希望有余力者可以付费订阅支持。

这次圆桌也令我想到之前提及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的一篇媒介与社会运动的研究,而今年的 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也恰有一篇欧洲学者对社交媒体与政治效应、假新闻、审查制度、回声室效应的文章。如果说前者关注的是互联网社交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正面效应,那后者则关注的是威权政体利用网络和社交平台进行监视、宣传、操纵民意等造成的负面效应(Zhuravskaya 2020)。#论文

正如年初的 RISJ 的调查研究结果,英国大部分民众依然喜爱并将 BBC 这一传统作为主要新闻来源,而传统媒体在通过提供政治新闻和娱乐节目的方式左右政治结果方面有重要作用。新兴媒体,或者说社交媒体一方面在新闻制造过程上承自传统媒体,另一方面免费的低门槛和算法造成的高依赖更容易写成回声室,或者说同温层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这也是圆桌讨论中许多嘉宾都提及的一点——勿使自己的资讯渠道单一化,也不要懒于多查证新闻。

而用以连结各个节点的「线」,即作为工具的网络基础设施、社交媒体平台等,也对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以及造成的政治效果有很大影响,但仍未有明确解释机制,值得深入持续观察。

全球性,在信息和经济互通的今天被假定为现实,世界公民的美好想象被一纸签证撕碎,而网络互通实质十分脆弱。在对连结设想和努力之余,也不得不预备断连之后的常态。#呓语
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与法学系教授 刘思达GSweibo)接受微信公众号云里阅天下的访谈 backup)、backup)。其中谈到他自身的学术之路,田野调查的技术,社科中的量化问题等。#学者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访谈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受访人学会装聪明play smart)和装傻play dumb)。」比如此前一条八九六四的 田野笔记,如何令对方卸下心防,对陌生人信任是访谈最关键的部分,此后才是装傻或装懂的临时表演。

「我认为量化本身不是问题,但三脚猫的量化就是问题了……政治学和社会学里有些人做的那种统计分析真的是不堪入目,说得好听是玷污数学,说得不好听就是强奸数学。」 也如他在前文中提到的,中国政治研究的统计数据质量太差,因而质性研究独树一帜。此前在 Twitter 上看到有人对「6亿人口」问题做数据分析,但如果做成完整研究只可能是高屋建瓴了。很多量化研究都从一开始就盘算如何获得数据来证明结论,而非 seeing, observing, thinking。

「研究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 这是自然,不过之所以现在在很多社科学科中存在方法之争,也是因为学术制度从一开始就给学生烙下了固定方法,比如最近哈佛政府学院也上了政治计量学课程(GOV2001,Gary King 也把课程发在了自己的 YouTube 频道 上)。#课程

最后也谈到翻译的问题,ecology 通译为生态,费孝通译为区位,刘试译为江湖;free rider 通译为搭便车,赵鼎新借用了中文谚语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实许多基础术语都存在食洋不化的问题,比如 context 可以说背景,却偏要拽文讲语境;literature review 中国大陆多译成文献综述,倒不如台湾的文献回顾,因为许多时候并不做系统性的回顾。#呓语
Thomas Piketty 的著作 Capital et Idéologie 《资本与意识形态》,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收到审查删节的要求,但 Piketty 拒绝删除其中对中国的后共产主义社会贫富落差批评的部分。#学者 #著作

So great was the communist disaster that it overshadowed even the damage done by the ideologies of slavery, colonialism, and racialism and obscured the strong ties between those ideologies and the ideologies of ownership and hypercapitalism – no mean feat.

在 2016 和 2020 年,习近平两次提及 Piketty 前作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1世纪资本论》一书,或用作批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不平等,或用于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地位。但就如此前提及的习的讲稿中对经典的断章取义,这种做法已是常态。

中信出版社在六月和八月发出从法文版和英文版中删节翻译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在回复《南华早报》时表示版权谈判仍在进行中。或许最终此书也会像斯诺登的《永久记录》一样,由「普通中文读者和翻译员」帮助翻译并共享。这种方式也许是未来各类著作不被删节地进入简体中文世界的出路。#新闻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难度确实在不断上升。现代社会中,国家、组织机构、市场的不断扩大,替代了朋友、社区,以至于初级群体衰落,个体暴露于风险社会之下(Mollenhorst et al 2014)。Psyche 这篇 《成年人交友教程》基于多篇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证据支撑,给了几点建议。

首先依然是给予自己自信的心理暗示,就如 Amy Cuddy 具有争议的理论一样,不过这无关自我身体的生理于心理的相关性,而是基于互动研究的证据。接着是主动开展社交活动,克服尴尬,利用「单纯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混个脸熟。展开接触之后,则可以用一些诸如自我暴露技巧,互相分享资讯,形成互助关系。文末也给出了一大堆成年人交友相关 podcast 和文章书籍。

不过作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不善交友的其他问题面,比如人们疏于维持友谊的深层原因,不同个体对二人关系角色认知差异,获取社会资本目的的跨阶层社交难度,职业与休闲等复杂影响。再者换个角度,何必要交友?开篇提及的交友同快乐与沮丧情绪的关联的研究,其实样本仅限于大学生(Diener & Seligman 2002)。或许需要的是一篇《如何开心地做一个没有朋友的成年人》的教程。#论文
反波 Antiwave 是中国大陆最早建立的一批 podcast 之一,从 2005 年开播至 2009 年以后不再更新,期间谈论了各种社会问题。最近起死回生,重开了 .xyz 域名的新网站,因而各泛用型 podcast 平台还可以收听往期节目。今天「更新」了 2007 年 8 月 5 日的一期节目——人民大会谈16 – 是是非非「我世代」。不过要想看当年留言激烈的讨论,还是得去互联网存档考古了。#播客 #影片 #podcasts

Me Generation(我世代)是诞生于美国婴儿潮一代的文化概念,民权运动、经济危机、越南战争,使年轻世代打破家庭、社区联系,拒绝自我奉献、忠于制度与宗教等价值观。其后也衍生出 Me Me Me Generation(我我我世代)。而这类一术语在任何时代、地区都是一种类似「垮掉的一代」的表述,每一代都是我我我世代

如此喜欢用这个标题的《时代周刊》在 2005 年先套用在了日本头上,封面是「日本的未来」(Japan's Future),封面故事之一则有《日本的我世代》(Japan's Me Generation,有趣的是,该篇联同另一篇封面故事 When No Choice is a Good One 链接失效,其他文章可正常访问,目前只可访问存档)。随后 2007 年刊出封面故事为《中国的我世代》的一期,引发争议。

如果说「我世代」是假报道、真问题的话,此篇报道的问题更多聚焦于新闻伦理。与学术的质性研究不同,新闻报道往往有既定需要陈述的观点主题,采访对象只是为了收集支撑材料,并非扎根研究。同时面对受访者,并不会明确告知研究目的、征求同意和妥善保护。自认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报道而具有道德使命,也造成较少考虑对象的风险、隐私和保密。

最后连岳提及的《纽约时报》的报道,或许是 2006 年三峡工程落成时的一系列议题。除了采访面更广泛,《纽约时报》相比《时代周刊》 还有一个优点,即完备的数字化和档案化,可以检索 1851 年以来的所有内容。而《时代周刊》 虽然也可检索 1925 年至 2014 年的内容,但功能不完善,难以获得期望结果,须借助外部搜索。#新闻
曾于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读博士的黄书纬,研究的课题主要是都市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他更为人熟悉的马甲是 @豬小草(TwitterBlogger),在台大社科学院亚洲社会比较中心的 成员页面 中的众人照片中也是唯一一位用社交头像的。#学者

黄也参与 #播客 《星箭廣播》最近一期的录制,谈论 了大学教师运用数字技术的问题。在节目中提及的关于 🍺 啤酒的生产与社会设计的 课程,以及他的其他课程的教学大纲等,也可以在他的部落格或 Academia 上找到。助力教学的工具提及了 Dropbox、Trello、Miro 和 Notion,不过我倒是更喜欢 Google Drive 套件(Docs、Sheets、Slides、Drawings、Forms)这种非 All-In-One 模式,进度管理也可以用 GitHub。#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