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2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金银潭 #新冠 #后遗症 #肌肉无力 #疲劳 #睡眠障碍 #抑郁症 #焦虑

【金银潭出院新冠患者追踪调查:超7成半年后仍有健康影响】

目前,新冠肺炎对人的长期影响仍有大量未知。1月9日,《柳叶刀》上的最新研究随访了2020年初曾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住院的1733名新冠病人。

研究发现,有76%的人确诊新冠六个月后仍有至少一项症状,包括肌肉无力、疲劳和睡眠障碍,其他心理症状譬如焦虑、抑郁也十分常见。此外,这篇文章还提到患者六个月后抗体水平较感染之初降低,存在再度感染的风险。(知识分子 @微信)(2019nCov

相关新闻:
20-04-20 新冠危重症康复者怎样了?肺部尚未完全恢复、有人该有的抗体消失、很难完全回归正常生活
20-07-13 新冠后遗症:隐秘之痛丨来自武汉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记录
20-12-30 纽约时报:“好像得了痴呆症”,新冠病毒的破坏性后遗症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新冠 #心理疾病 #精神病 #焦虑 #中风 #后遗症 #人间百态 #一声叹息 #瘟疫公司

【逾三分一新冠痊愈者出现神经或心理疾病

4月6日,研究人员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高达34%的新冠患者在治愈后六个月内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或心理疾病。其中,17%的患者诊断为焦虑,还有14%的患者出现情绪障碍。

另外,每50名冠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患有缺血性中风,这是一种会影响大脑的疾病。这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涉及了美国境内23万6000名新冠患者的健康记录。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项统计包含了住院病例,那脑部出现问题的病人比例将上升到39%。(联合早报)(法新社)

相关新闻🔗
20-04-20 新冠危重症康复者怎样了?肺部尚未完全恢复、有人该有的抗体消失、很难完全回归正常生活
20-07-13 新冠后遗症:隐秘之痛丨来自武汉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记录
20-10-15 纽约时报:“好像得了痴呆症”,新冠病毒的破坏性后遗症
21-01-09 金银潭出院新冠患者追踪调查:超7成半年后仍有健康影响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印度 #新冠 #真菌 #毛霉菌 #后遗症 #并发症 #类固醇 #居家治疗 #糖尿病

【印度新冠患者出现毛霉菌病真菌感染 可毁容或致命】

5月9日,印度卫生部门警告称,在部分新冠患者体内发现真菌感染,这种真菌可以造成毁容甚至死亡。

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健康咨询中称,这种名为毛霉菌病的真菌感染会损害鼻窦或肺部。服药一段时间或在ICU病房久治不愈的患者特别容易感染。这种罕见但致命的感染可以致命和致残,据当地媒体报道,部分感染真菌的冠病患者失去了上颚或眼睛。这种真菌可以通过呼吸道入侵人体,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已经存在于印度。

造成这种感染的原因有很多:许多家庭在自我治疗和在家中进行氧气疗法,但是没有适当的卫生习惯;重度医疗干预(有时包括鼻腔插管)可能导致这种真菌感染;该真菌也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个人没有糖尿病,那么这个人患毛霉菌病的情况就非常不常见。

ICMR称,这种真菌感染的警告信号包括眼周及鼻周疼痛和发红、呼吸急促、吐血和精神状态改变。建议医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并在用于氧气治疗的加湿器中使用干净的无菌水。ICMR警告称不要过度使用类固醇,这表明类固醇可能会使感染恶化。

真菌感染是印度新冠疫情的最新并发症,专家警告称,印度疫情规模太大,必然会产生新的病毒变异和其它地方可能未曾发现的后遗症。(ICMR)(联合早报)(纽约时报)
乌鸦观察
#新冠 #心理疾病 #精神病 #焦虑 #中风 #后遗症 #人间百态 #一声叹息 #瘟疫公司 【逾三分一新冠痊愈者出现神经或心理疾病】 4月6日,研究人员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高达34%的新冠患者在治愈后六个月内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或心理疾病。其中,17%的患者诊断为焦虑,还有14%的患者出现情绪障碍。 另外,每50名冠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患有缺血性中风,这是一种会影响大脑的疾病。这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涉及了美国境内23万6000名新冠患者的健康记录。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项统…
#美国 #新冠 #后遗症 #认知错乱

【纽约时报:美国染疫孩童出现认知错乱等后遗症

美国冠病疫情持续延烧如今又传出更多孩童染疫,而《纽约时报》星期日报道有孩童感染冠病后出现长期“身体、心理和神经症状的后遗症”。

报道指出15岁的葛罗根去年10月染上冠病后痊愈不过之后出现疲劳和腿痛等症状,而康复返校后,竟忘了之前擅长的生物课内容。他的老师和同学告诉他,他以前能快速回答同样问题时,他脑中仍“一片空白”,老师随后赶紧让他去看校医。

《纽时》报道,如今许多孩童自冠病痊愈后都出现葛罗根这类“认知错乱的问题”,这无疑为美国学校准备恢复返校上课蒙上一层阴影。

目前很多孩童仍在努力对抗染疫后长期的神经、身体或心理问题,专家将此称为“长期冠病症状”(Long Covid),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研究显示,约有10%至30%的成年人会出现“长期冠病症状”,但孩童出现症状比例的研究数据不一。

在4月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国家卫生院(NIH)院长柯林斯指出“约有11%至15%的染疫年轻人,可能会出现‘长期冠病症状’,并可能非常不利于学校表现”。由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Delta病毒株以及仍有超过一半12至17岁儿童尚未接种疫苗而12岁以下儿童依旧没能接种,都让年轻患者面临挑战。

医生警告即使是当初无症状或是症状轻微的孩童可能也会出现“长期冠病症状”、会有扰乱学习、睡眠、课外活动和其他生活层面。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目前美国约有420万孩童感染过冠病,波士顿儿童医院目前正在研究长期症状,发现症状包括疲倦、头痛、脑雾、记忆和注意力问题、睡眠不安稳、嗅觉和味觉不断改变等。神经感染疾病专家墨菲表示目前出现长期症状的儿童当初没有住院、在家自行康复,刚开始看起来很好但数周或一个月后就开始出现症状,而目前无法预测谁会受到长期冠病影响被影响的程度等。(联合早报)(纽约时报)

相关新闻🔗
20-12-29 纽约时报:“好像得了痴呆症”,新冠病毒的破坏性后遗症
21-04-08 逾三分一新冠痊愈者出现神经或心理疾病
#新冠 #后遗症 #焦虑 #抑郁 #脑雾

【研究:超过三分之一新冠康复者现长期后遗症 呼吸异常、疼痛、焦虑等】

英国牛津大学和国家健康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7%)的新冠患者在康复后的三到六个月内,出现至少一种长期后遗症,最常见的是忧郁与焦虑,其次是呼吸异常。

这项研究报告说,康复者最常见的后遗症包括呼吸问题、疲劳、疼痛和焦虑等;女性及曾因染疫而住院者出现后遗症的概率更高。

这项针对超过27万名新冠康复者展开的研究显示,年长者和男性较常面对的后遗症是呼吸困难和认知问题;年轻人及女性则较常出现头痛、腹痛、焦虑或忧郁等症状。

该研究还发现,同无需住院的人相比,曾住院的新冠康复者更可能出现脑雾及疲劳等问题;无需住院者则更容易出现头痛。

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临床学术研究员塔奎特博士说:“这个研究证实,所有年龄层在染疫及康复后都可能面对一系列的长期症状和困难。”

不过,这个研调没有提供造成新冠长期后遗症的原因、严重程度,以及可能持续多久等细节。

主导研究的牛津大学教授哈里森指出,有必要弄清楚引发新冠后遗症的导因。“这些信息对有效预防或治疗新冠长期症状至关重要。”(联合早报)

相关报道📰
【Incidence, co-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of long-COVID features: A 6-month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273,618 survivors of COVID-19】- PLOS
【A 6-month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273,618 survivors of COVID-19】- BestHealthIdeas
乌鸦观察
#新冠 #后遗症 #焦虑 #抑郁 #脑雾 【研究:‌超过三分之一新冠康复者现长期后遗症 呼吸异常、疼痛、焦虑等】 英国牛津大学和国家健康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7%)的新冠患者在康复后的三到六个月内,‌出现至少一种长期后遗症,‌最常见的是忧郁与焦虑,‌其次是呼吸异常。 这项研究报告说,‌康复者最常见的后遗症包括呼吸问题、疲劳、疼痛和焦虑等;女性及曾因染疫而住院者出现后遗症的概率更高。 这项针对超过27万名新冠康复者展开的研究显示,‌年长者和男性较常面对的后遗症是呼吸困难和认知问题;…
#新冠 #后遗症 #武汉协和医院 #科研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肺炎确诊1年后的后遗症评估》】

11月23日,中国《医学前沿》期刊刊登了武汉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新冠肺炎确诊1年后的后遗症评估》,重点研究新冠肺炎对于非重症患者的长期影响。

研究发现,即便是非重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近1年后,依旧存在多系统问题,如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等身体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56.7%非重症患者表现出了肺部CT异常,包括磨玻璃样混浊,支气管扩张,结节,以及纤维化等。

研究团队招募了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4月1日之间从武汉协和医院、方舱医院出院的120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2020年11月23日至2021年1月11日期间展开了随访研究。

120位出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6±10.8岁。其中,104例(86.7%)出院患者是非重症病例,16例 (13.3% )是重症病例。49例(40.8%)为男性。患者住院时间最短18天,最长33.8天,中位住院时间为25.5天。从出院到随访的中位时间为284.5天(最短270天,最长309天)。从诊断到随访的中位时间为314.5天(最短296天,最长338天)。

所有的出院患者都参与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评估他们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6MWT)、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空腹血糖检查、血脂检查、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查。

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一的非重症病例存在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症状是最常见的后遗症。其中,睡眠困难有52例,占比43.3%,呼吸急促有49例,占比40.8% ,乏力有43例,占比35.8%,关节疼痛39例,占比32.5%。

研究人员还对其中97例出院患者进行了肺部CT检测,其中高达55例出院患者(56.7%),包括47例非重症患者,以及8例重症康复患者出现了肺功能受损,CT显示异常。其中。最常见的异常CT表现是结节(55.7%),其次是线状阴影(47.4%),纤维化(17.5%),磨玻璃影(16.5%)和支气管扩张(14.4%)。

不过,文章也提到,与此前在出现症状6个月时进行的研究相比,此次研究中,出院患者的双侧肺部病变体积明显较小。这表明,尽管有些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异常,但损伤强度很小,并且病变得以持续解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出院患者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相当一部分出院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症状。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得知,分别有50名(41.7%)患者出现了焦虑症状,45名(37.5%)患者出现了抑郁症状。在非重症病例中,有41名(39.4%)患者出现了焦虑症状,39名(37.5%)患者出现了抑郁症状。

最后,文章总结称,即使是非重症病例,出院患者在确诊新冠肺炎后近1年,仍会出现多系统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自然》期刊8月曾刊登了一篇名为《超过50种新冠长期影响:一项系统性回顾》的研究。这项美国和墨西哥团队的研究显示,80%的感染患者出现了一个或多个长期症状,一共出现了55种可能的后遗症。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呼吸困难(24%)、嗅觉失灵(21%)、咳嗽(19%)等。肺部CT异常也很常见,35%的患者在首次肺部CT扫描60至100天后,肺部CT显示仍有异常。此外,还有约10%的出院患者出现了胸痛、恶心、记忆丧失、耳鸣等症状。(观察者网)
乌鸦观察
#科研 #Omicron #英国 #精子 #抗体 #中和分子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路透社:以下是最近关于新冠的一些研究摘要。它们包括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证实结果的论文,‌以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认证的稿件。 1. 根据英国早期的数据,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 伦敦帝国理工的研究人员将11329名确认或可能感染Omicron的人与近20万名感染其他变种的人进行了比较。到目前为止,‌根据一份在同行评议前…
#新冠 #科研 #生育能力 #后遗症 #睾丸 #精子 #疫苗 #仓鼠

【港大研究:新冠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康复后仍受影响】

新冠疫情流行两年来,学界关于该新发传染病的后遗症研究也不断进行中。此前有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男性康复者精子数量及活动力受到影响,也有新冠患者出现睪丸疼痛,部分因新冠去世的男性患者尸检结果显示有睾丸炎症状。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最新研究则通过仓鼠研究证明了,新冠病毒会导致男性的性腺机能减退及生育能力下降。

领导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教授表示, 处在新冠康复期的男性患者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性腺功能减退和生育能力降低的问题,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这种情况。性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和男性乳房发育。该研究结果已被传染病领域的权威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纳将发表。

这项研究将仓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对照组的仓鼠则感染流感病毒,均通过鼻腔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组的仓鼠出现了较为轻微的肺炎,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4到7天之内,仓鼠的精子数量和血清内的睪酮急剧下降。在感染42到120天后,仓鼠出现了与少精子症相关的不对称的睾丸萎缩,血清睾酮和血清抑制素B等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曲细精管内的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受到严重影响。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睪丸出现急性炎症、出血、曲细精管坏死和停止生产精子的现象。感染新冠病毒后的7 到120天,睪丸组织的炎症、变性和坏死一直在持续。

同时,仓鼠被感染的病毒量越高,上述变化也就越严重,也增加了新冠病毒穿过血睾屏障的可能性。除了新冠原始毒株,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变种病毒也能引起类似的损伤。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对照组仓鼠,则没有出现睪丸感染或损伤。

研究团队也对接种两剂灭活疫苗的仓鼠进行试验,发现在完成疫苗接种3天后,感染新冠病毒的仓鼠并未出现睪丸损伤,实现了与肺部类似的免疫保护。(财新网)(香港大学)

相关新闻🔗
20-02-17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肾脏和睾丸损伤
20-03-12 湖北政府网站刊文:感染新冠适龄男性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20-03-26 新冠损伤男性生殖功能首个临床证据: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21-12-22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美国 #退伍军人 #科研 #新冠 #心血管 #后遗症

【研究:感染新冠后一年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新冠疫情已在全球大流行两年,新冠后遗症问题也逐渐有了更多科学支撑。此前已有研究发现,对于有并发症的特定患者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的中风风险更高。近期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在《自然-医学》上发文,进一步阐释了新冠病毒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一年内的人,患心律失常、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上升。

研究人员采用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数据,整理了一个包含近15.7万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美国老兵的队列,另有两个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老兵对照组,这两个对照组各包含约563.7万人和585.9万人。结果显示,新冠患者在感染的30天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疾病。

在经过与对照组比对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期间没有及时就医的人群中,一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这种风险与新冠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新冠期间患病越严重,此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此外,结论还显示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是显著增加的。

不过,人们尚不清楚新冠病毒是如何引发或者进一步恶化心血管疾病的。已有研究提出了多种可能,包括新冠病毒直接入侵心肌细胞;新冠病毒造成内皮细胞感染和内皮炎、心脏组织中多种细胞类型发生了转录改变等。

研究人员也提到,此次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白人男性,因此结论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缺乏一定普遍性。此外有些人可能感染过新冠病毒,但没有接受过核酸检测,因此被纳入了错误的队列,这些有可能影响结果的显著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表明各国都需要继续强化针对新冠病毒的一级预防策略,因为预防新冠病毒长期后遗症及其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后遗症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首先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其次,在美国、英国和全球范围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可能会在之后影响更多人,同时给各国的医疗系统带来更大的挑战。(财新网)(Nature)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脑雾 #社保 #医保 #就业

【数百万“长新冠”患者,成为欧美社会的新焦点】

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或long-haul covid)尚无明确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定义,称新冠症状首次出现三个月后,并且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视为新冠长期症状,患者常见疲劳,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和影响日常生活功能的其他症状。

新冠患者中有多少可能转入长期症状?2021年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一篇论文,基于177名新冠患者的研究显示,有30%新冠患者在感染后九个月仍有持续症状。去年8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和金银潭医院的多名中国研究者在《柳叶刀》发表论文,基于对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的1200多名新冠患者出院六个月和一年的回访,发现六个月时仍有至少一项症状者比例为68%,12个月仍有症状者为49%。此外国外还有专业调查称,这一比例的基数要低得多。
...
长期新冠人群庞大的数量正在逐步显现。英国全国统计局于2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两个月均有近130万人称患有新冠长期症状,占英国人口总数的2.1%,人数呈上升趋势。而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建有专门网页实时估算美国各州的长期症状患者。该学会估计目前美国仍有长期症状者在300万到1000万之间。

当前,各国依然在抢救新冠危重、普及疫苗,是否选择封城,是否解除口罩要求等等危机状态的政策胶着之中,“长新冠”患者面临诸多障碍:官方统计仍然匮乏,医学研究不足,专业诊疗意见尚未成型,他们求医时很难有权威的确诊办法和诊治方案。而且在大部分国家,新冠长期症状不在医保覆盖范围之内,重症者将面临医疗和生活负担。

对社会而言,数量庞大的工作年龄群体不同程度丧失工作能力,可能对就业和医疗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影响正在出现。2022年2月8日,英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威机构特许人事发展协会公布,其对800多家企业调查显示,有1/4的英国雇主称“新冠长期症状”是员工长期病假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800多家企业共雇佣430万名员工。
...
2021年3月,也就是新冠在欧美大规模传播一年之后,来自芝加哥一家医院的医生在《临床和转化神经病学年鉴》上发布一份基于100个新冠长期症状患者的研究报告,参加调研的患者在感染新冠期间,都是轻症或无症状患者。报告发现有85%的long covid患者有超过四种神经系统症状,对其生活造成影响,其中一部分人认知能力受损。

大量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出现长期症状的情况,也被一份保险索赔研究报告证实。2021年6月,美国非政府组织FAIR Health对190万项私人医疗保险索赔申请记录进行分析,选取样本是确诊新冠30天之后仍有症状者。这份调研称,23.2%的新冠患者有至少一项长期症状并求医。其中,新冠住院患者有50%出现长期症状,未住院轻症者中有27.5%,无症状患者中有19%。这一研究基于有限的诊疗电子记录,被认为有一定局限性,但仍因其样本数量和结论,引起广泛关注。

在目前新冠高发的欧美国家,症状超过一年以上的患者大部分由最初的阿尔法毒株引起。但医疗专家警告说,尚没有证据显示德尔塔或奥密克戎不会引发新冠长期症状。此外,《柳叶刀》杂志2021年9月发表的一篇英国统计局的研究显示,和未接种疫苗的患病者相比,接种过两剂疫苗又感染的人群中(即免疫逃逸)出现长期症状的比例能减少50%。

内详👉(财新网)
乌鸦观察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脑雾 #社保 #医保 #就业 【数百万“长新冠”患者,成为欧美社会的新焦点】 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或long-haul covid)尚无明确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定义,称新冠症状首次出现三个月后,并且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视为新冠长期症状,患者常见疲劳,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和影响日常生活功能的其他症状。 新冠患者中有多少可能转入长期症状?2021年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一篇论文,基于177名新冠患者的研究显示…
#丹麦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持续引关注。丹麦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12个月内都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性症状。该调查以问卷为主,样本涵括15.2万人,包括61002名在6、9或12个月前检出新冠阳性的受访者,和91878名新冠检测阴性的受访者。调查在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早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定义,发生在新冠初始感染三个月后的、并持续至少两个月的,视为新冠长期症状。患者常见疲劳,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和影响日常生活功能的其他症状。

研究称,29.6%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受访者在感染6—12个月后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的生理症状,而对照组中只有13%;同时,略高于一半(53.1%)比例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称感染后的6—12个月内经历了精神或身体疲惫、睡眠问题或认知问题。而对照组中只有11.5%。研究显示,具有新冠感染史的受访者中,新发的焦虑症和抑郁症也更常见。最常报告的长期症状是嗅觉/味觉变化和疲劳。

另据2021年一项英国学者的研究,在英国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当中,每七人就可能有一人的新冠症状持续至少12周。

目前,新冠长期症状尚未被完全理解。2020年12月的《柳叶刀》社论称,“新冠长期症状”有许多未知的情况,对新冠患者的支持不能仅仅停留在在院期间,出院患者也需要长期、可持续的医疗保健,包括康复服务、远程保健以及社会和财政支持。(财新网)(路透社)
乌鸦观察
#丹麦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持续引关注。丹麦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12个月内都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性症状。该调查以问卷为主,样本涵括15.2万人,‌包括61002名在6、9或12个月前检出新冠阳性的受访者,和91878名新冠检测阴性的受访者。调查在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早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
#新冠 #后遗症 #大脑 #科研

【牛津大学研究:新冠轻症也会造成大脑损伤

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后即使症状轻微,人的大脑和思维能力也会受损。牛津大学维康综合神经影像中心的发现表明,病毒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惊人的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研究人员发现,患者感染冠病数月后出现了大脑损伤,影响到与嗅觉相关的区域,并且脑萎缩的程度相当于正常大脑老化十年。周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研究报告称,这些变化与认知能力的下降有关。

外界广泛认为,新冠病毒是一种攻击肺部的呼吸道病原体。但忽视了它在急性期可能引发诸多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意识错乱、脑卒中和神经肌障碍。其他症状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头痛、感觉障碍、抑郁,甚至是精神错乱。相关症状可能会持续长达数月。

为了研究患者大脑发生的变化,神经学家杜奥(Gwenaelle Douaud)和他的同事调阅了全球最大磁共振成像数据库 U.K. Biobank 的数据。他们取得了785名志愿者在疫情爆发前的脑部影像。

平均间隔38个月后,这些志愿者再次进行了脑部扫描,那时有401人新冠检测曾呈阳性。未感染过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年龄、性别以及许多风险因素(血压、肥胖、吸烟、社会经济地位、糖尿病)相近的患者组进行比对。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年龄在51至81岁之间,大多是白人。

研究团队将感染者的大脑在头部的占比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进行比较,发现减小了约0.3%。大脑占比不管有无感染,都会随着时间减小,但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脑占比会进一步减小。与嗅觉相关的大脑部位的减小幅度也稍微大一些。

研究团队还调查了认知功能。从解决特定课题所需要的时间来看,感染者比未感染者花的时间长8~12%。研究团队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轻症也会影响大脑和认知功能。

不过,这种影响是会一直存在,还是会随着神经系统的修复部分逆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她说:“大脑是可塑的,可以自我修复。”(联合早报)(彭博社)(日本经济新闻)(Nature)
乌鸦观察
Photo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后遗症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彭博社3月30日报道,在英国,上周有约 15,530 人住院。Omicron BA2 变种造成的入院数已经超过 Omicron 原始变种。

英国新冠感染调查的分析输出负责人莎拉·克洛夫茨(Sarah Crofts)指出,“英格兰所有地区和年龄层的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感染率处于我们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卫生安全局于25日表示,BA.2感染病例的增长速度比BA.1快75%,目前英格兰测序的病例中近89%的病例都是BA.2。(澎湃新闻)(参考消息)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BA.2变种席卷英国,截至3月26日的一周内,490万英国人感染,创下新纪录。

英国雇主警告说,在最新的新冠病毒浪潮中,员工缺勤率迅速上升。在伦敦,金融服务主管报告说,由于人们生病,会议被取消的比例很高。七分之一的英国企业报告称,由于团队成员生病,他们没有充分进行交易。

伦敦国王学院遗传流行病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说,最新的新冠浪潮对劳动力的复原构成了巨大挑战。他说,由于新冠的高传播率和后遗症(long covid)的影响,英国很可能长期面临 "员工缺勤率升高"的情况。(金融时报)

【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说,“BA.2的传播性更强,这是我们迄今看到的新冠病毒传播性最强的变异株”,“尽管我们没有看到BA.2的严重程度增加。然而,随着大量病例的出现,你会看到住院人数增加我们已经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看到了这种情况。”

造成新增病例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的取消。 克尔霍夫警告说,取消口罩强制令,取消社交距离,取消限制人们行动的措施,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内的国家“粗暴地”取消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在该区域的53个国家中,目前有18个国家的新冠感染人数正在上升。

这位专家还指出,“大量的错误信息”在人们中间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这些错误信息“认为奥密克戎是温和的,认为疫情已经结束,认为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最后一个变异株”。 (联合国新闻)

研究表明,BA.2可以在人们从更常见的奥密克戎谱系中康复后不久再次感染,尽管这种情况罕见,并且主要发生在患有轻微疾病的年轻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中,不会导致住院或死亡。(中新社)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近日发布的报告称,已确认三种变种重组的情况,分别是BA.1和BA.2的变体重组“XE”,以及德尔塔和奥密克戎BA.1重组的“XD”和“XF”。(联合早报)(新华社)
乌鸦观察
#丹麦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持续引关注。丹麦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12个月内都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性症状。该调查以问卷为主,样本涵括15.2万人,‌包括61002名在6、9或12个月前检出新冠阳性的受访者,和91878名新冠检测阴性的受访者。调查在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早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
#韩国 #新冠 #Omicron #后遗症 #Longcovid

【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新冠后遗症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明显】

上班族全某(39岁,首尔松坡区)上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时其症状并不严重,仅有咽喉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吃了退烧药和止咳药后已有所好转。然而,在7天的隔离期解除后,全某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持续咳嗽,身体不适和疲劳感都持续不断。全先生表示,他已经解除隔离两周多了,现在症状还在继续,这种症状接下来会持续多久,让人很担心。

据调查,像全某一样在感染新冠肺炎病后解除隔离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患有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疲劳感等后遗症。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4日透露,截至当天,韩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40.1406例,占全国人口的28%左右。特别是,由于奥密克戎流行,最近一个月内感染的确诊患者超过1000万人。专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与德尔塔等相比症状相对较轻,但后遗症绝对不轻。

首尔Hana耳鼻喉科医院新冠康复门诊上月接诊289名疑似新冠肺炎后遗症患者。其中,40多岁的74人、30多岁的65人、50多岁的48人,中老年人占总数的65%。60多岁和20多岁的分别有42人和27人。医院方面表示“新冠肺炎后遗症与年龄段无关”。

医院方面对62名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持续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达52人,占全体患者的84%。出现头痛、咽喉痛、胸痛、肌肉痛、腹痛等各种疼痛的患者很多,呼吸困难、疲劳感和嗅觉、味觉障碍等患者也相当多。还有出现了睡眠障碍、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院方对疑似与新冠有关的患者进行了仔细检查,包括胸部X光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CT扫描、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免疫检查等。接受胸部CT扫描的患者有50人,其中10人(20%)发现了肺炎。

某医院院长李相德(音)表示“随着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顶点过去,新冠后遗症患者剧增,如果患上新冠一周以上仍持续咳嗽或出现发烧、疼痛等症状,应接受综合检查”。(韩国中央日报)

相关新闻🔗
22-02-21 数百万“长新冠”患者,成为欧美社会的新焦点
22-03-05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疫苗 #疫苗接种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他呼吁即使儿童康复后,家长亦要留意其身体状况,未染疫儿童则要接种疫苗。

个案涉及八男五女,年龄在三至11岁之间,全部儿童过往健康状况良好,亦没有长期病患。另外,当中七名儿童没有接种疫苗,四名儿童于接种后14天内染疫,即疫苗保护未产生效果已感染。

关日华说,目前成年人不见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情况,集中在儿童主要是因为,小朋友免疫系统强,炎症发作也强。

他强调,目前全球通报1900宗MIS-C个案,英国及美国亦有死亡个案,而香港短时间内已有13宗个案,情况令人担心。

他又指儿童感染新冠后或出现很强的免疫系统反应,接种疫苗可预防情况。因此他呼吁家长带小朋友接种疫苗,亦须留意儿童康复后有没有出现发炎。(联合早报)(HK01)
乌鸦观察
#韩国 #新冠 #Omicron #后遗症 #Longcovid 【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新冠后遗症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明显】 上班族全某(39岁,首尔松坡区)上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时其症状并不严重,仅有咽喉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吃了退烧药和止咳药后已有所好转。然而,在7天的隔离期解除后,全某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持续咳嗽,身体不适和疲劳感都持续不断。全先生表示,他已经解除隔离两周多了,‌现在症状还在继续,这种症状接下来会持续多久,让人很担心。 据调查,像全某一样…
#美国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美将制订计划应对“新冠长期后遗症”】

据路透社华盛顿5日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当天责成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制订全国行动计划,应对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可能带来的健康危机。

报道称,非营利性研究团体“解决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计划”近日分析指出,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大约影响了2.3%的美国总人口,造成约3860亿美元工资、储蓄和医疗支出损失。

报道指出,新冠肺炎后遗症涉及200多种症状,包括疼痛、疲劳、思维迟钝和呼吸困难,有时哪怕最低限度的活动量也会引发筋疲力尽的感觉,许多症状甚至持续数月之久。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哈维尔·贝塞拉将领导相关工作。

贝塞拉5日在记者会上说:“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仍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覆盖美国所有年龄段和所有社会背景的人口。毫无疑问,我们将动用一切手段帮助这些民众。”

白宫表示,这一行动计划将扩大与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有关的研究工作、护理服务和残疾人服务。拜登在一份总统备忘录中指出,贝塞拉将在120天内公布一份国家研究行动计划。

报道称,根据最新举措,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在明年投入2000万美元,调查医疗系统如何才能为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患者提供最好的帮助,同时指导基础护理工作,并在全美建立综合性诊疗机构。(参考消息)(路透社)

相关新闻🔗
22-02-21 数百万“长新冠”患者,成为欧美社会的新焦点
22-03-05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22-04-05 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新冠后遗症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明显
乌鸦观察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疫苗 #疫苗接种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疫苗 #疫苗接种

【0409 香港专家吁勿把新冠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今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新冠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刘宇隆指出,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家长要看事实,校方亦要积极鼓励家长让学童接种,才有望将这个年龄群组的接种率推高至九成。

他说,检视1100多名染疫儿童的个案后发现,一成半患者都曾出现抽筋症状,虽然大部分由发烧引起,但比例远高流感或副流感。

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在同台节目也担心,学校本月中逐步恢复面授课后,会令香港疫情反弹,特别在学童群组之间引起交叉感染。他认为,学童接种率要达九成,才可以筑起免疫屏障,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联合早报)
乌鸦观察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疫苗 #疫苗接种 【0409 香港专家吁勿把新冠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今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新冠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刘宇隆指出,‌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
#英国 #日本 #新冠 #后遗症 #住院 #Longcovid

【英研究:一年后完全康复的新冠住院患者不到30%

英国4月24日发表的研究显示,在新冠住院患者中,一整年后完全康复的人少于30%。研究警告,长期新冠(long COVID)恐成为一种常见病况。

这份发表于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的研究以逾2300人为研究对象,观察了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间,英国39家医院出院民众的健康情形。研究发现,五个月后通报完全康复的受访者仅26%,一年后仅略增至28.9%。

研究也发现,女性完全康复的可能性比男性低33%;肥胖染疫者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只有一半;被装上呼吸器的患者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少了58%。

研究人员还发现,许多在住院后报告损伤的人都患有持续性炎症。“这表明这些群体可能会对抗炎策略做出反应”,韦恩补充道。

据报道,最常见的长期冠病症状为疲倦、肌肉疼痛、睡眠不佳、行动力变慢和呼吸急促。带领这项研究的研究员卜莱特林指出,若欠缺有效治疗这些症状恐变成高度盛行的长期病况。

“鉴于在过去两年中,英国有超过 75 万人因新冠住院,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疾病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该研究的成员之一雷切尔·埃文斯 (Rachael Evans) 说。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英格兰71%的人口在2020年4月27日至2022年2月11日期间感染了新冠,这一估计是基于对50多万人的抽样测试。然而,考虑到最近的 Omicron 感染潮的影响,这一数字可能是低估的,因为 Omicron 在2月之后才达到了最高流行率。(联合早报)(卫报)

【日本近1成新冠患者出院一年后仍有后遗症】

日本厚生劳动省研究班23日在京都市举行的日本呼吸器官学会公布调查结果称,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有约10%在出院一年后仍可能留有后遗症。这是分析了约700名新冠中等症状以上的患者后得出的结果。后遗症最多的症状为肌肉力量下降,在分析对象中占7%左右。

担任研究班代表的学会理事长、高知大学教授横山彰仁(呼吸器官内科学)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自诉有症状的患者比例下降,但同时也指出“一部分人留有后遗症,不感染(新冠)十分重要”。他呼吁贯彻防疫措施并接种疫苗。

研究班以2020年9月~2021年7月前后因新冠中等症状以上而住院的人为对象,调查了之后的状况。掌握情况的693人中,出院一年后仍到医疗机构就诊、确认到或为后遗症的症状的人占9.8%。

从主要症状来看,肌肉力量下降占7.4%,呼吸困难占4.4%,乏力占3.5%。嗅觉异常占1.6%,味觉异常占1.0%。还有出现多种症状的患者。

此外,拥有CT检查数据的人中,一年后肺部仍有阴影的人占5.1%。(共同社)
乌鸦观察
#英国 #查尔斯王子 #二次感染 【英国王储查尔斯新冠检测阳性,系第二次阳性】 英国克拉伦斯宫2月10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英国王储查尔斯当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已经开始自我隔离。 这是查尔斯第二次新冠检测阳性,他上次于2020年3月确认感染新冠病毒。(澎湃新闻) 他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储,自1952年至今。若于2022年5月以后继任英王,他将超过等待70年零3个月的列支敦士登亲王法兰兹一世,成为等待继承王位时间最久的欧洲君主。(维基百科)
#新冠 #二次感染 #科研 #后遗症

【华尔街日报:再次感染新冠的概率有多大?】

近期的研究显示,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要比医生们此前预想的更为常见,而且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也比预期更短。

#英国 政府的数据发现,在最近一轮由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中,再次感染的情况要比去年5月至12月德尔塔疫情期间高出10倍。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间,那些未接种疫苗、更为年轻且居住在研究人员称为较落后地区的人,他们再次感染新冠的几率更大。

医生们说,身体健康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似乎通常症状轻微。但也有症状严重的病例,而且不太清楚留下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有多大。英国的数据显示,初次感染时病毒载量较低、症状较轻的人,他们再次感染的风险更高。

“在人口层面上平均而言,人们再次感染后,症状会相对更轻微。”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巴洛克斯(Francois Balloux)说,“这并不是说有些人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感染时,就不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巴洛克斯博士说,目前在英国,约有12%的新冠感染病例是再次感染。他预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比例还将上升。他还指出,人们在暴露环境中接触到的病毒剂量或颗粒数量可能会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不到三个月内两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可能的

#美国 CDC在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确认,有10人在上次感染新冠后不到90天内再次感染了这一病毒。至少有一个病例,其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仅为23天。

#西班牙 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初步研究结果,该研究记录了一名31岁女性在三周内两度感染新冠的情况。这位女性是一名医护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去年12月20日,也就是她接种加强针的12天后,其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感染毒株为德尔塔。初次感染时,她没有出现任何症状。20天后,她出现咳嗽及发热,随后在检测中发现其感染了奥密克戎。

此外,还有初步证据显示,再次感染同一变异株的情况也会出现。#丹麦 的一项研究的预印本发现,再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亚型变异株的情况虽不多见,但确有发生。研究人员发现,在187例再次感染病例中,有47人在感染BA.1的20天至60天后,再次感染BA.2。其中大多数是未接种疫苗的年轻人,且症状轻微。就严重程度而言,他们的两次感染没有差别。

一些再次感染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

3月份一项研究的预印本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系统中的逾30万名新冠患者。其中约有 9200 人在首次检测呈阳性的至少90天后再次检出阳性;再次感染的患者中,有17%住院接受治疗。另有189人在两度感染至少90天后,第三次检出阳性,其中约26%接受了住院治疗。

内华达州立公共卫生实验室主管、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病理学副教授马克·潘多尼(Mark Pandori)说,“有很多人再次感染时,距离上一次感染都不到90天。”潘多尼博士和同事们已记录了两起第二次感染明显比第一次严重的病例。

再次感染后出现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尚不明确

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传染病专家艾米·达克罗(Amy Duckro)指出,许多关于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问题仍没有答案。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打赌说,那些再次感染新冠的人出现长期后遗症的可能性更低。”达克罗博士说。

一个从患者扶持机构 Body Politic 中发展起来的研究组织正利用近日获得的300万美元拨款的一部分,启动一项针对再感染的研究,以此探寻再次感染对新冠长期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该研究组织联合创始人兼领导者之一吉娜·阿萨夫(Gina Assaf)说,Body Politic曾听说有人再次感染新冠后出现了长期后遗症。她说,“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有多普遍,但它的确存在。”(华尔街日报)
乌鸦观察
#疫情 #统计 #美国 #Omicron 【美国新冠确诊超8000万,死亡超100万,奥密克戎亚变种BA.2成主导毒株】 根据 Worldometer 统计,美国新冠累计确诊 81,686,628 例,累计死亡 1,005,056 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9日,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8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97.8万例。 美国专家表示,‌美国多地放松防控措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放缓、流感季和过敏季等因素叠加,‌确诊病例等指标近期可能再度显著上升。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
#疫情 #统计 #美国 #Omicron #鸣钟 #Longcovid #后遗症

【路透社: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超过百万】

根据路透社的统计,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超过百万,跨越了一个曾经难以想象的里程碑。100万大关严酷地提醒人们,即使病毒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威胁已经减弱,但其所造成的悲痛和损失惊人。这意味着每327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亡,或者比旧金山或西雅图的全部人口还要多。

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COVID-19为全球大流行病时,该病毒已在美国夺走36条生命。随后几个月,病毒像野火一样蔓延,到达全国的每个角落。到2020年6月,美国死亡人数已超过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死亡总数,2021年1月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损失,超过40.5万人死亡。当时,平均每天死于COVID-19的人数比200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全球有670万人被确认死亡。世卫组织称,包括死于COVID-19的人以及那些因爆发而间接死亡的人在内,真正的死亡人数可能接近1500万

报道称,与COVID死亡有关的一些图像永远烙印在美国人的集体脑海中:驻扎在医院外的冷藏车充斥着死者;在封闭的重症监护室中插管的病人;在每一波病毒中奋力战斗的疲惫的医生和护士。

新冠主要针对老年人和健康受损的人,但也没有放过健康的年轻人,杀死了1000多名儿童。研究人员估计有21.3万名美国儿童在这场大流行中至少失去了一位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情感损失。

路透社和其他进行统计的组织在不同时间达到100万死亡的门槛,这种差异取决于每个组织如何计算COVID的死亡人数。这场大流行的确切人数可能永远不会被真正知道。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以1000次鸣钟,表达对该国登记在册,死于新冠疫情的100万名逝者的哀悼。

一些在感染时死亡的人从未被检测过,没有出现在数据中。其他人虽然感染COVID-19,但可能因为癌症等其他原因死亡,仍被计算在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在大流行期间,美国已经有超过100万例超额死亡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9日消息,在放弃口罩前,必须考虑长期新冠病症的影响,这种疾病已影响了700万至2300万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美国人,或有多达7%的美国人正在遭受新冠病症的长期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去年报告说,超过一半的新冠幸存者报告症状在六个月后持续存在。

据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报道,一名美国政府高官5月6日说,如果国会不为开展疫苗接种和病毒检测拨发新资金的话,白宫当前就要为今年秋冬季出现一波可能导致多达1亿美国人感染的新冠疫情做准备。据估计,去年冬天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那一波疫情大约导致1.3亿至1.4亿美国人感染,那波疫情还造成了死亡人数的激增。

全球疫情来看,截至2022年5月11日,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19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25.7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222.7万例,死亡病例数超过99.8万例,累计确诊数居首。过去28天内,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分别为德国、法国和韩国,三国分别报告了248.6万、185.9万、182.8万新冠确诊病例。(路透社)(财新网)
#观点 #Opinion #论持久战 #医疗资源 #医疗挤兑 #死亡 #超额死亡率 #后遗症 #二次感染 #进化 #疫苗接种

【王立铭:新冠管控放开之后,应该做什么?】
...
但当前局面下一个巨大的风险是,很多人(包括部分参与决策的人)带着一种轻松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放开模式的。事实上,美欧过去三年的经验教训在反复的说明,开放模式也会面临长期、持续、严峻的挑战:

A 在普遍接种疫苗背景下,奥密克戎变种的感染重症率和病死率已经下降到和季节性流感类似的水平(一个较为乐观的估计是0.3%、0.1%)。但其传播能力远超过季节性流感,感染人群基数也因此远大于季节性流感,因此对人群健康的威胁程度、对卫生系统的压力,都远大于季节性流感。美欧各国的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变种带来的住院、ICU、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之前致病性更强的德尔塔毒株。国内外多个模型模拟的结果也提示,放开后第一波感染中,数十万人级别的新冠死亡难以避免。奥密克戎绝对不是某些专家口中的“小感冒”,也不应该单纯用病死率一个数字来理解其威胁。

B 奥密克戎的威胁也并不仅仅是直接感染的威胁。因其极强的传播力,奥密克戎势必在感染高峰中产生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这不光体现在大量患者需要就医,也体现在大量医护人员因病缺勤。更危险的是,医护人员的感染和带病工作,将进一步带动奥密克戎在医疗机构和老人照护机构中的传播,严重威胁这部分高危人群的健康,加剧医疗资源的挤兑情况。各国数据也表明,2020-2022年产生的超额死亡人数往往显著高于(甚至倍于)新冠直接死亡人数,原因正在于此。

C 新冠后遗症的问题并不应该忽略。最近国内专家的口径开始趋于认定新冠不存在后遗症、或后遗症主要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这和世界各国三年来的研究结论根本矛盾。以美国老兵事业部的多个大规模研究为例,新冠感染(包括奥密克戎感染)能够显著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患者全因死亡率。一个粗糙的估计也许是,新冠普遍感染之后,全社会整体医疗负担将会有10-30%的提升,且将长期持续。这意味着医疗系统的压力、各类疾病患者就医的困难、医保开支的负担会持续长期增加。

D 新冠反复感染的问题也需要非常警惕。最近全社会弥漫着一种反正都要阳、早阳早好、阳了就能解脱的气氛,和美欧2020年不少年轻人搞新冠派对的心态别无二致。这本身当然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社会情绪,但实际上,新冠能够反复感染早已是学界共识,在奥密克戎出现后,报道的重复感染率已经突破5%(实际数字只会更高。在未来,能够突破现有人群免疫保护的新变种只会层出不穷,人群的重复感染将是大概率结局。特别对于新冠高危人群来说(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孕妇等),反复感染将大大提高其罹患重症的可能性。

E 不能存在“新冠越变越弱”的错误预期。在新冠广泛传播和感染后,新冠病毒向着更强的免疫逃逸方向进化是可以预期的,但没有任何理论和实验证据,可以证明和预测新冠病毒将会向着毒力越来越弱的方向进化,这是对进化论的根本误解(trade-off进化、短视进化都提供了更合理全面的解释)。在真实历史中,也绝不是每种人类病原体都在朝着独立越来越弱的方向进化。天花病毒和脊灰病毒的毒力远超新冠病毒,但两者在数千年进化历史上并未展示出明确的毒力下降,甚至在局部时空还有毒力上升的现象。

从清零模式到放开模式的切换不仅仅是管或者不管、测或者不测、报道或者不报道的区别,其背后需要有一整套准备工作的支持才能实现平稳过度。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他们在2021年6月正式开启向共存模式的转向,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序的开放动作以实现平稳过渡,包括对疫苗的强制接种、口罩佩戴的要求、公共场所的人数限制、感染者抗原检测和居家自愈的程序等等。这些措施固然无法规避新冠感染带来的生命损失和公卫负担,但却帮助他们平稳完成了疫情管控政策的软着陆。

相比之下,当下国内这些准备工作事实上是极为欠缺的,这将会显著影响我们走向放开模式的代价和结局。过往的决定我们不再纠缠,但面向未来,有一些关键的准备工作是必须马上开始补课的:

A 首先需要的是重建整个社会、包括决策层和专家层,对新冠的正确认识。在清零时期我们过度强调了新冠的威胁,而在放开后又转向过度的强调新冠的无足轻重,这都会干扰我们为新冠做出充分和准确的准备。新冠不是魔鬼,但新冠的威胁也绝对不是感冒或者常规年份的季节性流感可比。我的建议是要建立机制,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汇总发布,为公众、专家、决策层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和明确预期。

B 加速疫苗接种:...

C 加速防重症药物准备:...

D 重启新冠病毒监测工作:...这些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新冠病毒的变异规律、并指导医疗系统和整个社会(例如药物储备、公共运输、快递物流等)做好提前准备。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我们特别要关注全新变异株、特别是那些能够突破现有免疫屏障的变异的出现。

E 制定放开后的疫情防控方案:放开绝不应该意味着彻底对新冠病毒和新冠疫情抱着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的态度,更不应该假设快速传播就可以快速复苏。特别是在感染高峰时段,采取一些措施实现“压峰”,防止医疗资源在短期内迅速耗竭,仍然是非常关键的救命措施。当然,这些措施应该不会激烈到清零时期的水平,但诸如减少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包括停课)、强制口罩、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并要求感染者居家自我隔离、医疗和养老机构强制抗原检测等手段,在放开之后的感染高峰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些政策合适执行、合适退场,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防止滥用。

新冠显然不是个好东西。过去三年我们试图对它进行清零,清零无法实现以后又试图期待全面感染一轮之后可以迅速将它遗忘。很遗憾,这都不是应对新冠的正确姿势。(饶议科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