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8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剪报 #预测 2000年的剪报预测2010的世界。

这种预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表面的“实现没实现”之下,还隐藏的一些当时的人“认为应该去实现”而实际上其实不一定需要的东西。这些预测的价值在于可以成为现代人了解过去社会思维倾向的化石。(常凯申)
乌鸦观察
#民调 #特朗普 #段子 #党争 关于美国人是否信任特朗普提供其COVID-19信息存在一些重大党派分歧。十分之九的共和党人(90%)相信总统能够向他们提供有关疫情的准确信息,而民主党人中只有14%,独立党人中只有43%。 18至29岁的美国人中大约五分之三(61%)表示他们不信任特朗普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但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约有一半(51%)确实信任总统。(YouGov)
#经济下行 #美国 #民调 #民主 #预测

美国最著名的pollster,2016年预测Trump有一定可能获胜的Nate Sliver在538的Podcast里说,根据现在各个民调,Biden平均领先Trump 5-7%,这个领先可以抵消民主党候选人在electoral college的劣势。所以现在概率是一半一半。

但另一方面,Trump的这几天平均民调支持率从42.4%上升到了44%。这说明经济下行和疫情爆发对他没有直接影响。Sliver认为现在人们的政治立场之深化,已经无所谓自己的经济情况,甚至无所谓生死了。(子陵在听歌)
#摘要 #公平就业政策 #预测 #就业率 #科研

【“公平就业”政策对年轻黑人男性失业率的影响】

“公平就业”政策(Ban the Box,又称“禁止询问犯罪记录”)限制雇主在聘请员工时对犯罪前科的标注。

由于美国的年轻黑人男性有犯罪前科的比例要高过其他人群,且失业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有23个州已经采取了这一政策,希望借此提高年轻黑人男性的就业率。

为了测试这一政策的效果,两名研究人员特意在纽约和新泽西实施“公平就业”政策前后,通过网络向两地的雇主发送了15000份虚构的求职申请。 他们在简历上使用典型的白人或非裔美国人的名字,以此来引导雇主对求职申请人的种族判断。每当招聘职位需要表明申请人是否有过重罪前科时,他们也会随机为虚构的男性或女性申请人选择其是否有过重罪前科。

最令人惊讶的发现是,“公平就业”政策大大增加了收到面试通知时的种族差异

在“公平就业”政策实施之前,如果向受到该政策影响的雇主提出申请,“白人申请人”收到的面试通知比“黑人申请人”要多7%。

在“公平就业”政策实施之后,这一差距扩大到43%。原因在于,在缺少犯罪前科真实信息的情况下,雇主们会更加倾向于假定所有的黑人申请者有犯罪前科。

换句话说,“公平就业”政策导致雇主们依靠种族来预测犯罪行为。(好的经济学
#奢侈品 #旅游 #出入境 #预测

【波士顿咨询集团:中国奢侈品消费金额今年有望大增30%】

随着中国内地高收入群体推动该国大流行病过后的经济反弹,外媒预计今年中国对奢侈品的需求将增长高达30%。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对奢侈品的需求增长是奢侈品行业的唯一亮点,否则,随着欧洲和美国继续与冠状病毒作斗争,2020年全球该领域支出势将萎缩45%。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研究认为,虽然大陆奢侈品购物支出的猛增最初被归因于中国消费者因疫情无法出国旅行,但现在很明显,驱动强劲需求的不仅仅是消费转回国内。

波士顿咨询集团董事总经理Crystal Hao周二(22日)受访时说:“消费者信心的反弹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年轻购物者是推动增长的关键。”“下半年的奢侈品消费还将受到黄金周和其他购物高峰时段的刺激,如双11。”

数月来严格的社交疏离措施和无法赴海外度假的限制,使得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正借助零售疗法寻求慰藉。奢侈品公司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开云集团(Kering)和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等,报告第二季在中国的销售额实现中等双位数增长,且总体需求增长应会在下半年加速,BCG在报告中称。该报告与腾讯控股市场研究部联合制作。(联合早报)(彭博社)
#卫星 #遥感 #滑坡 #预测 #北斗

【长安大学成功预警甘肃黄土滑坡,倒塌近10万方无人伤亡】

27日,甘肃永靖黑方台地区收到陕西长安大学发出的滑坡红色预警信息。当地政府组织民众避险6小时后,一起体积近10万方的黄土滑坡发生,由于预警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悉,长安大学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团队在此布设了北斗高精度监测设备。(人民日报 @微博)

【中国成功研制出滑坡仪和智能预警系统,有效预警15起地灾】

记者从今天(29日)召开的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成功研发了我国第一代滑坡仪和智能预警系统,并在全国25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实验应用,有效预警了15起地质灾害。据了解,这套预警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滑坡仪监测降雨与地表形变两类要素,融合应用了新型微机电传感、北斗高精定位、天-地窄带物联、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澎湃新闻 @微博)
#预测 #RCEP #日本 #TPP #中美

【共同社:RCEP对日经济效应达15万亿日元超过TPP

对于日中韩和东盟(ASEAN)等15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带来的经济效应日本政府19日发布分析结果称,这将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2.7%。若以2019年度实际GDP水平换算,则相当于约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67亿元)。就业方面基于2019年的人数,预计增加约57万人。

对于2018年12月生效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估算称对GDP的提振效果达1.5%左右相当于约7.8万亿日元。虽然无法单纯比较,但分析结果显示RCEP对日本国内经济的正面效应大幅超过TPP。然而,美中对立激化将成为巨大自由贸易圈风险的忧虑也根深蒂固。

成员国对日本工业产品征收的关税最终撤销率为91.5%,这将对出口企业起到推动作用。与RCEP成员国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贸易总额约占日本整体的46%,因此与TPP相比效果更大。日本政府介绍称,对国内农林水产业没有特别的负面影响。

对于日本而言,RECP是同贸易额居首的中国和第三位韩国缔结的第一个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通过削减关税及投资等方面的统一规则,经济交流预计也将取得进展。另一方面18日(日本时间19日)在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首次外交一把手面对面磋商中,双方展开激烈交锋。主导RCEP及TPP的日本或将被迫面临着眼两个大国的艰难应对。(共同社)
#中美 #扩核 #五角大楼 #核武器 #导弹发射井 #预测

【五角大楼大幅提高对中国核武库的预估 预期到2030年有千枚核弹头】

美国国防部昨天(3日)大幅度调高对中国下来几年的核弹头数量预测,估计中国到了2027年将有700枚,2030年为1000枚,远远超出去年的预测,即2030年前拥有超过400枚。

国防部在报告中说:“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的目标是实现核力量现代化、多样化并将之扩充。”报告也指中国已经开始建造至少三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

中国称,它的核武库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相形见绌,而且中国愿意进行对话,但前提是美国将其核武库降到与中国一样的水平。

美国拥有3,750枚核弹头,截至9月1日,已经部署1,389枚。

五角大楼周三发表的报告中还称,中国可能已经拥有三位一体核力量。

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具备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种核打击方式的能力。

这名官员在简报中提到了中国大陆可能制定的选项,包括联合封锁措施、全面两栖攻台、空袭和导弹袭击或网络攻击、取得离岛的控制权,但拒绝说明当中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会发生,或者是所有选项是否都有可能发生。(联合早报)(路透中文)

相关新闻🔗
21-07-02 美国务院发言人称中国核力量迅速壮大“令人担忧”
21-07-02 华盛顿邮报:中国或正建造一百多个洲际导弹发射井
21-07-26 纽约时报:中国在哈密新建核弹发射井
21-08-12 美国空军大学:中国在建核弹井数量达到350个
#新冠 #科研 #清零 #共存 #预测

【中疾控周报:中国若用美防疫策略每日确诊超63万】

中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刊发文章预测称,如果中国采取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冠病疫情防疫策略,中国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

这篇题为《与COVID-19共存:估计和展望》(On Coexistence with COVID-19: Estimations and Perspectives)的周报文章预测说,如果中国采取美国、英国、以色列、西班牙和法国(以下简称“参考国”)等西方国家的疫情防疫策略,中国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其中约一万例会出现严重症状,这将对中国的医疗体系造成毁灭性的冲击,造成巨大灾难。

文章还说,其中,如果采用美国的防疫策略,中国每日新增病例数将超63万例;若采用英国的防疫策略,中国每日新增病例数将超27万。

另外,这个预测结果是病例数的下限,文章假设中国人口密度、疫苗接种率和参考国相同,然后进行结果预测。

而文章进行预测时,中国全疫苗接种率约为55.04%,参考国的平均疫苗接种率为59.70%。中国人口密度为147人/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沿海省份人口密度为661人/平方公里,参考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85.94人/平方公里。同时,中国东部地区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感染率和发生重症的比例也会更高。

因此,文章指出,如果中国采取参考国的大流行应对战略和社区活动模式,感染比例将与这些国家相似,而现实中这一比率应该高得多。
......
文章最后指出,根据著名的流行病学动态模型和数学中的格朗沃尔不等式,当病毒繁殖数R<1时,流行病以指数方式衰减,而一旦繁殖数R>1,流行病也可能以同样的指数方式暴发。“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因过于自信地跳入后一种情况而蒙受损失,我国不应该、也负担不起成为下一个”。(联合早报)
乌鸦观察
#新冠 #科研 #清零 #共存 #预测 【中疾控周报:中国若用美防疫策略每日确诊超63万】 中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刊发文章预测称,‌如果中国采取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冠病疫情防疫策略,‌中国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 ‌这篇题为《与COVID-19共存:估计和展望》(On Coexistence with COVID-19: Estimations and Perspectives)的周报文章预测说,‌如果中国采取美国、英国、以色列、西班牙和法国(以下简称“参考国”)等西方国家的疫情防疫策略,‌中…
#新冠 #清零 #共存 #预测 #吴尊友 #递进关系

【吴尊友:中国围堵清零预防至少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11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上披露了“围堵清零”的成效:

1.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全球平均水平相似,将会有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2.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金砖五国其他四国平均水平相似,将会有5497万人感染,114.4万人死亡;

3.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发达的美国/英国水平相似,将会有20410万-20644万人感染、305万-315万人死亡。

吴尊友表示,"围堵清零/入境隔离"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冠防控策略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疫苗接种+72小时核酸阴性"入境策略,暂不符合我国新冠疫情防控。

对于绝大多数欧美国家:国内病人数大于入境病人数,"疫苗接种+72小时核酸阴性"入境策略,对其国内疫情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境外(人/物)输入,是我国新冠流行的唯一来源,卡住源头,是外防输入之关键。(澎湃新闻)

相关新闻🔗
21-11-27 中疾控周报:中国若用美防疫策略每日确诊超63万
乌鸦观察
#韩国 #人口 #统计 【统计:韩国总人口今年首现负增长】 韩国统计厅9日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韩国总人口(5175万人,‌含在韩居住外国人)将较2020年(5184万人)减少9万人。也就是说,‌韩国人口在去年触顶后今年起出现负增长。 韩国2020年出现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的死亡交叉现象,‌但总人口出现减少尚属首次。统计厅2019年曾预测韩国人口将于2028年触顶,‌但实际触顶时间提前了8年。这是因为除了死亡交叉现象加剧之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入韩居住的外国人数也大幅减少。 统计厅展望,…
#韩国 #人口 #统计 #预测 #疫情

【受疫情影响韩出生率雪上加霜,2025年出生率或只有0.52】

疫情下人们纷纷推迟结婚和生育计划,韩统计厅预测2025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或将下降到0.52人。还有悲观预测显示,在最坏的情况下,2070年韩国总人口将减少到1969年3153万人的水平。

问题在于,这种预测的最坏的情况很有可能变成现实。拿统计厅两年前发布的“2017~2067年未来人口特别推算”数据来看,最悲观的预测反而更接近现实。当时统计厅预测最坏情况下韩国总人口将从2020年开始减少,正常情况下从2028年开始减少,而事实上韩国总人口在去年达到峰值后,从今年开始已经出现下滑趋势

韩国统计厅还同时发布了推测新冠肺炎疫情会加剧这一趋势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影响下的特别推测”数据,如果由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婚姻数量减少趋势持续到2025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可能会下降到0.52人。这不仅是前所未有的低出生率记录,还比悲观推算的结果(2025年0.61人)更加恶劣。

因此,预计未来一代面临的负担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每百名可劳动人口需要扶养老龄人口数量的老人扶养比将从2020年的21.8人增加到2070年的100.6人。也就是说,现在韩国是5名可劳动人口扶养1名老人,未来将变成1名可劳动人口扶养1名老人。(韩国中央日报)
#日本 #地震 #预测

【日本:宫城海域30年内发生强震概率上调至70%到80%

自去年以来,日本东北地区多次发生强震,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今年1月13日发布消息称,把设想中靠陆一侧宫城县(位于日本东北部)海域30年内发生里氏7.4级左右的地震的概率上调至70%到80%,去年这一数值为60%到70%,前年为60%左右。

日本共同社14日报道称,宫城海域地震间隔尤其短,概率易上升。据称,该海域10年内发生的概率为“近0%到0.7%”,20年内为“2%到20%”,40年内为“90%左右或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该海域毗邻2011年“3·11”大地震震中海域。

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平田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指出,尽管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特大规模的东日本大地震,但这“并非意味着(地震)暂不会在东北海域发生”。他呼吁保持警惕,称“希望不要忘记是(当地)地震易发地,继续防备地震”。(澎湃新闻)(共同社)

早前日本曾预测,如果从岩手县海岸到北海道海岸的“日本海沟和千岛海沟”为震源区发生M9级的最高级别地震,最多将造成19.9万人死亡。预计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受灾严重,需要日本政府、地方政府及个人彻底采取防灾对策。(日本经济新闻)
乌鸦观察
#美联储 #量化宽松 #Taper #债券 #通货膨胀 #利率 【美联储加快缩债 预计2022年3月结束Taper】 美东时间12月14至15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召开12月议息会议。在会后发布的声明中,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保持在0%—0.25%,并从2022年1月起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减少300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美联储当天发表声明说,‌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改善,‌美联储决定将每月资产购买缩减规模从150亿美元扩大一倍至300亿美元,‌每月分别减少购买200亿美元…
#美联储 #加息 #高盛 #预测

【高盛预计今年美联储将加息五次 6月宣布开始缩表】

根据高盛分析师周五晚些时候的一份研报,高盛预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将在2022年加息五次,高于此前四次的预期,且预计3月开始行动。

高盛分析师 David Mericle 和 Jan Hatzius 在报告中说,他们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和5月加息,并在6月宣布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然后在7月和9月接着加息。他们随后预计,美联储将在第四季恢复季度性的加息步伐,并在12月加息一次,到年底时利率将达到1.25-1.5%。

这些分析师们表示,在本周数据公布后,他们上调了通胀路径预期,而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早些时候的表态明确表明,美联储领导层对更积极的紧缩步伐持开放态度。”

高盛表示,仍预期2023年加息三次,并预期美联储在2024年达到2.5-2.75%的最终利率。

1月初时高盛表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四次,最快7月开始资产负债表缩减的进程。(路透社)
乌鸦观察
#香港 #疫情 #医疗资源 #核酸检测 【香港日增病例破千 医院急诊室严重超负荷】 香港第五波疫情进一步恶化,单日新增病例再翻倍,公立医院急诊室严重超负荷运作。2月9日,香港新增1161宗确诊。 香港已连续三日刷新单日新增病例纪录,‌前两日的新增感染人数均突破600人。病例的激增令卫生署人手安排捉襟见肘,香港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表示,即使是确诊患者,当局也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是否长期病患、病情年龄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等待数日才能入院,望市民体谅。 港府为提升检测能力,从2月5日开始陆续大范…
#香港 #疫情 #预测

【香港城大团队估算香港本轮疫情25万人感染,料二月底或三月达高峰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团队利用数学模型,推算第五波疫情可能会令约25万人感染。

据香港01报道,该团队认为,上述推算结果与香港目前疫情走势相近。团队又预测,本轮疫情2月底或3月会达高峰。

领导团队的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阮相宇指,这次疫情暴发,很大原因是由于农历新年期间市民接触频繁,感染人数增加使得确诊者追踪效能下降。

他说,当出现延迟确诊,而检疫或隔离等措施未能及时配合,确诊个案将成倍增加,按目前情况推算,预计本月底或下月会达致第五波疫情高峰,直到加强针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确诊数字才会逐渐回落。

阮相宇建议,政府应在深水埗和葵涌等高风险地区,推行中规模的区内居民快速检测,在一至两周内尽可能找出潜在感染者,然后集中进行追踪及隔离,比全民快速检测更能提升追踪效率达到有效阻截传播。

他又提议缩短第三针接种间隔,由六个月降至三个月,尽快增加加强针的覆盖率。(HK01)
#观点 #Opinion #饶毅 #张文宏 #变异 #预测 #药物 #疫苗 #实事求是

【饶毅驳张文宏:对上不必逞能、对下不宜逞强,疫情双方代表性人士都应实事求是】

昨天,有医生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事实上,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疫情永远伴随人类、一年三次、每次轻重没有规律地摇摆。真懂科学的人,遇到不知道的时候立即承认不知道。无论面对上级还是群众,无论需求多么急切,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

新冠期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误导上级坚持下去就能战胜病毒;一种观点经常告诉大众马上就好了。还有就是经常预计科学很快就有疫苗、有特效药了。

但双方代表性公开发言者,却都有同样的问题:科学不足,又不肯承认,而经常说错话。科学不足有两个层面:全世界的科学有限,所以没有人知道。个人的科学训练和科学前沿敏感性不够而不知道。

就是不肯说:迄今总结不出新冠病毒流行的规律,所以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新冠病毒流行完全不同于已知的病毒,既不是乙型肝炎那样很少变化、也不是流感病毒那样每年出现、更不是非典一样很快消失。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新冠就一定不会成为每年流行几次、每次症状上下漂移的传染病。也没有人能够预计,它就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像非典一样又突然消失。

迄今所有新冠的疫苗效果都有限、药物效果也有限,并不能一蹴而就。科技可以不断改进疫苗、改进药物,但今天无人有把握:一定会出现如乙型肝炎疫苗一样可以一劳永逸的疫苗,或者像丙型肝炎药物一样的根治性药物。而不是像结核病一样长期没有很好的疫苗,长期没有很好的药物。

医生不会自动就是科学家,绝大多数医生不是科学家,这是常识。一个优秀的医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是好的科学家。不能因为中国一批扮演科学家的人,医生也就想扮演。那些不是医生扮演科学家的科技工作者,因为大部分工作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科学意义,所以需要扮演。医生应该对自己实际帮助病人而自豪,懂科学就谈科学,懂多少谈多少,不懂就承认,或者不谈。

要懂得病毒流行,需要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1950年代,也就是钟南山大夫上学的时代,中国的遗传学比较老旧,而中国的分子生物学不可能存在,因为世界上分子生物学那时刚刚起步。而梁万年上学时代,世界上分子生物学开始起飞,但国内的分子生物学教育很差,能教好遗传学的老师也不多。张文宏上学时代,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老师都有一些了,但博士论文“借鉴”了其他人7千字恐怕不能证明学的好。

上学期间缺乏机会、或者有机会而没学好,当然后面可以自己努力。很多人经过努力而有很大改进。但疫情的代表性发言者通过其言论披露出很多漏洞。

上级下级可能经常希望确切的信息。有,就应该提供。但是,如果没有确切信息之处,也需要如实说明。对上逞能、对下逞强,都不是科学态度。

类似的观点,散在以前多篇文章中: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注:21年12月17日,张文宏发文称:“这将是疫情应对的最后一个严冬”。22年3月14日,上海疫情爆发之际再度表示,“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的冬夜还是倒寒春?”

饶海在饶议科学中撰文调侃:“懂生物学的人都不以为然,如果您没与上帝交流、或者上帝并不存在,您如何知道这是‘最后一个严冬?’”,“(现在称倒春寒),如果6月份再来疫情,您要用“六月雪”来形容吗?”

饶海回顾了张文宏此前的预言,”那时笔者还在美国,美国已然是一团糟的时候;您倒信心十足,认定美国完全不会有问题,隔着千山万水在大夸美国地广人稀,医疗条件优异“。

饶海向其科普突变原理:病毒的突变,依据核酸序列的化学和物理特征。突变的目的不是让人生病,也不是为了增加或者减少流行,而且迄今不受人的控制,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这些,文宏贤弟可能需要加强学习演化论,加强学习核酸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DNA复制有错误是必然的,出错率是多少,纠正出错的修复机制是怎么工作的,都属于比较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您的医学训练中,如果万一这些方面有欠缺,也不是天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