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8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内循环 #内需

【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见闻实时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网)
#内需 #内循环 #黄奇帆 #供给侧改革 #摘要

【黄奇帆:疫情冲击之下,一些传统行业不能再强行施以去产能手段,要创造新的需求】(瞭望智库

【全面准确理解“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的内涵】

(一)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着力点。
(二)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为基础。
(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更好发挥政府在扩大内需、维护市场中的作用。
(五)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深化改革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

(一)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
(二)以新基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三)疏通部分行业的政策性梗阻,以新需求消纳产能,促进供需平衡。
(四)多措并举刺激消费、促进就业、提高保障,加快形成纺锤形收入分配格局。
1、降低个人所得税,刺激个人消费。
2、稳定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助力保民生保就业。
3、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4、增加社会事业支出,逐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五)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六)深化关键性基础性体制改革,激活社会投资活力,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

(一)加快引资补链扩链强链,为全球提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网络。
(三)稳步降低关税水平,适度增加进口,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
(四)抓住机遇加快FTA谈判,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和制定。
(五)以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为依托,拓展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内循环 #内需 #外贸 #统计

【对外的进出口总额占GDP变化统计】

这组数据是“脸疼叔”整理的,用对外的进出口总额(含商品,服务,投资,援助,赠送等全口径)来衡量外循环经济规模,将之除以GDP,算出20年来中国经济外循环占比。(为了统一口径,刨除汇率对数据的干扰,“脸疼叔”将数据统一转化为美元计价)。图表来自 数知实验室
#应急物资储备 #家庭急救箱 #内需 #扩内需

【发改委: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

三、实施促进实物消费政策,畅通供需更高水平良性循环

15. 在秋冬季推出全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参照北京等地推出省级家用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的经验,制定全国基础版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加速制定扩充版清单,引导城市家庭进行家庭急救箱等医疗物资储备。(卫生健康委、应急部、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

相关新闻:
0803 北京急救中心发布家庭医疗应急物品指导目录
#内需 #摇号 #号牌 #汽车 #家具 #餐饮

【国务院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消费遭受疫情严重冲击,恢复正常增长有不少困难。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促进消费。一要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二要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三要提振餐饮消费;四要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新浪财经 @微博)
#储蓄 #内需 #投资

【证监会: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

证监会网站12月22日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后,证监会党委当日下午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初步安排。
...
三是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推动加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衔接,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健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长周期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增强投资者信心。
...
五是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严把IPO入口关,完善股东信息披露监管。加强监管协同和信息共享,避免监管真空。
...(证券日报)
#农村 #农业 #现代化 #脱贫 #扶贫 #易地搬迁 #粮食 #种子 #灌区 #县城 #修路 #基建 #水利 #电信 #自来水 #卫星 #遥感卫星 #厕所 #厕所革命 #学校 #教育 #职业教育 #公共卫生 #老人 #留守儿童 #电商 #物流 #内需 #信用社 #融资 #行政区划 #基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设立衔接过渡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五)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七)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

(八)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九)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十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十四)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

(十五)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

(十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

(十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县城和中心镇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持续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

(十八)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十九)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二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明确地方政府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稳妥规范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二十一)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制定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的具体办法。

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十四)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强县乡村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二十六)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

内详👉新华社
#黄奇帆 #中等收入 #内循环 #双循环 #共同富裕 #内需

【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增至8亿】

12月4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黄奇帆表示,目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2%左右,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未来要形成以消费为主体的需求格局,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在今后内循环为主、共同富裕的政策推动下,劳动力收入占GDP的比重会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可能上升到50%。
...
黄奇帆表示,未来随着中等收入人群进一步增加,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过去靠国际市场外循环来拉动中国经济的格局,将逐步转变为由我国自身超大规模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消费牵引内循环、促进双循环的新格局,外贸依存度将逐步降到25%左右,经济运行将更多的依赖内循环和国内市场。

“转向内循环为主,不仅意味着要进一步打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的梗阻,形成更加畅通的经济循环,还要通过推进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和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着力点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外循环拉动下拼的是要素的投入程度,比如说劳动力和土地等足够便宜,外资就来了,内循环驱动下拼的是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有深层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黄奇帆表示,这会是中国经济运行的第三个新特征。

科技创新方面,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这一比例此前多年徘徊在5%左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这一指标逐步提高到8%以上。黄奇帆认为,随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的加快培育,单方面被人“卡脖子”的情况会有较大改变,同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也将加速形成。(第一财经 @凤凰网)
#观点 #Opinion #金融时报 #清零 #共存 #成本 #GDP #服务业 #制造业 #旅游 #内需 #房地产

【王丹:关于“零容忍”防疫政策成本的估算】

随着多国放开新冠疫情管控,全球在密切关注中国防疫措施的动向。迄今为止,中国仍然坚持“零容忍”政策,包括对跨国旅行的限制、“14+7”的隔离天数要求以及封闭有疫情的小区等局域性措施。很多外企对此有怨言,因为他们许多的生产活动依赖于外国专家入境对机器进行调试和升级,和国内供应商的谈判通常也需要海外高层亲自出席。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看,“零容忍”政策会突然中断港口服务和公司运营,对于住宿餐饮业和消费的影响巨大。但反过来,假如新冠疫情失控爆发,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冲击可能更加难以承受。我们从经济效率的角度估算防疫政策的得失,结果显示2021年,工业、农业和金融业产值反而都超过了历史增长趋势。“零容忍”政策的冲击集中体现于住宿餐饮业,但由于其增加值仅占服务业的3%,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房地产业较之历史趋势有近5%的收缩,但这并非是疫情导致的,而是去杠杆政策有意为之的结果。

一个估算(a back-of-the-envelope calculation)

我们根据历史增速趋势估算防疫措施带来的影响。第一步先计算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在2016-2019年的年均GDP增长率。GDP均使用2016年不变价计算,以去除通胀的影响。以此四年平均作为趋势值计算2020年和2021年的GDP,该数字可以通俗为解释为“假如没有疫情,GDP本来可以是多少”。之后用统计局公布的名义GDP数值(也要折算为2016年不变价)值减去趋势估值,差值即为疫情的影响。
...
2020全年的统计数字统计局已经公布。结论显而易见:2020年疫情拉低了所有产业的产值:农业GDP被拉低了7%,工业低了3%,服务业受影响最大,低了11%。注意这些差值包含了病毒本身对生产力的影响、封城等防疫措施的影响、海外对中国出口需求的提高、国内宏观政策托底、疫情后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等(如远程工作、避免拥挤的公共场合),这些效果在数字上是难以分离的。

2021年的计算略为繁琐,因为只有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首先需要估算全年GDP。2021年工业部门的生产节奏已大约恢复至疫情前的状态,因此可用2019年前三季度GPD占全年比例估算2021年的数字,之后把该数据和历史趋势值相比较。2021年和2020年不同,因为感染新冠的人数很少,病毒本身对于生产力影响不大。货币和财政政策并没有额外的刺激措施,事实上的力度都低于2020年。因此这个差值主要体现的是“零容忍”防疫措施、宏观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论是有启示意义的。

2021年,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了历史趋势。工业增加值比历史趋势值高了近8%,居各行业之首,农业高了约5%,建筑业高了约2%。而服务业增加值比历史趋势低了4%。在正常年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通常占GDP的7%,39%和53%,按此比例计算可得2021年GDP比历史趋势高了约1%,这其中最大的推力是出口。

因为国外始终无法控制疫情蔓延,需要依赖中国生产,从而带动了工业生产和出口量。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占比高达85%,许多细分产业有较长的产业链条。假如没有严格的防疫措施,制造业生产也可能受出口推动而超过疫情前的趋势,但涨幅却会受限。严控疫情蔓延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会防止生产和运输的中断,保持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市场预期。农业活动多为劳动密集型,对季节敏感,依赖运输和专业服务(如化肥和饲料运输、动物防疫等)。严控疫情蔓延对于保证农业生产极为关键,这也是疫情后中国农业生产反而屡创历史新高的前提。

疫情的负面影响集中于服务业,但仍需区别对待。第一,并不是所有服务业都在收缩。比如,金融业增加值比历史趋势高了近5%,这是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开放的结果。批发零售和交通仓储均有小幅收缩,但是其中和电商有关的零售与物流是在大幅扩张的,收缩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零售市场。第二,服务业收缩并非都是由于疫情。由于服务业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房地产和基建相关的统计,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压降杠杆的努力使得相关附加值下跌。房地产增加值比趋势值低了近5%。第三,“零容忍”防疫政策的负面影响几乎全部集中于住宿餐饮业(增加值比历史趋势值低了15%)。但由于住宿餐饮业的增加值仅占全部服务业的3%,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

效率和公平的折中

严格的防疫措施给日常生活带来了直观的不便,但如上所述,我们无法得出“零容忍政策拖累了整体经济复苏”这个结论。相反的,似乎中国经济复苏的先发优势完全来自于疫情防控。这个结论是符合经济直觉的。在全球产业链受到疫情侵蚀的背景下,中国首先控制住疫情传播,打了时间差,从而保证了海内外供给和就业岗位。开放边境固然可以提振服务业,但对于国内生产、生活和医院系统的冲击可能会难以估量。

然而,对于服务业中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严格的防疫措施的确带来了持久的冲击。尤其到了2021年下半年,旅游和商务出行仍然频繁受到防疫措施影响,对于消费心理影响较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小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下行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因为对于中小城市的家庭,如果不买新房,通常是很难有车、空调等大件消费的。即使对于受益于“零容忍”政策的工业部门,不能有效控制成本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私企和个体户)也会面临生存危机。从2020年3月疫情全球爆发至今,中国最大的增长引擎始终为出口,由此带动了面向外需的工业生产。但如今出口已在历史高位震荡数月,明年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工业生产可能将面临减速压力,经济增长引擎需要至少部分转向服务业。

近期的政策已经在向支持服务业企业倾斜,包括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展期,减税降费等等。但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来自于扩大内需。消费仍然是国内经济复苏的瓶颈。因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短期内提高收入较为困难,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向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补助。央行数字货币此前已在深圳罗湖等地试点,向公众发放数字红包,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在指定商户消费。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的经济以“稳”为主,直接补贴消费者对于稳增长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由此我们预期明年央行数字货币的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将扩大。(FinanceTime)
#日本 #日元 #贬值 #内需 #逆差 #进出口 #抛售 #国债 #利率

【日元持续下跌 或暗示日本经济结构性恶化】

自安倍经济学开始以来,日本央行大胆放宽货币政策,日元走低支撑日本股市持续上涨。但在过去数个月,“恶性日元贬值”论纷纷呈现。

据日本央行统计,2022年2月实际有效汇率跌至66.54,回到1972年2月以来的低点。

而且,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通常被视为“安全资产”的日元在被卖出而非买入。2月24日,日元兑美元尚处于114-115区间,但之后日元加速贬值。

直接的契机是日美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差异。日本银行(央行)28日为了遏制利率上升,启动无限制的国债购入措施29日也实施了2次买入。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则打算为了遏制高通货膨胀,启动快速的货币紧缩,美国利率出现飙升。

同时还面临结构性的日元贬值压力。2022年1月的经常项目收支出现超过1万亿日元的逆差。今年2月日本货物贸易逆差6683亿日元,连续第七个月出现逆差。由于进口价格的上升,其中,原油、液化天然气、医药等商品对进口额增长贡献最大。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在日本产生的收入正在流向海外。

实际上,经常项目收支和交易条件的恶化蕴含着抛售日元招致进一步的日元抛售的恶性循环这一风险。

瑞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唐镰大辅向财新分析道,“日元贬值与资源价格居高同步发生,意味着整体日本收入流失,虽然日元贬值会有利于某些方面,但整体来说不能给予肯定。这对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内需型中小企业和家庭部门来说是不利的”。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日本经常项目连续两个月出现逆差。这意味着,大量的燃料进口和其他因素造成的贸易赤字不能再被海外投资盈余所抵消。唐镰认为,从长远角度看,这有可能是日本开始从“成熟的债权国”转向“债权动用国”的信号。

虽然在纠正日元强势方面经验丰富,但日本在日元防御方面并没具有很多经历。对于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反应放慢的背景,唐镰指出,“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是过渡性的。大团圆的结局会是,乌克兰停火协议将成立,随着气候变暖,资源价格将平静下来,经常账户余额随之改善。”

唐镰同时指出,国债和日元快要崩溃的“易懂标志”是,日本整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财新网)(新华社)(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